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带着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天注定》,再次让观众们领略了一把有着纪录片风情的电影语言。在《天注定》中,贾樟柯多次运用到各种符号语言表达深层象征意义。有些观众反应,看不懂这些貌似和主线叙述无关的镜头为什么存在。本文以《天注定》为例,分析电影中符号语言的巧妙运用,对于表达影片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影语言;符号;贾樟柯;天注定;影评
作者简介:张淅妍(1983-),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引言:
《天注定》给我们讲了四个故事(准确地说是六个故事),四个城市像一组平行画卷,铺展出无解的现世,种种社会问题,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更像经过艺术加工的年度重大新闻事件盘点总结。
不过导演只是如实记录了事件(加以浪漫的武侠化处理),并没有给出解决之道。不得不说比起《小武》、《站台》这些早期作品,《天注定》已经非常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了,至少在看过《二十四城记》之后,我曾经认为以后再看贾樟柯的电影可能都需要准备好对待学术的耐心。
1、剧情概述
听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不是你入不入,是没有出去的路。弱者的江湖路有两种选择,一种成为强者,惩奸除恶;一种选择死亡,一了百了。贾樟柯的《天注定》就讲了这两条路。
其实拔剑而起的依旧是弱者,因为你杀了十个人还会有十个人补上。董事长死了,董事长的妻子成为新的董事长,利益集团和贫民的两极分化并未改变,煤厂的烟囱也不会有一刻停止排污。
选择死亡的就更是弱者,这最后的逃避绝不会改变任何现状。你家等着寄钱的母亲只不过再也等不到钱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乱世出英雄,水浒里“好汉”逼上梁山,这一个“逼”字就强调了被迫。而“天注定”这三个字,也含着古人常说的造化弄人的无奈。
2、林冲夜奔
2.1 情节概述
开场第一个故事在山西,是关于煤矿的故事。大海(姜武)看起来像村中一霸,是个硬角色,但没有争取到煤矿经营权的他,依然只是弱势群体的一份子。大海多年奔走维权,四处状告无门,绝望中以被打为最后的导火索,背景音乐林冲夜奔的唱词响起,大海终于扛起猎枪出门打“牲口”,踏上不归路。
就像一直被主人鞭打的那匹马,大海要杀了榨取自己利益的“主人”。最初他迟疑着、动摇着,直到被刘会计说中自己的心底:到底是无能。终于开了第一枪,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按照故事原型胡文海的供词:杀一个也是杀了,多杀几个算是赚了。
2.2 符号语言
2.2.1 天主教
开场时三轮车上载着圣母像向大海问路,在阴霾的背景下,只有圣母画像是一点亮色。然而运载圣母的三轮车自身尚在问路的迷途,包括结尾处看着马儿在路上奔跑的两个修女背影,她们没有正面,是虚焦,代表宗教不具备救赎的力量。
2.2.2立在主干道路口的毛泽东像
大海几次心理转折都会从毛泽东像前经过,雪中石像的冷漠,阳光下石像的冷漠,而作为背景出现多次的石像,也都是虚化的。代表了层层上诉无果的政府部门,依靠正当渠道、纪委举报已经无望。
2.2.3被鞭打的马
马被马主人虐待,为马主人卖力,被榨取价值。马主人被大海打死后,得到自由的马在阳光里欢然上路,但身上的桎梏并未去除,它奔跑仍然拉着车,未来将被下一个主人收服。
大海扛起枪在肩上,成为一个侠客。侠客所取得的正义却是短暂的,煤场主的鲜血溅在大海脸上,在车厢里的暖光下看起来温暖宁静,大海笑了。但车窗外工厂巨大的烟囱们仍然冒着滚滚浓烟,整个村镇笼罩在浓浓烟霾中,烟尘没有一刻停止,就像立刻接手的原矿主夫人。新闻报道里矿难死人的事件也依旧不绝。
英雄?不过快意一时恩仇。
3、天涯无归路
3.1 情节概述
三儿(王宝强)是个孤独的人。他与所有人的关系都要疏远,要淡漠。他杀人冷静,从不迟疑。
山城重庆青灰色的背景。氤氲水汽,渡江的船,三儿歪戴着一顶黑色毛线帽。普通的衣着内,有一种不普通的眼神,分外锐利。三儿走路总是回头看,他戒备、谨慎。在兄长和乡邻的眼中,他还是从前那个三儿。他的妻子想留住与他的一点联系,但他绝不会容许。
他不是劫富济贫,他只是杀人越货,千里走单騎。
他的原型周克华,跨省连环杀人犯,一直没有让人明白杀人动机何在。他看起来就是那么不像一个为钱杀人的人。而这篇从头到尾,也没有任何答案。除了那一种独行侠般的放逐,带来的快感。
3.2 符号语言
新年孤独的田野里,在烟花声中,三儿对天放了一枪,他就是喜欢枪响。可能枪声才让他感觉到刺激和趣味。他不想和过年麻将桌上打群架的同乡一样,作为一车被绑缚的牛中的一只,庸庸碌碌,默默过完一生去屠宰场。
4、苏三起解
这是两个故事。
4.1青蛇
4.1.1情节概述
前半段是小三与原配的故事。背景是《青蛇》。看多了渡边淳一的小说你就会知道,百分之九十的男人都会出轨,区别只是精神出轨或有具体行为;但是出轨的男人中百分之八十本心都无意离婚。打破现有的生活,对于男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也许会影响工作、形象、社交圈子、家庭、子女……
但是在婚姻之外找一个红颜知己,是男人们何乐而不为的选择。不管仅仅只是因为年轻、因为貌美、因为偷所带来的刺激与愉悦,还是真正遇到了惺惺相惜的人。他都不想把这个女人带回家,费尽百般波折,变成柴米油盐。
于是有了小玉做了七年小三的无法割舍。女人总是更容易将生活的重心放更多在爱情上。于是小玉背着包茫无目的地走在公路上,高高束起的马尾有几分唐传奇中的聂隐娘味道,如果她背的不是包,是剑,却依然不能斩断情丝。
4.1.2 符号语言
这个故事的符号是蛇,从冰冷游走柔软的蛇,到露出利齿的蛇。
小玉被原配找来的人群殴也是两个故事的转折,躲到灵蛇转世车子里的小玉与外界隔绝了,与前一半的故事隔绝了。青蛇的符号到此为止。
4.2 苏三起解
后半段是小玉刺杀官员的故事。铺垫小玉去机场工地探望母亲一段有点牵强,尤其是看到电视里演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实在想不出和整个故事有什么关联。毕竟这是一部电影,并不是中国年度新闻大事件盘点。虽然电影想反应当下各种社会问题,不过这段实在和前后衔接得脱节,显得多余。
在探望母亲归来的路上,小玉目睹了官员拦道的丑恶面,由此引出在娱乐场所再次与官员相遇,受到接连骚扰与侮辱之后,奋起以水果刀杀死官员。
拿钱抽脸的桥段演得似乎不够自然,拔刀刺杀时,那种种定格的姿势,分明是唐传奇中的女侠了。
小玉不是苏三,她不是甘心受辱被陷害,等待公子搭救。她是拿起手中的利刃,自己救自己。杀人之后,再次茫然走在公路上,她没有可以相商的人,她没有可以投奔的人,只有选择拨通报警电话。
5、问剑向谁
5.1 符号语言
仍然是两个故事,莲蓉的故事和小辉的故事。
莲蓉的故事符号是鱼。她的网名叫寻水的鱼,算是四个故事里最弱的一种动物。莲蓉一直在放生,最终也没有寻到水,寻到放生自己的人。
5.2 情节概述
晚上莲蓉是夜总会里按照贵宾喜好穿起各种制服的漂亮小姐,羡慕着拥有LV包的贪官,向往着奢华世界。白天她从来不化妆,一脸清纯,穿着淡色的衣裙,在绿叶背景下,会让人错以为是青春爱情片。她和小辉坐在一起,就像是恋情懵懂的中学生。
但是真相是莲蓉有个三岁的孩子,她要挣钱供养她。现实世界吓走了沉浸在爱情梦想里的小辉。他不再说只要你跟我走,去哪都可以,他自己落荒而逃,任由鱼日渐干涸。
小辉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在广东打工的工人的故事。青春和大城市,只是日复一日机器一样的生活,故乡催钱的电话,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简陋的生活条件,无穷无尽的加班,永远不能逾越的两极,就像那句你是台湾人,我是湖南人。所有的无望,成为了绝望。
小辉的故事并不够饱满。从前工厂的工友来寻仇,他代表了过去的负债,无力偿还。新环境的压迫,母亲不断的催促,不得不把听筒拿离耳边的悲哀。没有人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他捡起别人扔下的铁棍,镜头回转,以小辉的视角看过去,只有一片天,他要举剑,却不知道挥剑向谁,只有选择自杀。
6、结语
一切都是天注定。
四个故事里,四个城市中无法改变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是谁造就了悲剧,难道是天注定?如何无法解开悲剧,难道是天注定?
片尾小玉去了煤矿的工厂,出来走在城外,戴了一条明艳的纱巾,这个地方风沙依旧,污染依旧城门楼下野台班子唱《玉堂春》,戏里丑角的判官连问三声,你可知罪?你可知罪?你可知罪!
第一声小玉低下头,第二声她昂然抬起头,第三声她眼里闪着泪光。他们知罪吗?他们有罪吗?
片尾的镜头打向观众麻木茫然的脸。这些脸,男女老少各异的脸,看起来又像相同的脸,同鲁迅笔下的中国的面孔一样,麻木茫然。
小玉高高束起的辫子剪了,换成了别着黑卡子的齐耳短发。她不再是剑侠,她是教化之下的顺民。
逼上梁山的水浒英雄,后来的结局只有两种,被害死和招安。
从古戏文人物,到动物、雕塑、画像,电影《天注定》用丰富的符号语言讲述了故事背后的故事,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当代电影—— 徐增敏《电影符号学与符号学——关于电影符号的若干性质》,1986.
[2]当代电影——姚晓濛《电影符号学及其批评》,1989.
[3]张振华《第三丰碑——电影符号学综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4]吴琼编译《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