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娥
一、案例背景: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学生感叹着“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生活学习失去了原来的目标和动力。高三开学复课以后有很多同学消极等待,情绪低落,常常感叹生命的无常,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二、主题分析:
心理健康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分享,这远比说教要好得多,而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已接近成年人,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一堂课让学生们挖掘人的潜能,寻找自己的初心,增加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青春年华之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梦想重新启航。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于人生目标、规划有很多想法,但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又会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进而怀疑自己,意志力下降。高三应该是同学们成就动机最强烈的时候,他们迫切地想要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由于2020年的特殊情况,高三学生中出现了消极懈怠的学习状态,甚至有的学生感叹他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觉得他们这届高三学生命运坎坷,进而对未来充满迷茫。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发现人的无限潜力,全面正确地树立目标,激发自身潜能,志存高远。
四、教学过程(节选)
1.课前热身
这次的热身活动是“肩舞”(肩膀带动全身的活动)。提前准备好一首轻快的背景音乐,《快乐天堂》。
反思:这次的热身活动选取得不错,能够比较好地照顾到班级中的大多数同学,下次应该提前布置教室,让同学们把桌子拉到一边,大家围成一个圆圈,老师站在圆圈中间。
2.导入正题
教师:快乐的舞蹈结束了,一天当中,有这样一个时间段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真正放松下来,这样真好。现在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现在快乐吗?身体的感觉舒服吗?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看未来”的游戏。关掉教室的灯,拉好窗帘)请同学们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
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听着老师的指导语,渐渐进入时间隧道,看看自己的“将来”。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出发开始想象:你看到五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停)我们继续前进,10年后的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稍停)我们又看到了15年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了成绩?曾经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大家慢慢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1)交流分享感受。
(2)教师点评归纳:同学们对未来的设想即是你们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有理想目标(长期目标)和现实目标(阶段目标)
理想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来完成的,并在阶段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需要、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兴趣的转移而不断地修正。一个恰当的人生目标应当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3)填写问卷(检视自己的目标概况)引导学生正确立志:
A.你曾经有过哪些目标?
B.你认为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
C.原因是什么?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同学们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觉得目标太高,自己能力太小,达不到;二是目标无效,不能指引自己不断向前,无法变化动力。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让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盛满水的杯中加回形针(这个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操作),通过实验引申到人的无限潜力。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讲述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教师:知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像是一条抛物线,大家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但是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就是看如何让自己的抛物线轨迹更漂亮。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很多人焦虑、迷茫。在大家都慌乱之际,一个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他就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院士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父母亲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让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一直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医生,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多不胜数;作为一名抗疫先锋,钟老在每次发生重大疫情灾难之时都冲在第一线。
钟南山这个名字每次出现都能给人们带来希望。2003年“非典”,钟南山67岁。他一手创办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关键时刻奋发神威,疫情当头,他和研究所的肖正伦、陈荣昌、黎毅敏等专家一起临床研究发明“无创通气法”(在对抗新冠肺炎战役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幅降低了病死率。他主张的治疗方案让最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到87%。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钟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儿来”,已经把医生的责任与使命诠释得淋漓尽致。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还是钟南山。除了制定防控战略之外,他和他的团队还一直奋战在科研防控一线,告诉人们日常如何预防,病毒有哪些新发现的特性,疫情的进展趋势在科学范围内呈现怎样的规律,行政措施应当怎样与之相配合,为什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为人们答题解惑。
教师提问:听完钟老的经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1: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学生2:家庭的氛围很重要,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学生3:家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学生4: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我们的大脑才仅仅开发了一小部分。所以我们要确定好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努力去实现。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人的潜能无限大,人的家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把这无限的潜力放在什么地方。那么我们的问题又来了,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呢?
探究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呢?
教师总结:立志的三个过程。
(1)动机斗争——确定目标(具体、可操作)
(2)暗示成功——相信梦想终能实现
(3)自我激励——实现目标
随堂体验:请同学们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未来,写下自己的志愿。(空白纸上写好日期,并且签名,然后折叠装在信封中)
五、案例反思
教師工作的最大一个挑战可能就是,你可以设计一个个问题,但你不知道学生们给出什么样的答案。这样的不确定性,常常让我们手足无措。所以预设在教学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候学生们会给出我们“意外之喜”。在故事分享的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我们的课堂上,差点就开始讨论家庭出身、拼爹这样的话题。尤其是心理健康课,本身就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们讨论问题的核心与关键点。
这节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既热闹又和谐。
1.课程开始的热身活动,带动气氛效果不错,若能提前布置教室,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更好。
2.教学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是“看未来”。经过开场的热身活动,同学们就不会很拘谨。讨论等活动设计进行得比较顺利。
3.第四部分的内容,可能安排得较多,所以老师讲的时间有些多,留给学生的反思与讨论的时间较少。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真正做到学生为主。
4.课堂时间有限,本次课程安排的活动有些多,导致后期的主题活动完成得有些仓促。
5.最后就是小组分组的方式太单一,以后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方式分组,给学生们更多的组合的可能性。
改进措施:
1.教学设计更严谨更科学一些,尤其是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把多余的知识点留到下节课也可以,注重学生的感悟与分享。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使用更多的精准的语言,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多分享。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