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汤包江湖事

2020-12-23 04:50刘建春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靖江肉汤汤包

刘建春

江苏靖江蟹黃汤包

在所有包子中,汤包是一个传奇。拳头大的汤包,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菊花,薄如蝉翼的面皮,里面是晃荡着的鲜美汤汁,汤在荡漾,蟹黄也跟着动,好似汤包的心跳。

把这一小碗汤,包到面皮里,蒸好端到食客面前,需要数十道工序,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步错,汤漏了,溢出来了,满盘皆输。

宋代以前,人们还没想到在馒头中间加馅料,实心的馒头能蒸出一个十字裂痕,就很惊喜了。

一本记述南宋都城临安风情民俗的笔记《梦粱录》里提到了“灌浆馒头”,就是那时候的汤包。当时,杭州的酒肆为了吸引客人,有的也供应下酒菜和点心,而汤包就是其中的一种。

清朝乾隆年间记述扬州城市风貌的笔记《扬州画舫录》里,也曾提到一家叫做二梅轩的餐馆,以灌汤包子闻名,说明汤包在那时候的扬州已经很出名了。

清代学者阮元的舅舅是仪征人,大概是一位汤包爱好者,曾为汤包写过一首诗。在说明中,他说,秋冬时节,肉汤容易凝固,把凝成冻的肉汤包进面皮中,上锅蒸熟后肉汤不漏,扬州的很多茶楼都擅长这么做。

像汤包这种面食的巅峰之作,诞生在杭州、镇江、扬州、淮安这样的运河大码头,不足为奇。可是江苏靖江却藏着一个隐秘的汤包江湖,汤包是靖江的全部。这里多年来一直上演巅峰对决,家家都想把自家的蟹黄汤包做到最好,一座江边小城,一年竟卖出汤包6亿元,小小汤包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不知道靖江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如此迷恋汤包的,有资料显示,民国年间,靖江人就非常青睐汤包,小小县城就开了十几家汤包馆。

数十年前,梁实秋吃汤包的年代,汤包里包的是肉汤,还有一些碎肉渣子。如今,靖江汤包已经升级换代,里面的汤汁由蟹黄、蟹肉,加老母鸡、筒骨、猪皮熬成。梁实秋曾经说,他不明白,人们要喝汤,为什么不直接喝,而非要把汤包在面皮里再喝。

热腾腾的汤包端上来时,几乎无从下口。只见服务员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搭在汤包边缘,手腕灵巧地一翻,汤包已在掌心,另一只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碟子递到汤包底下。转眼间,汤包已在面前。这时候,用齿尖咬一个米粒大的小口,然后小心吮吸汤汁,在历经艰险后,螃蟹和草鸡仿佛已化成汤汁被你悉数吸入口中,顿时,鲜香激荡,味蕾盛放。

品尝完这只汤包,就可以回答梁实秋的“哲学追问”了——“汤包的存在,不需要理由。”

猜你喜欢
靖江肉汤汤包
肉汤中特征风味体系的形成机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难以忘怀的灌汤包
做汤包
幸运汤包
到靖江喝汤包
变质的肉汤
这个卧底有点惨:挖来的“墙角”是绑匪
靖江香沙芋——马洲栗芋甲天下 粉糯甘辛香袭人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