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为扩大白话新诗的影响,新文学先驱者们自白话新诗诞生之时起,通过撰写新诗讲义进行课堂讲授,一方面传播新诗,另一方面又收集和保留了大量原始材料。新诗讲义对于新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搜集整理民国时期白话新诗讲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有关新诗讲义的研究在取得部分成果的同时,存在诸多局限。
关键词:民国时期;新诗讲义;搜集整理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6-0085-012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1]。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并以新诗创作为突破口,从创作实践上开启五四文学革命,从此中国诗歌逐渐进入白话新诗时代。白话新诗从诞生之时就进入大学课堂,课堂讲授成为新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材是课堂中重要的载体,在文学革命之初,新文学学科尚处于学科史前阶段,学科讲授与学科发展几乎同步,无现成教材可用,故讲义的编撰成为解决新文学课程教材短缺的主要途径。
基于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背景下,反观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发生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寻学科发展的轨迹很有意义,如新诗如何走进文学课堂?教员如何向学生传播讲授新诗?早期有哪些地区哪些学校开设了新诗课程?最早是哪些人员在从事新诗教学,分别有何特征?这种课堂讲授对新诗发展与传播有何意义与影响?民国时期的新诗讲义是仅存不多的史料之一,因此对新文学学科而言,新诗讲义兼具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价值,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整理与研究,对于新文学学科与新诗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民国时期新诗讲义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对新诗讲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而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为新诗讲义的进一步研究厘清方向。
一、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搜集与整理情况
从新文学运动发端之时起,就逐渐有了关于新文学的评价与总结,部分大学教员在课堂上讲述新文学,新诗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急先锋最早进入新文学课堂。当时在民国大学里面开设新文学课程的学校不多,在课堂上讲解新诗的更少。因为时间久远、时局动荡等原因,很多讲义没有保存下来,现在能搜集到的有关新诗讲义非常有限。目前笔者所搜集到的中国新诗讲义大约有40种。这些新诗讲义内容丰富,个性十足,鲜明地呈现出民国时期新诗课堂的原始风貌,对新文学学科史而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这些讲义按照内容的相关度与撰写使用的时间两个维度进行整理,有助于我们对新诗讲义进行全面了解与把握。
(一)按照与新诗内容的相关度大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新诗专题讲义,这一类讲义的特点是所编撰的讲义均为对白话新诗进行专题讲授。从目前笔者所搜集到的讲义来看,自文学革命发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类讲义数量比较少,目前所搜集到的主要有:1.胡怀琛《新诗概说》,商务印书馆,1923年。2.孙俍工《诗底原理》,中华书局,1933年。3.沈从文《新文学发展——新詩研究》,《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1931年武汉大学校内刊行)。4.废名《新诗讲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5.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这五部讲义所涉及的讲授内容均为白话新诗。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胡怀琛在1922年所编撰的《新诗概说》,从新诗的内涵、新诗的作法、新诗与旧诗的区别等八个方面对新诗进行简单讲解,侧重从如何做新诗对学生进行讲解。《诗底原理》是孙俍工1928至1929年期间在复旦大学担任“诗歌原理”课程时借鉴并翻译了日本学者荻原朔太郎的《诗底原理》,并以此作为他在复旦大学担任“诗歌原理”课程时所使用的讲义。《新文学研究——新诗发展》是沈从文于1929至1931年期间在中国公学与武汉大学担任“新文学研究”课程时所编撰的新诗专题讲义。这一讲义前半部分从诗歌风格、艺术渊源、语言风格等方面把1917—1930年的诗歌分成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类型,列出了七个汇编材料供学生参考阅读,后半部分则是分六个专题对汪静之、徐志摩、闻一多、焦菊隐、刘半农、朱湘的诗歌进行了讲解。《新诗讲义》是废名1936—1937年期间在北京大学担任“现代文艺”课程所撰写的讲义,通过分析胡适、郭沫若等诗人诗作阐述了废名自己的新诗观:一方面主张新诗的散文体,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诗的内容”,且特别推崇晚唐“温李”对新诗的影响。因为战争的爆发,废名离开北平,1940—1941年期间朱英诞接手废名的课程,在废名《新诗讲义》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诗人诗作,1946年废名回到北大,继续《新诗讲义》的编撰,增加了四个篇章。至此,这部由师生二人跨越十年时间合作完成的讲义《新诗讲稿》完成。
从1917年胡适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白话新诗从尝试阶段逐渐发展到多元成熟的阶段,新诗专题讲义数量不多,但胡怀琛、沈从文、废名、朱英诞等人开始有意识地对白话新诗进行系统梳理,保存了非常宝贵的早期白话新诗研究史料,彰显了早期白话新诗讲义撰写者们的学术个性,为后来的新诗研究保留了最原始的文献资料。
第二类是在其他课程讲义中设有专章专节的新诗讲义。这一类讲义并非专为新诗课堂编撰,甚至不是为新文学课程编撰,但是在其编写体例中涉及新诗,并为新诗开设了专章或专节进行讲解。这一类讲义目前搜集到15部。具体搜集及章节情况如下:1.胡怀琛《白话文谈及白话诗谈》,广益书局,1921年(第二部分:白话诗谈)。2.陆永恒《中国文学概论》,广州克文印务局,1932年(第六编第一章:十年来的新诗,第七编:新文学的危机,第九编:附录新文学杂论)。3.贺凯《中国文学史纲要》,新兴文学研究会出版,1933年(第三编:帝国主义侵入后的文学转变)。4.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第五章:新文学创作第一期(一)新诗;第六章:新文学创作的第二期:(一)新诗]。5.赵景深《复旦大学中国诗歌原理讲义》,哈佛燕京图书馆藏,1935年(上编第九章:新诗的形式)。6.霍衣仙《最近二十年中国文学史纲》,广州北新书店出版,1936年(第三编第七章:二十年来之诗歌)。7.龚启昌《中国文学史读本》,乐华图书公司初版,1936年(第二十五章近代文学及革命第一小节:诗歌)。8.任访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河南前锋报,1944年5月(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诗歌;第三章第三节:创作)。9.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7年3月(第三十章:新文学运动的起来第一节:诗歌)。10.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使用时间为1948—1950在清华大学),上册1951年9月开明书店出版,下册1953年8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第一编第二章:觉醒了的歌唱,第二编第七章:前夜的歌,第三编第十二章:为祖国而歌,第四编第十七章:人民翻身的歌唱)。11.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陆续发表,未完整出版。1979年广东出版社以“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和作品”为题出版,1983年纯文学出版社以原题出版,今收入《苏雪林文集》第3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一编:新诗)。12.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校内印行,未出版,《文学评论》1986年第1、2期刊出讲义的引言和第一二章(第二章第五部分“新诗的尝试”)。1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校内刊印,未出版,现收入《朱自清全集(第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四章:诗)。14.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大江书铺初版,1931年(附论:中国的现代诗)。15.孙席珍《诗歌论》,1930年代使用,1935年在中国大学校内印行,未出版,现存不详。具体章节不详,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推测应该包含对新诗的讲解[2-3]。
从上述15部讲义的标题与章节内容来看,其中8部属于新文学讲义,其他7部属于其他课程尤其是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在这些讲义中编撰者专门设置了新诗专章专节对新诗进行讲解与阐释。通过对上述讲义的爬梳,发现这些讲义章节详略不一,相对而言,在以新文学为主要讲授内容的讲义中,关于新诗部分较为具体详细,甚至诗歌部分是讲义的重头戏,如朱自清、苏雪林、周扬、王瑶、任访秋、霍衣仙、王哲甫等人的讲义。而在有关中国文学讲义中有关新文学与白话新诗的讲解相对简略,如钱基博、杨荫深、龚其昌等编著的讲义,尽管在讲义中为新诗设置了专章或专节,但大都置于讲义末尾,属于附骥式讲义,论述也较为简略,观点各具特色,褒贬不一。但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讲授而言,这种附骥式的讲义见证了新诗及新文学被文学史接受的过程,从史学的角度完整了中国文学史的写作,新文学与新诗也因为在中国文学史的叙述中逐渐被传播、接受与认可。
第三类是论及新诗但不设专章专节的讲义。在搜集整理有关新诗讲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论及新诗但不设专章专节的讲义。这类讲义虽然在整体讲授与论述中没有专门设立章节来讲解新诗,但是在有关章节尤其是涉及新文学部分时会论及新诗。通常来说,这些讲义涉及新诗的内容不多,论述不甚详尽,甚至只是简单带过,之所以在讲义中涉及新诗,主要是为了呈现讲义的完整性或叙史的完整性。这类讲义目前搜集到的有18部,具体情况如下:1.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泰东图书局,1925年。2.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3.饶孟侃《中国新文学》,现收入《饶孟侃诗文集》,饶孟侃著,王锦厚、陈丽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4.杨振声《新文学的将来》,原载于1928年12月12日新华大学校刊增刊之一《文学》第一期,现收入孙昌熙、张华编选《杨振声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论》,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6.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7.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8.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太平洋书店,1931年。9.金受申《中国纯文学史》,北平文化学社,1933年。10.郑作民《中国文学史纲要》,上海合众书店,1934年。11.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商务印书馆初版,1934年。12.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朴社出版社,1935年。13.孟聿疒《中国文学史文体述要》,保定协生印書局,1935年。14.张长弓《中国文学史新编》,开明书店,1935年。15.薛建吾《中国文学常识》,上海大华书局,1937年。16.宋云彬《中国文学史简编》,香港文化供应社,1945年。17.李耿《民国革命文学大纲》,广西省立西江文理学院,1948年。18.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2017年。
上述18种讲义中,对于新诗讲义而言主要属于附骥式讲义,其中11种属于“中国文学史”课程讲义,重点讲授论述古代文学。陈子展的两本讲义属于近代文学讲义,《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是在《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的基础上扩充与深入,两部讲义集中探讨了1898年至1928年这三十年间文学的演变与发展情况,新文学与新诗并非讲义讲述重点。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名之“现代”所指代的时代为1911年至1930年,即以辛亥革命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并且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对新文学史抱着否定与不满的立场来进行书写的,因此“真正讲到现代文学的,只有又细又短的一条尾巴,约为全书的二十五分之一”[4]24。至于新诗部分仅仅在《下编》的第三部分“白话文”一节里提到胡适,而从1911年到1930年,新文学已经经历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新诗创作也取得较大进步,而钱氏竟然视而不见。其他四部讲义即饶孟侃、杨振声、李耿、林庚等均以新文学为主要讲授内容,因此对新诗讲授的内容与篇幅均较上述讲义丰富,但并未在讲义中设置专章进行讲授。
这一批出现在“中国文学史”讲义中的新诗讲义部分大抵用较短小的篇幅对白话新诗进行讲解与介绍,一方面说明新文学以及新诗已经被文学史家逐渐接受并写进文学史,在文学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并逐步进入文学研究者们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新诗与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新文学发展早期,新诗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全面重视与关注,新文学仍然需要用创作实绩来证明自己。
(二)不同历史阶段新诗讲义撰写状态的起伏
上述对新诗讲义的整理主要是按照讲义中新诗部分分量多少来进行梳理,按照对新诗讲解的详略程度归纳为三种类型。但如果把这38部讲义按照实际撰写与使用时间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民国时期诗歌讲义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非常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1917—1927年:新诗讲义撰写的起步期。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之前出版和油印使用的有关新诗讲义一共4部。即胡怀琛的《白话文谈及白话诗谈》《新诗概说》,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史大纲》和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胡怀琛的《白话文谈及白话诗谈》撰写时间较早,距离新文学运动发生仅两年时间,“这十篇文章,是我于民国八年六月至九年十月,研究白话文的成绩”[5]。《新诗概说》为胡怀琛1922年暑假时所编撰的讲义,“这本小册子,乃是我今年暑假的时候,在艺术师范,暑期学校里编的讲义”[6]。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史大纲》是自1923年起在上海神州女校担任文学专修课时所编撰使用的讲义。《中国文学小史》是1926年赵景深在绍兴第五中学任教时所编撰使用的讲义。这四本讲义均距离文学革命发生不久,新文学历史还很短暂,新诗创作尚处于尝试阶段,创作数量较少,但是这几部讲义均能较早对白话新诗进行讲授,对新诗的发展与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树立了早期白话诗人们的信心与勇气。通过课堂向年轻学生讲解传播新诗,壮大了新诗创作与支持者的队伍,为新诗的发展埋下了传播的种子。但是由于距离文学革命时间较近,这些关于新文学与新诗的评论更多属于当代评论性质,讲义撰写都较为简单。
2.1927—1937年:新诗讲义撰写的爆发期。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这一阶段进入文学讲义撰写的黄金时期,新诗讲义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个较为集中的撰写时期,笔者所搜集到的38部新诗讲义中,有29部完成于这一时期。之所以这一阶段新文学与新诗讲义激增,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許多大中学校陆续开设文学史课程,因为没有现存教材或讲义可用,教员们为了授课需要必须亲自编撰相关课程的讲义。从笔者所搜集到的新诗讲义来看,此时开设新文学类课程的地域范围有了较大拓展。除了北京与上海高校较为集中的区域外,广州、武汉、山西、河南等地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讲义撰写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是由担任文学类课程讲授教员的身份特征所决定的。与当下的大学教师身份大体单一不同,早期新文学课程教员大多由从事新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作家或学者兼任。对于早期白话新诗而言,学术研究与课堂教育基本同步,教员们所撰写的课程讲义一方面承担着教学的任务与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员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革命之后的新文学取得了阶段性创作成果,而文学史课程讲义作为对文学的“历史叙述”,为保证“文学史”叙述的完整性,就不能仅仅论及古典文学,把新文学包括白话新诗写进文学史成为必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文学史课程中出现了较多关于新文学或新诗的附骥式讲义。三是此时距离新文学运动发生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新文学与新诗创作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成就,学术界与教育界为新文学“叙史”的意识逐渐增强,为这一段文学史所撰写的专著也开始问世,关于新文学或新诗的专题讲义也顺势产生,因此相对而言,这一时期出现了新诗讲义的撰写高潮。
3.1937—1949年:新诗讲义撰写的沉淀期。这一时期与新诗相关的讲义主要有5部,分别是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耿的《民国革命文学大纲》,废名、朱英诞的《新诗讲稿》,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新诗讲义撰写从之前的繁荣陷入低谷,一是因为战争频发,温儒敏认为“在20世纪40年代,有关现代文学史的著述并不算丰硕,甚至比前一个十年少。这主要是由于处于战争时期,缺少安定的研究环境”;二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历史距离拉得较远了。新文学发生不久时要为之找源流、寻根据的写作冲动逐渐淡漠,30年代那种‘文学史热也过去了”[7]61,因此新诗讲义随之锐减。
但从这一阶段所出现的新诗讲义成果来看,是一个学科积淀时期。从讲义内容与所含比例来看,上述五部讲义均为新文学或新诗专题讲义而非附骥式讲义。经过20年到30年的积累,新文学学科呈现出较为成熟的学科状态,关于新文学学科的系统建设与论述呼之欲出,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奠定了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基础。这部讲义以完整的体系、翔实的史料、精辟准确的评析与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倾向性,成为新文学学科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著。废名、朱英诞的《新诗讲稿》是对30年中国新诗较为系统的诗歌批评,为建国后新诗研究与新诗讲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二、新诗讲义的研究现状
新世纪以来,民国老讲义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对此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笔者在搜集整理有关新诗讲义的过程中,对有关新诗讲义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就内容而言,目前有关新诗讲义的研究主要分为史料性与研究性两大类。
(一)有关新诗讲义的史料研究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整理与出版老讲义,呈现老讲义原稿。民国时期的老讲义已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引发了一波老讲义出版热。部分新诗讲义被整理出版或发表,对于整理与保护珍贵的学术遗产、重回学术研究历史场景意义重大。在新文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讲义因为没有及时出版或再版而遗失,如本课题所涉及的孙席珍的《诗歌论》,在相关研究中多次发现,但一直无法找到原著。同时因为民国时期所刊印的讲义均采用繁体竖行刊印,已经不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重新整理出版有利于现代读者的阅读与接受。
目前陆续被发掘和出版的有关民国新诗讲义主要有:(1)杨振声《新文学的将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2017年。(3)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纯文学出版社,1983年。(4)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5)沈从文《新文学研究——新诗发展》,现收入《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6)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海书店,1986年。(8)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文学评论》,1986年1、2期。(11)赵景深《复旦大学中国诗歌原理讲义》,哈佛燕京图书馆藏,1935年。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学界陆续开始对民国时期老讲义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这对于还原学科生态、保存第一手资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从文本解读、版本学及讲义的历史背景等角度对所发现的史料进行钩沉考辨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研究新诗讲义的有:闫月珍对藏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赵景深佚著《复旦大学中国诗歌原理讲义》的真实性进行考证,并介绍这一佚著的主要内容与编排体例,认为赵景深这一著作从“情感的、教训的、韵律的”三个维度对中国诗进行定义,并对新诗形式进行了探讨[8]。从讲义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的有:袁洪权通过发掘朱自清给叶圣陶的24通书信,呈现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现场,包括朱自清编《新文学讲义》的出版细节、《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的生产过程[9]。眉睫从版本学的角度对废名的老北大新诗讲义进行研究与考证,他在《〈新诗讲稿〉,还是〈新诗讲义〉?》[10]一文中对由陈均编订,废名、朱英诞合著的《新诗讲稿》[11]的书名、署名、体例等版本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新发现的一封废名佚信 兼评〈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12]考证了废名在1933年或1934年2月1日曾给胡适写过一封将近四千字的长信来阐述自己的新诗观,并就废名的新诗讲义版本及出版情况进行了梳理。谢泳在《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13]中介绍了苏雪林1932年在武汉大学执教时期所编撰的讲义《新文学研究》的原貌,比较了与1979年苏雪林撰写的《二三十年代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探讨了这本原始讲义在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上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是一本在自由时代自由编撰的讲义,是同时代人平视同时代文学的研究,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坐标。
(二)关于新诗讲义的研究性的成果,从内容方面进行划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讲义进行搜集与整理
在最近几年对民国老讲义进行研究与整理的学者中,金鑫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其中《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14]搜集与整理了大量民国时期中文学科讲义,并以民國时期部分大学的“中文”学科讲义为中心,通过对讲义的文化背景、生产方式、体例特征、整理出版、学科贡献诸方面进行考察,呈现出民国中文学科及中文学科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场景和局部情况。《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大学讲义编写活动初探》[15]对民国时期部分新文学作家在大学的任教情况及讲义编撰活动进行研究与梳理。《民国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消费——谈近年的“老讲义”出版》[16]探讨了民国时期的“老讲义”在当下的出版情况以及出版的意义。李瑞山、金鑫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现象概说——以中文学科为中心》[17]从出版史与学科史、教育史结合的角度,以中文学科为中心,通过史料钩沉和文献整理对讲义集中出版现象作一呈现,在考察民国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为研究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上述研究成果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民国讲义编写活动、讲义的出版情况等角度,对民国时期中文学科讲义进行研究,增进了对现代中国大学中文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认识,丰富了对现代大学教育形态和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认识。上述研究着眼点在于整个中文学科讲义,为民国中文讲义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中文学科里课程多样,每一门课程的讲义编撰都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历史状态,因此这一系列成果对各门专业课程而言,不具有针对性。
2.从教学与课堂的角度对民国新诗讲义进行研究
部分学者从学科发展与教学的角度对新诗课堂与新诗讲义进行研究。如:姜涛认为朱自清、沈从文、废名等人的课堂讲述与讲义撰写,都是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新诗历史想象的生成,对后来的新诗史写作也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18]。张传敏以晚清以来的“新”“旧”文学话语为线索,对民国时期的大学课程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进行探索[19]。王彬彬从文学与大学的关系的角度,研究1949年以前文学与大学的关系,认为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种相互哺育的关系[20]。国家玮以朱自清与王哲甫的讲义为例,从课本与课堂两大要素出发研究1930年代新文学研究生态,认为新文学课堂讲稿与其课程设置之间实际存在着某种张力,讲稿(或说是教材)本身存在一种将文学现象“经典化”的功能[21]。沈卫威主要从二三十年代中文系的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为视点,对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高校新文学学科的确立及合法性的问题进行探讨[22-23]。上述研究均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新文学及新诗课程进行研究,探讨新文学课程及讲义对于大学课堂及学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其中涉及对新诗讲义的论述,但并非研究重点。
3.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新文学学科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目前学界已经出现不少以学科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其中包含着对中国新文学学科前史的追述,包括新诗讲义在内的民国讲义在参与学科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温儒敏认为,1930年代前期是各种文学史著述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以陈子展、王哲甫、王丰园、吴文祺等一批学者的文学史著,这些著作开始注重以历史总结的态度来专门研究现代文学,而这批以讲义面貌出现的学术著作,标示着对中国新文学的研究开始有意识地要摆脱“附属”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状况,但同时认为这些讲义的撰写只是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又要兼为授课用,因而大都比较粗糙且带有当代批评的性质[24]。除此以外,温儒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7]60一书中,从学科历史轮廓与学科研究现状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沿革进行梳理和研究,对民国时期的新文学讲义包括新诗讲义等早期学科研究进行了梳理。黄修己的《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4]1梳理了自1920年代初以来八十多年间新文学史编篆的艰辛、曲折过程,评介了数十部有代表性新文学史著,展现了几代新文学史家的业绩和学术风貌。冯光廉、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25],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26],把1949年以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定义为从萌芽到雏形期。黄修己、刘卫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27]等著作主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这些著作基本属于现当代文学学术史、发展史研究,肯定了民国时期新诗讲义在学科发展的雏形阶段所作出的贡献与存在的局限。
4.新诗讲义的个案研究
目前针对民国时期的新诗讲义,更多集中在对部分讲义的个案研究,其中被关注较多的是废名的《新诗讲义》、苏雪林的《二三十年中国作家作品》、沈从文的《新文学研究——新诗发展》、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史纲要》等。
(1)对废名《新诗讲义》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结合废名的《谈新诗》对废名的诗学观进行诗学理论研究。如杨柳研究了废名对温李晚唐诗风的独特阐释,认为废名以晚唐李商隐、温庭筠诗词为参照,建构了独特的新诗理论话语体系[28]。余梦月认为《谈新诗》是废名为中国新诗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是其新诗观的集中体现[29]。赵黎明以《谈新诗》为文本,探讨研究废名诗的生命诗学色彩[30]。张桃洲结合废名的诗与诗论,对废名的新诗观提出新的看法,认为废名关于新诗诗质的要求体现为两点,一是诗的“当下”性,一是诗的“完全”性,以及新诗语言的“散文化”特征[31]。侯桂新探讨了在对中国诗史的整体观照下,废名在《谈新诗》中结合选诗与评诗而体现出的新诗审美标准[32]。陈建军围绕《谈新诗》论述废名“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的诗学理论[33]。孙玉石认为,废名是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以诗人与批评家结合的眼光在对诗歌的讲解上不要求绝对清晰,自觉追求一种含而不露的朦胧,对他“不求甚解”的解诗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34]。上述研究均以《谈新诗》为解读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废名的诗学理论进行探讨。二是对《谈新诗》进行文本解读并进行评价,如:陈霞《评废名的〈谈新诗〉》[35],焦敬华《浅析废名的〈谈新诗〉》[36]对废名《谈新诗》进行文本解读并进行评价。阎开振《废名的郭沫若诗歌批评——以“新诗讲义”为例》[37]指出,废名在新诗讲义中依据自己的诗学理论对郭沫若诗歌进行解读与评价,是废名诗学观在讲义中的具体体现。
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废名《谈新诗》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废名的诗学理论及诗学观,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从教学与讲义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深入。
(2)对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研究
近年来苏雪林的新诗讲义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苏雪林的新诗讲义进行研究的论文有:乔琛的《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38]和《苏雪林:蜕变的批评家——从〈新文学研究〉到〈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39],陈卓《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批评体例》[40],倪湛舸《新文学、国族构建与性别差异——苏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研究》[41]。吕若涵《论苏雪林的散文批评》[42],潘颂德《苏雪林——卓有建树的新诗批评家》[43],宋蓓蓓、尉鹏《新诗批评园地中的奇葩——论苏雪林的新诗批评》[44],陈卫、陈茜《第一代学院新诗批评者:沈从文与苏雪林比较》[45],谢丽《走向学术化的批评:苏雪林1930年代作家论研究》[46]等成果主要从新诗讲义文本出发探讨了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批评体例、批评风格、版本变化、价值与意义,研究较为透彻。另外,沈晖《论苏雪林与五四新文学》[47],丁增武《苏雪林与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创建》[48],方维保《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及其对新文学学科创立的贡献》[49]均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论及苏雪林新诗讲义的贡献与价值。
(3)对沈从文讲义的研究
沈从文在1930年代成为一名大学教员,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有着较长的从教经历,主要担任写作与新文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撰写了新诗讲义《新文学研究——新诗发展》。目前许多研究成果以这一讲义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沈从文的新诗理论与诗学观,如蒋登科《沈从文新诗理论述评》[50],张嘉彦《论沈从文的新诗批评》[51],潘颂德《略论沈从文的新诗评论》[52],陈芝国《寻美话语的现代建构——沈从文新诗批评探析》[53],陈卫、陈茜《第一代学院新诗批评者:沈从文与苏雪林比较》[45]。部分学者对沈从文的从教经历及写作教学进行研究,如凌宇《沈从文传》[54]与金介甫《沈从文传》[55]均对沈从文的从教经历有所介绍,吴世勇《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对沈从文1929—1946年的从教经历进行梳理,认为沈从文的从教经历,尤其是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学术压力使他文学创作的自信逐渐丧失,并为最终走上学者化道路埋下伏笔[56]。赵慧芳《沈从文的现代文学教学》对沈从文十多年的现代文学教学进行总结,认为沈从文的现代文学教学内容之丰富、方法之实用、效果之可观,对当下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有着借鉴意义[57]。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对沈从文新诗讲义进行单独研究的成果,这应该是沈从文研究中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
(4)对朱自清讲义《中国新文学史纲要》的研究
朱自清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对他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同时,朱自清也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学教育的大学教员,对新文学教育有着突出贡献。他所撰写的新文学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第一次设置专门章节对第一个十年的新诗创作进行总结与评价,系统研究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成果。目前学界已有成果对这一讲义进行研究与评价,如徐型《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独创性》[58]、陈静《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59]、韩娜《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研究》[60]均肯定了《纲要》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还有部分学者对朱自清的教育经历与教育观进行研究,如陈学祖《朱自清诗歌教学活动及其影响》[61]与刘武洋《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62]。
(5)对其他诗歌讲义的个案研究
还有少量研究提及其他的诗歌讲义,如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从学术史的角度,评述了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史稿》现象”与学术生产体制化的关系,政治化写作状态中的文学史观调适、文学史研究中“文学”与“史”的纠缠、文献处理中的超文本对话,以及《史稿》的命运与影响等问题,高度肯定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之作[63]。冯新华《孙俍工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借鉴——以日本文学为中心》对孙俍工的讲义《诗歌原理》进行研究,梳理了20世纪20—30年代孫俍工对世界文坛状况尤其是日本文坛和文论的译介成果,论述了孙俍工在外国文学翻译介绍方面的独特价值[64]。
综上所述,有关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个体研究,主要以新诗讲义为材料对讲义撰写者的诗学观进行探讨为旨归,从诗歌教学与诗歌讲义的角度对新诗讲义进行探讨与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些作为教学讲义的学术原典进行原初意义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5.从课堂教学、诗学观的发展、学科发展史等角度对新诗讲义进行比较与综合研究。
对研究对象的个体研究能够挖掘对研究对象的研究深度,而对多个研究对象从多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拓展整个研究的广度,对新诗讲义的研究亦是如此。
部分学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1930年代新诗讲义进行比较研究,如姜涛《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65]认为朱自清、沈从文、废名等人的课堂讲述以及为课堂讲述而撰写的诗歌讲义,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新诗历史想象的生成,对后来的新诗史写作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董延武《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教学》[66]以朱自清、沈从文、苏雪林、废名的新诗讲义为研究对象,对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讲义和新诗教学进行研究,考察了1930年代大学新诗教学情况。张传敏在《民国时期大学里的新文学教师们》[67]中介绍了民国时期的6位新文学教师,着重对废名在北京大学新文学课程的教授经历进行梳理,对其诗学观进行比较研究。陈茜、陈卫《高高持着:废名与朱英诞的新诗讲稿比较》[68]从废名与朱英诞师生二人的讲授内容与选诗范围、讲授风格与重要观点以及共评与互评等方面进行细读与比较,揭示两人的新诗批评特色。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是从诗学观、作家论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如倪贝贝、王泽龙《朱英诞、废名新诗理论比较研究》[69],陈茜《飞扬与静观——闻一多与废名的新诗批评比较》[70],曾琦珣《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71]。
三、问题与思考
通过对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有关新诗讲义的研究在取得部分成果的同时,存在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第一,直接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对新诗研究现状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新诗讲义进行直接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基础学科,学科研究基础较好,学科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对于这一学科起步阶段的课堂讲义研究却关注甚少,诗歌讲义研究亦是如此。目前无论是对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史料整理与发掘,还是对讲义进行直接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都亟待丰富与推进。其二,研究缺乏系统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对民国时期诗歌讲义进行整体整理与研究的成果,零星出现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朱自清、沈从文、废名等人新诗讲义的个案研究,削弱了研究的系统性。其三,研究视角狭窄。对新诗讲义而言,较多的研究是把讲义作为史料或研究资料,置于诗学理论与教育背景中加以考察,从新诗讲义本身作为一种教育传播载体的本质论研究较少,因此有关新诗讲义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都有待探索与发掘。其四,从个案讲义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研究极不平衡。对朱自清、沈从文、苏雪林、废名等人的讲义研究较多,其他讲义则少有关注或提及。
总之,对于民国时期的新诗讲义,还有大量研究有待开展。一是重视对民国新诗讲义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切实保护与丰富中国新文学学科史资料,研究其史料价值。二是从多视角展开对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学术研究,尤其是从教育学、传播学、史料学等角度展开研究发掘其学术价值。三是结合民国时期的学制教育,研究民国时期新诗讲义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学价值。四是从中国新文学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发掘其学科史价值。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
[2] 王姝.孙席珍评传[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2(2):96-106.
[3] 李汝琳.回忆孙席珍先生[J].新文学史料,1985(4):143-146.
[4]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胡怀琛.白话文谈及白话诗谈[M].上海:广益书局,1921.
[6] 胡怀琛.新诗概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1.
[7]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闫月珍.赵景深佚著《复旦大学中国诗歌原理讲义》[J].新文学史料,2014(1):196-199.
[9] 袁洪权.“新文学讲义”的命运与《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的生产——九月十八日朱自清致叶圣陶信件考释为中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10):44-52.
[10] 眉睫.《新诗讲稿》,还是《新诗讲义》?[J].出版广角,2008(10):39.
[11] 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 眉睫.新发现的一封废名佚信,兼评《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J].博览群书,2007(2):46-51.
[13] 谢泳.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J].现代中文学刊,2016(1):24-25.
[14] 金鑫.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5] 金鑫.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大学讲义编写活动初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8):167-176.
[16] 金鑫.民国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消费——谈近年的“老讲义”出版[J].中国图书评论,2014(2):113-117.
[17] 李瑞山,金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现象概说——以中文学科为中心[J].出版科学,2015(4):99-105.
[18] 姜涛.20世紀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J].学术月刊,2007(1):97-104.
[19] 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20] 王彬彬.中国现代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21] 国家玮.从课本到课堂:19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生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69.
[22] 沈卫威.新文学进课堂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确立[J].山东社会科学,2005(7):84-89.
[23] 沈卫威.现代大学的新文学空间——以二三十年代大学中文系的师资与课程为视点[J].文艺争鸣,2007(11):110-113.
[24] 温儒敏.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J].中国文化研究,2003(1):23-32.
[25] 冯光廉,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
[26]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2-3.
[27] 黄修己,刘卫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3.
[28] 杨柳.论废名新诗观与“温李”晚唐诗风[J].学习与探索,2019(2):174-181+196.
[29] 余梦月.废名诗论关键词研究——以《谈新诗》为例[J].写作(上旬刊),2018(1):75-80.
[30] 赵黎明.论废名的生命诗学——以《谈新诗》为例[J].北方论丛,2010(5):38-42.
[31] 張桃洲.重解废名的新诗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97-102.
[32] 侯桂新.废名对新诗审美标准的追求——以《谈新诗》为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5-90+105.
[33] 陈建军.论废名的学术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34] 孙玉石.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重建现代解诗学思想杂记之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33-137.
[35] 陈霞.评废名的《谈新诗》[J].写作(上旬刊),2014(4):22-24.
[36] 焦敬华.浅析废名的《谈新诗》[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44.
[37] 阎开振.废名的郭沫若诗歌批评——以“新诗讲义”为例[J].郭沫若学刊,2015(2):16-18.
[38] 乔琛.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0-22.
[39] 乔琛.苏雪林:蜕变的批评家——从《新文学研究》到《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5):147-158.
[40] 陈卓.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批评体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5(2):67-70.
[41] 倪湛舸.新文学、国族构建与性别差异——苏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6):21-33.
[42] 吕若涵.论苏雪林的散文批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4-58.
[43] 潘颂德.苏雪林——卓有建树的新诗批评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18-21.
[44] 宋蓓蓓,尉鹏.新诗批评园地中的奇葩——论苏雪林的新诗批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8-80.
[45] 陈卫,陈茜.第一代学院新诗批评者:沈从文与苏雪林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56-61.
[46] 谢丽.走向学术化的批评:苏雪林1930年代作家论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7-32.
[47] 沈晖.论苏雪林与五四新文学[J].中国文化研究,1999(4):84-90+3.
[48] 丁增武.苏雪林与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创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9-113.
[49] 方维保.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及其对新文学学科创立的贡献[J].长江学术,2007(4):10-17.
[50] 蒋登科.沈从文新诗理论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7-32.
[51] 张嘉彦.论沈从文的新诗批评[J].中国文学研究,1988(3):80-88.
[52] 潘颂德.略论沈从文的新诗评论[J].鄂州大学学报,2000(3):34-35.
[53] 陈芝国.寻美话语的现代建构——沈从文新诗批评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02-106.
[54] 凌宇.沈从文传[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55] 金介甫.沈从文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56] 吴世勇.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117-120.
[57] 赵慧芳.沈从文的现代文学教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9-141.
[58] 徐型.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独创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21-23.
[59] 陈静.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4):45-46.
[60] 韩娜.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1.
[61] 陈学祖.朱自清诗歌教学活动及其影响[J].美育学刊,2012(6):55-66.
[62] 刘武洋.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63] 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J].文学评论,2003(1):23-33.
[64] 冯新华.孙俍工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借鉴——以日本文学为中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9-64.
[65] 姜涛.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J].学术月刊,2007(1):97-104.
[66] 董延武.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教学[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67] 张传敏.民国时期大学里的新文学教师们[J].新文学史料,2008(4):81-91.
[68] 陈茜,陈卫.高高持着:废名与朱英诞的新诗讲稿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4):106-111.
[69] 倪贝贝,王泽龙.朱英诞、废名新诗理论比较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5):27-32.
[70] 陈茜.飞扬与静观——闻一多与废名的新诗批评比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14-17.
[71] 曾琦珣.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郑宗荣)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vernacular new poetry, the pioneers of new literature had been writing lectures on new poetry for classroom teaching since its birth. On the one hand, the lectures accelerate disseminating vernacular new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helpful in collecting and preserving a large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Lectures for vernacular new poetr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llect and rearrange the lectures on vernacular new poet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o review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with both its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Key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new poetry lectures;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