侯培培
摘 要: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受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没能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档案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各级各类单位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编研工作更是成了重中之重,各个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档案编研工作的方式方法,力求档案编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逐步走出了一条由“小编研”到“大编研”的转变之路,但是受于现实条件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菏泽地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档案室的编研情况,以期寻找利用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路径,从而加快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的为单位、为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档案;大编研;突出问题;对策建议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于2003年5月26日考察浙江省档案局馆时强调,“之所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如何进行经验总结?如何认识规律?这就是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国家综合档案馆还是各级机关档案室,都应该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新时期档案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通过档案编研工作,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重要意义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和档案室为党委政府、机关单位和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收、管、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无论对档案工作自身,还是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拓宽档案编研工作思路,加大档案编研力度,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则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责任担当。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每一名档案工作人员的首要政治任务,每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档案工作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以档案工作人员的担当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档案编研工作方面,要充分发挥馆藏档案资源优势,加大编研工作力度,创新档案编研形式,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编研成果,履行好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命。
2.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既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扰,也有“松一篙则退千寻”的风险。档案编研工作要密切追踪时政热点,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通过编辑出版档案选编、举办档案展览、制作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从档案角度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机关事业单位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3.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是落实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坚强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档案事业说到底就是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牢牢把握档案工作“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明确要求,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充分发挥档案编研工作资政惠民的作用,切实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尽最大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强烈需求,让档案事业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大编研”格局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大编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趋向和新出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编研”的概念,指出:“档案编研的主体和客体不断拓展,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不断更新,影响不断增强。 这一切可以概括为从‘小编研向‘大编研的转变。”简而言之,“大编研”是传统编研模式的延伸和扩展。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各级各类档案馆室都一直秉承这一理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开发,打造了一批内容丰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编研产品,大力宣传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的多样性需求,从档案的角度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虽然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在“大编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距离全面形成“大编研”格局还有不小的差距,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市县两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和县一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推进构建“大编研”的过程中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不足。
1.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室的编研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室都加大了档案编研力度,但是总体来说编研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只有省市级国家综合类档案馆会开展固定的、成体系的编研工作,但是县级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大多数都没有把编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主要的工作精力都放在了收集、管理和查阅利用方面,更深层次的编研利用微乎其微。对于省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档案编研工作方面还存在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由于资金相对充足,开展编研工作相对较好,基本上每年都有较好的编研成果。但是,到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基本上都是围绕为年鉴、市(县)志、组织史等书籍做好报送稿件工作,偶尔会有市级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才会开展一些编研工作,拍摄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专题片,编辑出版了一些展现地特色、反映地方历史的编研书籍等,但是对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来说,除了大机关单位、国企会偶尔做一些编研工作之外,其他单位基本上都不会开展该项工作。由此可见,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发展相对不平衡不充分,偏差相对较大,极不利于档案“大编研”格局的构建。
2.档案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无论是国家综合档案馆,还是各级各类档案室,丰富的档案资源才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原材料”,只有深入档案中,通过深入的研读档案,才能挖掘档案的精华,才能进一步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编撰出较高价值的编研成果。但是,在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中,编研人员往往不能自由出入档案库房,在利用档案的时候也需要走借阅程序,这不仅增加了档案库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影响了档案编研人员深入库房查阅馆藏档案的积极性,导致馆藏档案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进而也影响了编研工作的开展。在机关企事业档案室中,往往仅配备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根本没有对应大档案编研人员,他们虽然对室藏档案可以随时翻阅,但是他们却鲜有兴趣,这也就导致了档案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
3.档案编研工作创新不足。编研工作应该是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公众,推出大家喜闻乐见的编研成果,让编研成果成为档案背后故事的朗读者,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但是长期以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特别是县区的档案编研成果基本上都是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大事记、文件汇编、组织史等,编研思路陈旧、选题呆板、模式单一、内容基本上大都是“原汁原味”的档案资料。这种单调、枯燥的编研成果,除了各领域的业内人士会略有兴趣之外,大多数人都对此类编研成果缺乏兴趣,这种陈旧观念和思想严重制约“大编研”格局的构建。对于各级各类档案室来说,档案编研成果也无非是行业志之类的内容,仅仅是对本系统的人有利用价值,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缺乏吸引力,這也就难以实现编研工作的目的。
4.档案编研专业队伍配备不到位。档案编研队伍是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重要支撑,没有人的参与就没法开展工作。市县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人员数量大都配备不齐全,编制少、人员少,在2016年全省贯彻落实国家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之后,部分市县区才就增加人员编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区档案馆编制才得以保障,但是这些县区也没有按要求配备专门的编研人员,主要原因是县区档案馆增加编制后补充人员还没全部到位,部分人员补充到位较早的,大部分新进人员缺乏编研工作经验,大部分编研工作还是由负责编研的老同志开展。随着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的完成,原来的档案馆和档案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结构不复存在,档案局的牌子对应的挂在了省(市、区、县)委办公厅(室),而且档案馆的编制也会相应减少,这就给本来编研力量就薄弱的综合档案馆带来了更大压力。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也同样受机构改革的影响,由于机构撤并转等原因,导致原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有所减少,相应的档案编研人员也就有所减少,总之,编研专业队伍的不健全,制约着编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严重阻碍“大编研”格局的构建。
三、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对策建议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编研工作要按照“大编研”理念的要求,树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围绕国家大事、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编研开发,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档案编研成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档案编研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职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切实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进程。
1.进一步强化档案意识,增强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自觉性。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档案工作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找差距,补短板,检视档案编研工作发展的问题所在,深刻分析档案“大编研”进展缓慢的问题根源,从而进一步强化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增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的进程。无论是国家综合档案馆还是各级机关企事业档案室,都要把档案编研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好编研工作,通过编研工作来展现档案的价值,来为党委政委、为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大众做好服务。
2.进一步拓宽编研思路,实现编研选题范围的多样性。创新思路是推进“大编研”的时代理念,拓宽编研选题范围是做好编研工作的首要之选。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还是人民群众的需求,都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都要在拥有丰富馆藏资源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与现实社会的紧密结合,针对社会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拓宽编研选题范围,才能充分发挥档案馆藏资源优势,推进“大编研”格局的构建。一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选题,如由国家档案局统一组织出版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就是为了客观系统地反映抗日战争的历史,为全面深化抗日战争研究提供档案材料支撑;二是围绕人民需求和期盼进行选题,如省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档案利用实例汇编》,就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档案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利用价值;三是围绕地方特色进行选题,如山东省、市档案馆编纂的档案精品集,就是为了向社会展示全市档案馆藏的精品档案;四是围绕各自单位的行业特征选题,比如物价局编纂的物价志、党史部门编纂的年鉴等。
3.进一步改进编研模式,推进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合作性。一是要更新档案编研理念,通过深入挖掘馆藏和室藏档案资源,开展档案资源的深度研究,注重加强编辑与研究的结合力度,提高编研成果的内涵和价值。同时,编研成果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除了编撰出版外,还要开发展览、报刊、专题片、网络等编研载体,满足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不同需求。二是加强联合编研力度,走开放式、社会化的编研之路,才是构建“大编研”格局的有效途径。要加大省市县三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党史史志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档案工作的开放式、社会化发展,能够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资源优势,尤其是档案编研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推动编研工作的长效发展,使档案编研模式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宽。
4.进一步创新编研工作路径,加强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当前我国已处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环境给档案编研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档案编研的主体,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要努力抓住机遇,创新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路径,加快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积极利用现有单位网站开辟档案编研栏目,共享最新非涉密的档案编研成果,同时加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建设,进一步丰富拓宽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渠道。
5.进一步加大编研支持力度,营造宽松编研工作环境。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档案室要挑选文字功底好、责任心强、热爱编研工作的人员加入档案编研队伍,为加快推进构建“大编研”格局奠定好人力基础。同时,对于不在编研岗位上的人员,也要积极提倡、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编研工作。在提供档案资源利用方面,完成数字化扫描的档案馆要加快数字档案共享进程,为编研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利用渠道,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档案室对于馆(室)藏档案要提供方便快捷的利用条件,为编研工作者创造宽松和谐的利用环境,以便使档案馆馆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大编研”格局得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 剑.“小编研”的现状及“大编研”的对策.中国档案,2009
[2]许 玲.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创新探讨.办公室业务,2017
(作者单位: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