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0-12-23 04:43方帆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0期
关键词:失真对策

方帆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作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习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然而,在新环境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学生的习作内容出现了失真的现象。假大空的文章频繁出现,反映出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不足,审美层面出现偏差,以及思想修养出现问题。鉴于此,具体分析了引发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并针对小学生习作失真的现象提供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习作失真;原因;对策

“失真”是缺乏真实性的意思,小学生习作“失真”是指学生的作文假大空,缺乏事实根据,是虚假虚构的[1]。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核心则是需要构建真实的写作内容。而当代小学生普遍存在过于失真的现象。追究其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出现了问题,且命题式的作文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写作失真的普遍现象是教师未能作出及时的评价和指正而引发的[2]。习作失真反映出学生不健全的世界观,如果不加以改正,是不利于学生健康学习和成长的。

一、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分析

1.教學目标定位错误

小学习作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概括和应用能力。从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到小学中高年级的习作,虽然作文的字数要求提高了,但文体本身是没有变化的,都是以记叙文为主。因此,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都遵循着客观真实的基本要求。而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却产生了偏差,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明确要求字数。学生为了满足字数要求,将习作内容越写越大,虚假编凑。例如,一些学生就经常写道“某某某被车撞了引发的故事”“某某某捡到了几百块钱的拾金不昧的故事”等。这些习作内容就是“大”的具体表现,脱离了生活实际,丧失了习作教学的原始目标。

2.命题形式单一限制

记叙文习作的命题本应是自由随意的,但很多时候教师都会为学生固定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习作。如此一来,学生就出现了无话可写、胡编乱凑的现象,这就是习作内容的“空”。具体表现为学生习作内容的空洞无主,教师根本看不出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教师在以“帮助”为主题设置习作内容时,一些学生未能针对帮助环节进行详细的描写,而是仅仅用了一句话带过“老师拿出了课本,为我讲了一天的课”,而其余的内容则与主题无关。

3.评价肤浅且缺乏指正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习作内容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下次的改善。而就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习作评价仅仅停留在语句通顺阶段。以30分的作文为例,只要学生能够写够字数,不过分偏离主题,就能得到24分,评价的层面较为肤浅。甚至有的学生存在文章抄袭的现象,教师也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指正,从而出现了习作内容“假”的现象。

二、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应对策略探讨

1.从生活着手,杜绝文章“大”的现象

生活是学生习作最好的素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习作内容。且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因此习作的内容也会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客观真实的习作理念和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真人真事完成习作,有效杜绝习作文章“大”的现象。例如,在有关“亲情”的习作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单亲家庭,不需要用父母的辛苦劳作来换取读者的同情。相反,生活中父母和自己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哪怕是一顿饭或一句话都能体现亲情主题,更能使读者信服。

2.注重细节描写,杜绝文章“空”的现象

细节描写是小学生习作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细节描写不但能够充实文章的字数,还能为习作内容加分。学生的习作要想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应该注重细节描写。为了提高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摒弃传统命题式的作文形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每日一练”的习作计划,引导学生写出一日所见和一日所想,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对细节的描写。

3.科学评价习作内容,杜绝文章“假”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习作内容,教师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而不是仅仅以分数决定学生的习作成果。一些学生在借鉴别人的文章时,喜欢将文章占为己有,从而出现文章抄袭的现象。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这种行为的初衷,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但借鉴并非抄袭,如果是全文抄袭的情况则需要加以指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杜绝文章“假”的现象。

总之,小学阶段的习作展现的是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反映了学生思维修养的高度。针对当前小学生习作“失真”的现象,教师应该从生活着手,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习作,加强学生对细节的描写,并科学评价学生的习作内容,杜绝习作“假大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修美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实作文“失真”现象的探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

[2]林素娥.如何改变小学生习作中的“失真”现象[J].语文课内外,2018(10).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失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