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点写人物

2020-12-23 04:47李晓云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貌放学眼睛

李晓云

描写人物,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抓不住特点,描写的人物脸谱化、公式化,不管写谁都是“弯弯的眉毛”“红扑扑的脸”“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原  文

爱唠叨的妈妈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妈妈今年40岁,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还有一张红红的嘴巴,真漂亮!

妈妈特别爱唠叨,我每天上学前,她都要唠叨几句。放学回家我写作业,她也要唠叨,类似“写字头抬高点,别走神”什么的。总之,她的嘴就没闲过,我早都听烦了。我去春游,同学已经在门外等我了,可她还唠叨个不停……我都走远了,还能听到她在那里唠叨。

诊  断

本文结构清晰,层次明晰,但内容不具体,描写人物没有抓住特点,显得公式化、脸谱化。

什么是“公式化”“脸谱化”?就是描写人物用一个格式,使用同一个模子,《爱唠叨的妈妈》就犯了这种错误。小作者写妈妈,并未抓住妈妈这个人物的特点,而是采用“脸谱化”的方式,状写其外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红红的嘴巴”,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内容不具体、空洞?就是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血肉,只有骨头,内容干巴巴的。《爱唠叨的妈妈》正是如此,小作者写“唠叨”,却不见妈妈“唠叨”的具体表现,倒像写“罪状”,简单地罗列几条“罪行”,至于“案情”的具体情节一点也没有,读了味同嚼蜡。

那么,怎样克服这个毛病,把内容写清楚、具体,写出人物的特点呢?

处  方

一、仔细观察,抓住外貌写特点

外貌包括人的身材、长相、服饰和表情等。描写一个人就要抓住这个人的外貌,有目的地状写其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写好人物的特点,首先是观察。从观察中得到的东西更真切,更真实,更有说服力。那么,观察什么?一般说来,观察一个人,不仅要观察这个人的身材、长相、衣着、表情(喜怒哀恶爱惧欲)等,还要听他说话的声音、口气,观察他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揣摩他说话时的心理,领悟他说话的意图,明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的人眼睛大,有的人眼睛小;有的人面色红润,有的人黯淡无光;有的人爱说爱笑、爱跑爱跳,有的人生性木讷、文文静静;有的人身材高大、心宽体胖,有的人身材矮小、弱不禁风……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家庭背景等不同,人物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同。描写时,要抓住这个不同的“点”,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出来。如《爱唠叨的妈妈》,可以描写妈妈说话的声音、语气、表情等,突出表现“爱唠叨”的特点。请看:

妈妈已经40岁了,她的头发乌黑发亮,一双眼睛充满慈爱,又不乏严厉的光芒,尤其是她那张嘴,红红的,像涂过口红,真漂亮!

这段话抓住妈妈的年龄和长相,重点描写她的嘴唇,突出表现妈妈的容貌美。

妈妈已经40岁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女人过了40,说话、做事远不如从前。可是我妈妈却不同,她精神好,底气足,嗓门大,像个高音喇叭,每天对我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这段话重点抓住妈妈的说话的语气等,突出表现妈妈“爱唠叨”的特点。

外貌描写要为中心服务,不能脱离中心。比较上面两段话,不难发现,例1重在描写长相,突出容貌美。例2重在说话的声音,突出“爱唠叨”的特点。两种描写侧重点不同,要适当取舍。

二、写好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谈举止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通过言谈举止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等。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大雪天,4个互不相识的人走到一个破庙里避雪,闲来无事,秀才诗兴大发,起头“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紧接着说“再下三年何妨”,农民一听就来气,大骂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故事的真伪暂且不说,但对于不同人物写出的诗句,非常值得玩味和体会。可见要想写好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刻画其性格特点。

三、写好提示语

什么叫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的话进行文字说明和提示,告诉人们,这话是谁说的。一般情况下,提示语有四种形式:

1.提示语在前。如:

我的脚还没跨进家门,妈妈就唠叨起来:“快去屋里写作业,别磨蹭!”

2.提示语在后。如:

“知道了!”我很不高兴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如:

“知道了还不快去!”妈妈听了大为不满,丢下一句,“真是的!”

4.不出现提示语。就是不使用提示语,不直接说明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读者在对话中能够猜出是谁在说话。如:

“妈,你把我的作业本放哪里了?”

“我没有动你的作业本!”

“难道它有脚吗?”

“这就要问你自己了!”

这段对话虽然没有提示语,但我们能知道每句话是谁说的,了然于胸。

写好对话,除了要抓住人物特点,还要辅之以方法:

1.在语言中穿插动作。如:

我背上书包准备走出家门,妈妈一把拉住我的手,说:“把雨伞带上,不然又要淋湿了。”

“拉”表明说话前的动作,写出妈妈对“我”的关心。

2.语言中穿插神态。如:

我看了看天色,满脸狐疑地说:“这样的天气不会下雨,淋不着!”

“看了看”天色,是表明“我”说话前的动作,“满脸狐疑”地说,是“我”说话时的神态,表明“我”不相信会下雨。

3.语言中穿插心理活动。如:

中午放学,突然下起雨来。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们几个没带伞的“野孩子”。我不禁埋怨起来,这鬼天气,早不下晚不下,偏在放学这个节骨眼上下,妈妈又要唠叨我了:“你看,我都说了让你带伞,你偏不带,这下好了吧,自作自受!”

“我不禁埋怨起来”是写“我”的内心活动,埋怨的内容是,这雨下得不是时候,妈妈又要唠叨“我”。

4.巧借标点助力。标点符号是语言描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虽不能说话,但会传情达意。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如果能巧妙运用省略号、破折号等,也会让文章大放异彩。如:

“你……你还敢顶嘴!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妈妈就要打我。我一看,大事不妙,赶紧背上书包,脚底抹油,溜了。身后传来妈妈的哀叹声:“这臭小子,长本事了……”

这里借助省略号描写妈妈说话时的语气,刻画人物的“爱恨情仇”。透过文字的表面,让我们看到了一对母子的生活情态,将妈妈的恼怒与无奈表现得一览无余。

病文出院

爱唠叨的妈妈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每天上学前,她都要唠叨几句:“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要做小动作,不要和同桌讲话;把作业做好,不会的问题问老师和同学。”

“还有,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注意安全,不能东看西看。”

“书本都装好了吗?”

……

放学回家写作业,她也要唠叨,什么要坐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离桌子要有一个拳头宽、要注意握笔的姿势……

这样的车轱辘话,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前几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去春游。出发前,妈妈再三嘱咐我,不要走得太遠、不要到小河附近玩、不要打闹、路上要注意安全……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我都有些不耐烦了,这些道理我早都烂熟于心了。

这位妈妈真够“唠叨”的,在学校,怕“我”不听讲;在家写作业,怕“我”坐姿不正确;去春游,怕“我”有危险,唠叨个没完。小作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突出了妈妈“爱唠叨”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浓浓的母爱。明贬实褒,内容充实具体,写出了天下母亲共有的特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猜你喜欢
外貌放学眼睛
放学
奇特的蛇鹫
写好人物外貌
外貌与内在
放学歌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