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文学名义重回历史现场的影像之思

2020-12-23 11:27李坤伦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贾樟柯

李坤伦

摘  要:贾樟柯的纪录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们“口述史”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以文学名义重返历史现场,用影像之思构筑起横跨70年的作家个人心灵史、文学叙事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图谱的时代交响,抒发出对乡土的深情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呼唤。

关键词: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文学名义;历史现场;影像之思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纪录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2020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举行全球首映后,收获掌声无数,这是他时隔九年之后再次拍摄纪录片,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海上传奇》(2010)的拍摄理念,让作家们用“口述史”的方式重现个人生活、情感体验,以文学名义重返历史现场,用影像之思构筑起个人心灵史、文学叙事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图谱的时代交响。

一、作家“口述史”的历史见证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缘起于贾樟柯2019年在故乡山西汾阳贾家庄创办的吕梁文学季。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十位作家和评论家、学者齐聚贾家庄,举行了为期八天的“流水席”式文化艺术活动。作家们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这一主题,通过演讲、分享、朗读等方式,向大众分享自己的乡村经验,与当代读者一起寻找乡村记忆,思考和挖掘乡村跟文学写作之间的联系。作家们的思想交流碰撞,当时就触发了贾樟柯拍摄纪录片的想法。这部纪录影片最终选择了有着丰富乡村生活经验或小镇生活经验的作家出场,分别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贾平凹、出生于60年代的余华和出生于70年代的梁鸿。对导演贾樟柯而言,乡土一直是他倍加珍视却正在被人们遗忘的地方,他用电影来思考乡土文化、留存乡愁、对抗遗忘。

贾樟柯的纪录片《二十四城记》和《海上传奇》都采用了“口述史”的方式来回望叙述历史,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再次显示出他对“口述史”的偏爱。从电影纪录片创作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机位拍摄口述者,不仅可以让观众被作为历史见证人的“口述”者鮮活的讲述内容所吸引,而且能够更加饱满而富有质感地呈现叙述者生存的环境、状态、情绪,在陌生而又新奇的体验之中,走进历史的深处。贾樟柯的《海上传奇》通过对18位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口述记录来呈现和见证大上海从19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间的历史变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则是以交响乐式的18个章节结构,通过贾平凹、余华、梁鸿三位作家“口述”个人生活史、心灵史,以及莫言、苏童等当代作家的短暂出镜,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横截面,带领观众重返曾经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学现场,重返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现场,在文学世界与作家现实生活的互动中,勾画出一幅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人的精神图谱。为什么会选择文学作为影片的主题?为何选择作家作为“历史的证人”?贾樟柯表示:“优秀的作家是优秀的信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为什么他们的反应这么的迅速?因为文学是最古老、最便捷的表达方法,所以我们总是从文学中最早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1]

影片从文学角度着手,以山西汾阳贾家庄为起点,展开了一段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贾家庄是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小说《吕梁英雄传》的乡土文学作家马烽(1922-2004)常年工作和生活的村庄,也是贾樟柯的故乡。马烽的女儿带着自豪感追忆了父亲当年前往延安、书写吕梁英雄的经历。随后转到贾平凹、余华和梁鸿居住和生活过的陕西西安、浙江海盐和河南邓州。贾平凹回忆起因父亲在“文革”期间被打倒所遭受的心灵创伤、自己在年轻时写作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正是回到故乡商洛的那段最快乐也最痛苦(因卫生条件差,感染上了乙肝)的时光,让他找到了“站在商洛,或者说站在家乡,来看中国来看整个世界”的写作坐标系的原点和方向。这与贾樟柯拍电影时“站在故乡汾阳看中国看世界”的动力和目标不谋而合。余华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小时候在夏天闯入太平间,躺到里面的水泥床上,觉得格外凉爽的奇妙经历,对此还引用了海涅的诗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让人忍俊不禁,而这句诗的上句是“活着是痛苦的白天”,可见这段乡村记忆所引发的余华对生与死的独特体悟,让人不由联想起他笔下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着的命途多舛的小人物。余华还提起自己初入文坛时屡遭退稿的艰难,终于一篇小说被《北京文学》选中后,编辑要求他把结尾改光明才能发表的故事。而女作家梁鸿面对镜头讲述自己身在北京却牵挂故乡梁庄,用回归、亲近、思考来书写乡村的痛苦与幸福,当谈及很早就生病卧床几乎不说话的母亲以及为家庭而牺牲自我的姐姐,梁鸿难过哽咽着无法继续。对她而言,村庄、家庭就是她的精神原点。

影片中作家们的“口述史”在很强的私人性讲述中富含着他们自身在时代和命运的裹挟下感受深刻的生命细节,这些细节却又强烈地唤起人们对过去熟悉而陌生的文学记忆和历史记忆,进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贾樟柯有意突出这些作家曾经度过的艰难岁月以及从艰难中激发出来的旺盛文学生命力,传递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二、乡音召唤与理想的执着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着墨最多的作家是梁鸿。梁鸿的非虚构著作“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光正的光》被誉为是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文学作品。贾樟柯先后在南阳幼师、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村镇梁庄村等梁鸿昔日学习生活的现场进行拍摄。梁鸿坐在昔日上课的座位上,走在村里的河边……真挚而自然地讲述自己的童年、少女时代和家庭,讲述自己从北京回到故乡梁庄写作的原生动力和通过书写重新深刻认识乡村的责任。但是,贾樟柯并没有让片子停留在记录梁鸿的讲述上,他在影片的倒数第二个章节以神来之笔打破了作家“口述”的氛围,自己现身采访梁鸿14岁的儿子。导演让这个00后的孩子做自我介绍。他用标准的普通话介绍了自己:“我在河南出生,在北京长大,在人大附中念书,我的爱好是物理……”介绍完,贾樟柯随即抛来新的问题:“用河南话把你刚才的自我介绍再说一遍吧!”这个大男孩连连摇头:“河南话我都忘了。”导演说:“没事,试一下。”梁鸿也在镜头外教儿子说起了河南话。这召回乡音的一教一学的过程,是男孩与自己母亲的故乡,也是与自己的血缘之根建立联结的过程。

猜你喜欢
贾樟柯
《三峡好人》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论
“静物”之流与“存在”之思
漫谈贾樟柯的导演艺术和影像风格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影片中的不同上海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塑造分析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符号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
贾樟柯电影的异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