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绘画技巧教学

2020-12-23 04:42施凌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9期
关键词:折痕儿歌绘画

施凌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那一双双稚嫩的手中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幼儿绘画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其手指小肌肉动作灵活性、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绘画的初期,常因不能较好地掌握绘画技巧,而逐渐失去绘画的兴趣。在多年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前提在于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当幼儿产生绘画学习兴趣后,如果能适当地运用技能,幼儿就会更加流畅地进行创作了。因此,我尝试用儿童化的语言、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绘画技能。

一、自编儿歌学握笔

正确掌握握笔姿势是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动作灵活性、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在区域活动中和幼儿进行比赛,看看谁能用蜡笔画出一个大圆,结果我“赢”了。我告诉孩子们,你们要想跟老师画得一样大,就要跟老师一样握笔哦,我将握笔的方法编成儿歌,便于幼儿掌握,孩子们纷纷模仿我的握笔姿势。

大拇哥,二拇弟,俩人一起来捏笔,中指后面顶住笔,画个圆来比一比。

二、自己小手当参照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都有的潜能,并非少数幼儿独有的能力。而多数幼儿绘画时无法下笔,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画,而是他们不知道要画得多大,应该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因此,幼儿需要老师来引导他们把握画的东西的大小。比如:小班绘画《小蜜蜂》(图1)。

我要求幼儿在绘画时把握两点位置:(1)在纸张的中间位置,手掌打开为“头”的大小;(2)紧靠着“头”,手掌握拳为“身体”的大小。幼儿能把握这两点,“蜜蜂”的大致轮廓也就抓住了。接下来的部分,幼儿自由发挥,每个作品都会好看。

再比如:中班绘画《大青蛙》(图2)。

我的要求也是在绘画时把握两点位置:(1)手掌握拳为“一个眼睛”的大小。(2)手掌打开为“身体”的大小;幼儿很快就掌握了青蛙的轮廓。

三、趣味讲解重实效

教师的现场演示有助于幼儿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技法的运用。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趣味性、幼儿易懂易接受的语言。我采用儿歌的形式进行技法的讲解,使幼儿爱听、爱看、爱学、易懂,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小班绘画《汽车真多》(图3)。

我把每一步都用一句儿歌来表示,边说边画,一直重复,这样幼儿学会了儿歌,也画好了画,且效果很好。

这样的小儿歌朗朗上口,小班幼儿一学就会,在作画时,孩子嘴里还在默默地念给自己听,最后展示时,每位幼儿都喜欢自己的作品(图4),这很重要,因为学习的兴趣就是在一次次的成就感中培养起来的。

四、画纸折痕巧利用

有时候,纸的折痕会让幼儿更好地把握物体的比例,就像是素描中,我们常常需要在绘画时找参照物一样,我们这里的折痕也能起到参照的效果。比如:大班主题画《乘着火车去旅行》(图5)。

先将纸横向等分三份,这样分出的三部分为:(1)天空;(2)火车;(3)铁轨。这样绘画出来的作品就很丰满,不至于因画面安排不当,造成火车的比例失调。

五、变坏为好巧修改

我们在教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刚开始画画时就叫:“老师我画错了!”老师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让孩子翻一面再画,要么就拿一张纸重新画,这是极不好的习惯,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不利。教师应使幼儿懂得完成作业,不能半途而废或因不满意而气馁。应鼓起勇气,设法修正,变坏为好,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而我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画“错”的時候该怎么做,我采取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画面进行大胆想象,通过改变画的内容、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如果不能修改,则用再定义的方法使其变为其他图案,使其不影响整体效果。比如有一次,小朋友在兴致勃勃地画“小猫钓鱼”,周××快速地在纸的中间画了一个圆当作小猫的头,自己觉得画得太小了,不满意。又画了一个大圆,我看到孩子一脸懊恼的样子,边上也开始有孩子注意到他的画面,有些起哄,这时我走过去想了想说:“他不是画错了,他是想画小猫和猫妈妈,对吗?周××。”周××看着自己画的两个圆,也对着旁边的小朋友争辩了起来,说:“对啊,我是要画猫妈妈的,是可以画猫妈妈的。”然后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创作中。就这样,我避免了一次半途而废,既发散了幼儿的创作思维,又带动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六、分享交流促进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应指出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对于幼儿的作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化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孩子的绘画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所以孩子的绘画作品也是千姿百态的。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当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应把所有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正面地、直观地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只有掌握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教育技巧,才能最终引导幼儿迈入绘画这个多姿多彩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陈玲.绘画是自由快乐的学习:儿童绘画浅议[J].湖南教育(B版),2015.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折痕儿歌绘画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