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梅
【摘 要】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虽然不是什么新颖的教学理念,但是如何确保其有效地贯穿到实际学科教学中去,这是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践之间的转换,然而,很多教师难以做好这样的转换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讨分层教学法的使用技巧问题,希望由此引导小学体育教学进入到高质量的状态。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此时如何针对于不同学习主体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实际的教学进入到更加有针对性的方向,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积极去总结和归纳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既然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体,就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目标已经与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诉求不吻合,小学体育教师对这一点必须要有着清晰的认知。因此,在实际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重塑本质上就是形成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格局。在此方面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如下几个环节:以身体素质为节点,女生身体素质普遍比男生要差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样的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体质优秀组、体质良好组、体质中等者。在实际组别界定之后,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分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篮球传球运动训练为例,对于体质优秀的小组可以设定20分钟的传球运动训练任务,对于体质良好组的小组可以设定15分钟的传球运动训练任务,对于体质中等者小组而言,实际设定的训练任务可以适当缩减,将其定为10分钟。教师对实际的技术动作要提出高要求的水准,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辅导,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继而训练不同层次的小学生的体育技能,锻炼体育素养,夯实体育知识。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分层是一项系统化的过程,首先需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确保教学目标与当前核心素养培育的吻合;接着,教师要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确保教学活动设计、训练的量、课后实践活动等都能够进入到分层的状态,由此确保目标分层朝着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实现教学目标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坚持宏观分层的基础上实现微观分层,才能够确保实际教学目标分层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之后,就需要教师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为了规避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在合理分层之后,还需要给部分学困生特别辅导,使体育素养比较低的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掌握科学的体育学习方法,继而迅速赶上体育教学进度。比如,教师专门针对跑步学困生开展了特别辅导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学校进行跑步集中训练,以亲子活动为主要形式,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分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跑步游戏。这样趣味性的游戏,加上父母的融入,可以使小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在融洽的氛围中,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不喜欢体育的价值观是错误的,锻炼的方法也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在平时的体育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向体育教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由此相互激励,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格局。这对于转变学困而言,是很有效的举措。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之外,还需要与家长形成交互,营造氛围,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继而使学生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小学体育学习格局。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需要以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其积极性。
从本质上讲,教学方法的分层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小学生体质不同,身体素质不同,锻炼习惯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当然,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素养,设计出对应的测试方案,这将影响到后续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果教师在不了解小学生的前提下贸然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很有可能是无用功。当然,在分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具备反思意识,了解到一种教学策略难以发挥效能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确保分层教学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需要进入分层化的状态,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结果论的做法,将过程评价渗透其中,确保评价方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对比学生一开始的学习情况与现在的学习情况,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但体育锻炼习惯比较好,部分学生体育技能学习快,但是体育知识掌握比较差,体育规范意识不理想,这些都需要纳入到评估结果中去;其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融入进去,使得评价方式进入到多元化的状态,确保实际的体育成绩评估中有不同人的不同意见,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反馈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使得小学生更快地了解自身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继而查缺补漏,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小学体育学习格局。
以小学篮球教学评价为例,在篮球课程结束的时候,体育教师会设计篮球学习评价表,学生携带回家,让父母评价,有量化的分数,也有学生篮球技巧掌握、课外篮球锻炼情况、篮球运动习惯培养等内容,实现定性和定量评价的融合;在课堂上,学生针对于彼此篮球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可能存在篮球技巧学习不扎实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不认真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对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进行打分,汇总上述两种评价模式的结果,确保实际的评价进入到更加全面化的状态。也就是说,小学体育教师要依照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构建全新的体育评价机制,并且由此形成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当学生收到评估报告的时候,里面不再是一个简单分数,而是一个详细、全面的体育素养培育报告,呈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继而鼓励多方行为主体能够正确认识当前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已经与体育锻炼、体育教育行为衔接起来,这对于引导小学体育朝着系统化和持续性的方向发展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分层还需要发挥其他行为主体的效能,尤其是家长要正确看待体育教育的价值,给孩子做好榜样,结合评价结果积极采取措施去引导和督促,确保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培育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小学生也需要正确看待评估报告,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小学生步入更加理想的学习格局。
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分层教学理论为依据,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辅导,继而进入到更加高效的体育交互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培培.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92+94.
[2]杨天辉.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7):87-88.
[3]季惠芬.小学体育课动态分层选项教学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