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2-23 04:58吴平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乡村振兴战略

吴平

[摘 要] 农村物流在乡村振兴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物流的发展可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合及城乡结合,深入带动我国农村组织化及社会化发展。目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过于落后、信息化服务平台欠缺、相关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越发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带动我国农村物流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 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53-3

当前,农村物流是充分推进农村产业商品流通模式升级转型、带动农村经济消费提升的领先性行业,是全力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农村物流指的是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1]。农村物流主要包含了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各类生活用品的工业商品下行农村的物流,还包含农村粮食以及果蔬产品为主的农村各类农产品上行的物流。农村物流相较于城市物流来说,具有显著的物流分散性、季节鲜明性、产品多样性特征。农村物流的发展在充分满足农民生产资料所需、日常生活所需、农副产品流通所需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产品销售的关键桥梁。伴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农村物流市场变得更为宽广[2]。农村物流体系的创建在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融合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我国传统型农业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 农村物流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村产业兴盛是我国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就是产业振兴。促进农村各大产业的结合、发现农村前进新动向是产业振兴的战略方针。农村各大产业结合是以农业作为主要依托,利用农村企业产业链条拓展与产业资源的集约性配备,完成一二三农村产业的密切结合与发展。农村产业结合会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新活力和新模式,势必会提升对物流的需要。

1.1 拓宽农村产业链条

农村物流作为促进我国乡村动力,带动乡村产业结合的关键手段,在提高农村各项农副产品竞争优势、升级我国农村企业结构上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农村物流可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电商模式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新动向,促进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场地、农村物流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密切联合,形成集产品生产加工、产品输送销售及产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高质量农村产品物流服务系统[3]。另外,利用网络电商模式,建立农村线上以及线下产业品牌,可带动农村特色产品走向更宽阔的市场,有利于提高农村产品质量以及品牌影响力,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助推我国乡村振兴。

1.2 提升农村就业率

农村物流可刺激农村产业发展,从而带动人员就业率的提升。在农村产品生产至销售的一系列过程中,可吸纳本地村民参与进来,为其提供就业机会。由此能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回乡发展,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问题,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使农村产业发展有效惠及当地村民[4]。

2 当前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事关农村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过于落后、信息化服务平台欠缺、相关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等,是我国农村物流优化发展应着重处理的关键问题[3]。

2.1 农村物流基础性设施过于落后

我国农村物流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与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生产密切相关,是农村物流功能作用实现以及农村经济进步的关键。相关数据调查发現,截至2017年,我国乡镇的客车流通率已超过99.1%,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程度也已达到80%,有效化解了农村村民出行难的重大问题。2017年,我国现代网络技术的使用率已超过55%,在农村区域的现代网络技术使用率已达到35%左右[4]。尽管我国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得到有效发展,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物流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我国城乡在基础性设施创建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极为不平衡,造成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现象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交通及通信难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农村物流的基础性设施创建落后,农村交通道路不便、通信设备落后,导致我国农村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效率及服务能力较差等问题。农民进行网上创业,时常会因快递无法送达原因而受影响,导致农村农副产品上行困难。关键原因在于,产品生产配置中心、产品市场、产品配送等基础性设施建设落后;农副产品最初的上行阶段,产品分级、产品包装、产品保存、产品配送等物流全套设施和技术不健全;产品生产地的加工、产品预冷解决技术、产品销售对接能力较差,导致农副产品向外物流的成本极高,尤其是季节性较强的果蔬产品,对物流最初的上行阶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5]。健全农村物流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可以从根源上化解工业商品无法进入农村,农村农副产品走不出去的问题。

2.2 农村物流欠缺信息化服务平台

信息是物流行业运作的关键基础。创建健全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对农村物流产业建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保障,同时是带动农村产业结合以及城乡结合的必然目标。应在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升农村物流产业的运行效率,促进其发展速度的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创建方面较为落后,利用信息化方法提高物流工作水平的能力较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消息传输、信息分析、产品库存监管等综合性功能的服务平台,无法及时得知物流市场的发展需求,难以起到良好的预测性作用。在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中,RFID及EDI等现代化物流先进信息科技并未得到充分运用,无法为工业品顺利下行以及农副产品顺利上行带来充分的决策性支撑。怎样创建符合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农村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已成为带动我国农村物流产业提升、实现城乡物流体系融合的关键性问题[6]。

2.3 农村物流欠缺专业人才支撑

农村物流欠缺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是限制农村物流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每年在以6.2%的速度增加从业人员[7]。我国每年增加约180万人次的物流职位需求,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高质量的技术型物流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过大,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有效发展。从当前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形来看,专业人才欠缺情况显著。农村物流专业人才数量不够,人才质量较差是最突出的问题。先进的规模化农村物流行业发展需依赖充足的专业人才资源支撑。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青壮年人群选择外出务工的占大多数,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致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由此,农村物流行业的从业者素质普遍较低,专业培训力度不够,人员对于物流行业流程、准则以及规范等方面了解较少,仅能从事一些单一的物流搬运类工作[8]。真正了解农村产业,愿意为农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又拥有良好的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的高质量人才少之又少。

3 解决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

3.1 升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带动物流服务水平提高

农村物流产业网络体系是以物流各项设施以及互联网技术支持为基础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创建合理高效的农村物流网络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措施。全面整理运用当下的农村物流资源,进行农村物流网络化设计规划,健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机制,是化解农村物流两大问题,带动其发展的重要策略。

3.1.1 增强农村物流网络的上层设置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充分结合。创建城乡结合、安排科学、构造优质的物流网络系统。准确判定县乡村之间物流节点的规模以及数量,升级物流设施分配,优化农村物流网络规划,增强农村区域的物流链条网络创建[9]。

3.1.2 加强农村物流节点创建,完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①增强我国县级地区的物流仓库储藏输送基地、运输分拨基地、快递基地的创建,全面利用物流网络节点的枢纽作用;②健全乡级和村级的物流服务网络节点、农村快递配送中心、物流收发中心点的创建,创建上接县及、下接村级的乡级物流快递中转站,拓展村级终端网络节点的覆盖率;③增强农村道路的优化升级,全面运用公路通道高效衔接三级物流网点。

3.1.3 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全面整理运用我国邮政、交通以及商业等单位的各种物流资源,把这些单位与物流企业的网点资源以及网络信息等充分整合到农村物流发展中,达到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连接共享,提升农村延伸业务的速度。创建多部门联合发展模式,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的整体化水平和效能。

3.2 升级农村物流配送方式,带动物流服务水平提高

升级农村物流的配送方式,是化解农村物流两大问题,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以及改善物流效率低下的关键措施。同时,其是创造我国农村双向物流流通通道,达到工业商品顺利下行以及农村农副产品上行,化解村民买、卖困难的关键途径。

3.2.1 加强物流合作,提高效率。激励物流企业结合网点或者依靠第三方物流资源设置服务点,化解单独设点成本太高问题。可以和本地各个超市进行合作,或者是委托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来进行代办,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快递服务。

3.2.2 促进城乡一体化物流快递派送模式建立,积极建立共同配送体系。对于低效的单向物流配送部门,应对其进行充分整合,以便有效利用空置资源。城乡双向连接物流的践行主体,应是将我国城市与乡村同样当作物流货物运输场所与消费场所,并有频繁的双方物资互动,可以把控城乡物流资源的相关企业。目前来看,将要或者是已经在乡级和村级设点的我国城市大型超市符合度最高,应将这类企业作为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一体化物流快递配送。

3.2.3 整合物流资源,打通商品流通渠道。在终端物流快递配送部分,要全面考察农村自身拥有的资源,高效整合散化的物流资源,把农村当前拥有的运输以及人力资源融进物流快递配送体系中,激活农村终端物流。要做到工业商品顺利下行与农村农副产品顺利上行并行,集中力量化解农副产品物流流通的“最初一里地”,以及工业商品流通的“最后一里地”。确保农村的终端物流配送节点不仅仅是工业商品流通的终点,而且是农村农副产品销售物流的起点,做到物流快递运输和农副产品货物集中等多项功能,疏通城乡双向的物流快捷道路。

3.3 培育农村物流高质量专业人才,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有效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经济进步,终归是需要依靠“人”,要将大量的人力资本开发摆在第一位置。农村物流专业型人才是带动其物流企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的重要核心要素,同时还是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途径。应该全方位提升物流专业高质量人才培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养,为发展满足当代农村需求的物流行业、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带来高效的人才支撑。

3.3.1 培育運营人才。要积极培育拥有先进农村产业生产科技、拥有清晰市场观念与运营监管能力的农业运营人员,为有效发展农村物流专业合作部门、农村农业上层企业、养殖栽种专业大户组织等现代化农村产业运营主体奠定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3.2 培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定向培育面向农村产业以及城乡衔接的物流工作和管理人才,着重增强物流运作与链接方面的各项知识能力培训,打造顺应农村物流运营要求,既拥有现代科学技术与运营管理,又拥有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毅力的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培育能够为农村特色产业衔接网络农村物流服务的电商专业人才;培育发展高质量物流信息人才,带动农村区域的物流信息搜集、交汇与共享,为提高农村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带来专业人才支撑。

3.3.3 引进高校人才,吸引当地村民返乡。充分运用政府支持性政策,拓展培育通道,积极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与外出务工村民回到家乡进行创业。培育其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头人,为发展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农村物流企业奠定有力的专业人才基石。

4 结语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物流是基础。农村物流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关键力量,将充分带动农村各项产业交融、城乡结合,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化发展。创建城乡连接、功能技术健全、双向运营的农村物流体制,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然需求。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物流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此战略带动之下,农村物流产业势必会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必将在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以及带动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松岭,杨欣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物流发展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7):36-37.

[2]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46-51.

[3]孙占权.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策略[J].农业经济,2019(2):115-117.

[4]列柏洪.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协同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4):63-65,72.

[5]陈友益.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电商物流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9(4):61-63.

[6]陈姝含,陈健.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思考:以灌云县同兴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5):10-12.

[7]杜永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研究[J].求实,2019(3):97-108.

[8]林禄苑,王子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7.

[9]黎星池.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商论,2019(7):193-195.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浅析
我国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理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