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宣读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主席令指出,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的2020中国医院大会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对大会做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广大医务人员争分夺秒、舍生忘死救治患者,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中国医院协会“优秀院长和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已成功举办9届,今年共评出5名“突出贡献奖”和97名“优秀医院院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荣获突出贡献奖。
张定宇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张定宇表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只是一名战士,战斗在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果断决策、亲自指导、亲自指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人民英雄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荣誉称号,更是给予广大党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荣誉,是对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褒奖”。
与时间赛跑 与生命赛跑
9月8日上午,张定宇步履蹒跚走入人民大会堂的瞬间令人泪目。疫情期间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坚守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了2800多例患者,收治患者最早、重症比例高……,张定宇和他的团队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2019年12月29日随着首批7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里成为全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定宇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全员到岗并马上开始组建隔离病区用于专门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不长的时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张病床很快就收满了患者。1月24日农历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随后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到达武汉,两支援鄂医疗队迅速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在军地援鄂医疗队到来之前,张定宇和同事在抗疫一线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一个月。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张定宇判断此次肺炎不是一般的普通传染病,在接受首批患者后张定宇组织马上采集了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权威研究机构进行病原学检测,为第一时间明确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赢得了宝贵时间。
张定宇被确诊为渐冻症已经一年多,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每当有人问他腿怎么了,他都是搪塞说膝关节不好。疫情期间在一次病区主任见面会后张定宇道出了实情,他说,“我得了渐冻症,剩下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目前渐冻症尚无药可治,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直至呼吸衰竭。随着症状加重张定宇上下樓越来越吃力,双腿日渐萎缩,但张定宇不曾退缩,始终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每时每刻都是按倒计时方式与时间赛跑。
今年5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设了新冠肺炎患者复诊门诊,针对新冠肺炎痊愈患者开展3至5年的随访。已担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的张定宇仍坚持每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医院工作,从门诊到病房张定宇随脚步蹒跚但速度不减。张定宇说:“我还想做更多的事情,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
“我很幸运,自己的病情发展得不是那么快,能用我的时间换回别人更多的时间,我没有遗憾了。我的工作就是救人,我要尽可能多干一些工作。”张定宇说。
敢医敢言 勇于担当
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9月8日下午,“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在参加了上午表彰大会后,钟南山、张伯礼、陈薇三位院士回到“娘家”中国工程院,与多位院士、专家和学生分享抗疫经验。
钟南山说:“我是1996年第二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到现在已经24年了,前辈老院士们尊重科学、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84岁的钟南山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迎“疫”而上,敢医敢言,勇于担当,再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1月19日,一张钟南山神情疲惫地靠坐在高铁餐车座位上的照片瞬间刷屏网络,1月18日这一天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逆行”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目的是为了尽快查明武汉报告的一种不明原因的“新型肺炎”。照片之所以引发网民的强烈反响,是因为在钟南山向全国人民发出不要前往武汉的呼吁的同时,他自己却不惧危险悄然“逆行”。
在武汉实地调研后,1月20日钟南山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身份,果断向社会公布了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情况,由此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多次公开发声,为公众答疑解惑,不断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和力量,钟南山犹如“定海神针”一般让人们感到有信心、有方向、有动力。
在一线指导救治患者的同时钟南山始终坚持新冠肺炎科研和国际交流,第一时间与全球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钟南山说,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跟17年前抗非典疫情有很大不同,2003年抗非典时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介绍中国临床抗非典的经验和方法。这次疫情期间他也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了交流,交流的内容已经不只是经验和体会,更多的还有中国学者对新冠肺炎疾病规律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认识,包括对重症患者的预测、动物模型和创新治疗方法等。疫情期间钟南山还多次通过远程医疗指导武汉一线危重症患者救治,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出各项抗疫建议,通过多场国际交流介绍中国抗疫经验,研讨全球抗疫形势,得到了多国医学界和科技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医学科学研究一定要实现转化,一定要对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现在有很多的交叉学科要学,这次我所学的大数据、AI、5G和云平台等都用在了新冠肺炎诊疗中。院士也要好好学习,不断提高。”钟南山谦虚地说。
1月21日,科技部宣布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2月13日,钟南山团队宣布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2月14日,在钟南山指导下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研发出新冠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疫情期间,钟南山等多位中国学者的多项新冠肺炎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快速发表,不断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钟南山说:“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疫中历经锤炼,在这场阻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中国学者把科研攻关提高到与临床救治同样重要的位置,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在了全球的大地上。”
9月8日晚当钟南山回到广州医科大学时,受到莘莘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回忆起当晚的“礼遇”钟南山深情地说:“同学们举起手机,点亮灯光,远远看去是‘万家灯火。”钟南山对同学们说,这份荣誉是给所有医务人员的,也是给广州医科大学的。获得“共和国勋章”既是肯定也是责任,抗疫还没停止,今后将建立更好的平台,把抗疫药物和疫苗研究更好地做下去。
把中醫药写进抗疫“中国方案”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填了这首题为“人民才英雄”的词。
疫情期间,张伯礼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9月10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出《关于向人民英雄张伯礼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要求学习张伯礼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张伯礼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的担当大义;学习张伯礼同志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学习张伯礼同志德为楷模、行为人师的国士风范。
1月27日大年初三,作为国务院指导组成员的张伯礼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号令,不顾72岁高龄和胆囊炎隐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紧急,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特效药,根据以往经验与武汉医院的具体情况张伯礼果断提出,对疑似、发热、密切接触和确诊的四类患者,马上集中隔离分类治疗。张伯礼同时提出只隔离不治疗只是成功了一半,要采用“中药漫灌”的方法让集中隔离的四类人都要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这样既能避免错过治疗时机,也能安抚人们的情绪。严格隔离措施加上普遍服用中药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四类人中确诊患者显著减少。
在抗疫一线张伯礼不惧危险深入医院、社区,会诊病人、调查疫情、筹建方舱、调制处方。在张伯礼看来整建制承包方舱医院,按中医理论指导新冠肺炎治疗可以更好地观察中医药疗效特点和规律,更好指导临床工作。2月6日张伯礼率“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救治患者。根据江夏方舱医院的经验其他方舱医院之后也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清肺排毒、宣肺败毒汤剂,方舱医院患者转重症率仅为2%~5%,明显低于公认的15%~20%比率。
张伯礼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人民生命健康遭受巨大威胁之时,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家国情怀,响应祖国召唤,身先士卒,毅然前行,坚守在抗疫战场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和湖北保卫战作出重要贡献。在出席表彰大会前,72岁的张伯礼特意在胸前佩戴了一枚党徽。张伯礼说,“疫情面前,我是医生,是战士,更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永远冲锋在第一线。”在武汉战斗的82个日日夜夜里,张伯礼不分昼夜挽救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因极度劳累2月15日凌晨张伯礼胆囊炎发作不得不入院治疗,2月19日凌晨接受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一两天他便在病房里又开始了工作,术后第三天便冒着极大的被感染风险回到抗疫第一线,继续投入紧张的患者救治工作中。为纪念这一段难忘的历经,张伯礼作了一首题为《弃胆》的诗:“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张伯礼风趣地笑称,“我把胆留在这儿了,我与武汉这座城市‘肝胆相照了。”
张伯礼是我国中医药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秉持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精准施治的专业精神,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提出中医药应早期介入和深度全程介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实践证明取得了确切疗效,中医药也成为群众的“定心丸”。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张伯礼带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对收治的564例患者采取整套中医药方法救治,实现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让世界见证了中医中药的神奇。张伯礼组织筛选出的“宣肺排毒汤”经实践检验成为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方剂,成为此次抗疫“三药三方”中的一方。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我国疫情防控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张伯礼说。疫情期间和从武汉返回天津后,张伯礼参加了数十场国际学术交流,向美国、日本、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战疫的“中国经验”,分享抗疫“中国方案”的亮点。
张伯礼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落后的是技术,将中医药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就能发挥其优势,创造出原创性成果。在科技助力下近年来中医药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正在不断在国际上得到,但中医中药走向国际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先练好内功。中医药走出国门,标准要先行,科技是基础。
为人民守护岁月静好
9月8日,军事科学院召开的庆祝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说,“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们!”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陈薇奉命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飞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从1月26日带队到武汉到5月17日离开武汉,一直坚守了113天。刚到武汉时陈薇的头发又黑又亮,几个月下来她的头发白了许多。“为武汉人民,我心甘情愿。”陈薇说。
“做最坏的打算,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奋战。”面对疫情初期武汉对核酸检测能力的应急需求,陈薇带领专家组一天之内就搭建起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迅速形成了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有效缓解了一线检测压力。面对临床精确诊断难题,陈薇迅速组建专家组,综合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优势,快速建立了“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三步走”鉴定链条,为临床有效救治新冠病毒和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患者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武汉抗疫的3个多月时间里,陈薇率领团队与北京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在疫苗研发最吃紧的时刻陈薇许下这份承诺。三天,五天……直到采集的血液样本出现免疫应答,整个团队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在武汉启动Ⅰ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4月12日,该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启动,再次领跑世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均已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临床结果证明,单针接种可使机体同时获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8月11日,重组新冠疫苗疫苗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成为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目前,重组新冠疫苗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并将招募一万多名受试者接受疫苗接种。现在陈薇正率领团队针对特异性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单抗药物以及改善新冠肺炎康复者肺纤维化程度的生物新药进行加紧研制,争取尽快进入临床试验并早日得到应用。
病毒面前生命平等,与病毒的战争不分国界,陈薇团队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与世界共享,为各国疫苗研发助力,无私赤诚的国际援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担当。这不是陈薇团队第一次以科研援助世界,2006年在大多数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对这个烈性病原体展开了前瞻性研究,因为她坚信在生物危害防控的战场上,必须始终做有准备的人。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立足多年既有研究陈薇团队迅速攻关,不久就研制出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为世界多国埃博拉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陈薇还多次带领团队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让西非人民记住了来自中国的友谊和中国的科技力量。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刚果(金)再次暴发,陈薇团队再次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技术支持。“为了世界人民的健康,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共同抗疫。”陈薇说。现在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境外开展,目的是进行更大规模的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1991年陈薇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立志投身军事医学科研,专注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从军29载,陈薇专心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潜心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矢志为人民构筑起一道生物安全防护的坚盾。成为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为人民守护岁月静好的人,这就是陈薇作为科学家的情怀。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陈薇凭借多年的科研积累敏锐预判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变异性强极强的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陈薇率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生物安全负压实验室,每天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最终,14 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汶川地震陈薇受命担任卫生防疫组组长,她一直奔波在余震不断的灾区一线,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艰苦“战斗”。北京奥运会陈薇作为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成员负责鸟巢等20多个奥运场馆的现场的生防安保任务,为“平安奥运”作出贡献。在一次次大战大考中,陈薇带领团队不仅拿出了领跑世界的“硬核”成果,更积累了核心关键能力。
9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团视察情况交流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以及陈薇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到会。陈薇在交流发言中说,“3月16日全世界第一针疫苗在武汉接种,第一份在全世界公布的人体数据也是武汉的数据,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把武汉当作自己的家。”离开武汉110多天后再一次回到武汉陈薇发出感慨,疫情期间城市里几乎没有流动的车辆,现在武汉恢复了元气。
陈薇介绍,当时疫苗还有很多未知因素,武汉暂时关闭了离汉通道,志愿者到哪里找……。此时湖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武汉志愿者们也令她非常感动,招募108名志愿者,结果2天时间就有5000多人报名,二期志愿者很多都是一期志愿者的家人甚至有夫妻两人来一起来接种的。
陈薇有着甘为人梯的师者情怀,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陈薇总是尽可能为学生们搭建平台拓展空间,要求他们发挥专业交叉优势,独立思考,大胆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解决问题。陈薇带出了国家“生物危害防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立的关键设施和技术体系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奠定了基礎。
荣誉属于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
在9月8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代表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发言。钟南山说,“由衷感谢党和国家把这份荣誉授予我们4位医务工作者,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面对荣誉我们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捍卫生命为己任,努力为加快实现全民健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
钟南山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这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大的鼓舞和鞭策。要把荣誉珍藏起来,化做精神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永远坚持学习、坚持创新,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作出新贡献。
张伯礼说:“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心情一直难以平静,觉得这既是无尚荣光,又非常忐忑不安。42 000多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和武汉市几十万的医务工作者共同战斗才取得今天胜利,他们中的许多人的贡献比我们还要大,有的医务人员还献出了生命。我们几位获奖者只是他们的代表,这份荣誉是给予广大医务人员的。”张伯礼表示,要把荣誉珍藏起来,把荣誉化做动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服务。
张定宇是扎根医疗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面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定宇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情”。
陈薇说:“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只是履行了一名军人分内的职责,尽到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尽的本分,党和国家把如此高的荣誉授予我,既是信任和肯定,更是鼓励和鞭策。在打造硬核产品、构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屏障的使命面前,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党员和军人,面对赞誉和荣誉更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奋进姿态,始终做到知责思为、知难而进、知恩图报、加倍努力、不忘初心。”
陈薇说:“我深知‘人民英雄这份沉甸甸的崇高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这份荣光属于在武汉生死与共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全体成员,属于军事科学院全体官兵,属于全军医疗和科研战线参与疫情防控的所有同志,属于为应急科研攻关提供大力支持的军地领导和各界同仁,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铸就了这一时代丰碑,每一位为抗击疫情付出努力的同志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4位受到表彰的“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的2020中国医院大会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对大会做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广大医务人员争分夺秒、舍生忘死救治患者,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中国医院协会“优秀院长和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已成功举办9届,今年共评出5名“突出贡献奖”和97名“优秀医院院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荣获突出贡献奖。
张定宇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张定宇表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只是一名战士,战斗在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果断决策、亲自指导、亲自指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人民英雄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荣誉称号,更是给予广大党员、广大医务工作者、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荣誉,是对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褒奖”。
与时间赛跑 与生命赛跑
9月8日上午,张定宇步履蹒跚走入人民大会堂的瞬间令人泪目。疫情期间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坚守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了2800多例患者,收治患者最早、重症比例高……,张定宇和他的团队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2019年12月29日随着首批7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里成为全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定宇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全员到岗并马上开始组建隔离病区用于专门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不长的时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张病床很快就收满了患者。1月24日农历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随后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到达武汉,两支援鄂医疗队迅速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在军地援鄂医疗队到来之前,张定宇和同事在抗疫一线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一个月。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张定宇判断此次肺炎不是一般的普通传染病,在接受首批患者后张定宇组织马上采集了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权威研究机构进行病原学检测,为第一时间明确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赢得了宝贵时间。
张定宇被确诊为渐冻症已经一年多,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每当有人问他腿怎么了,他都是搪塞说膝关节不好。疫情期间在一次病区主任见面会后张定宇道出了实情,他说,“我得了渐冻症,剩下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目前渐冻症尚无药可治,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直至呼吸衰竭。随着症状加重张定宇上下楼越来越吃力,双腿日渐萎缩,但张定宇不曾退缩,始终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每时每刻都是按倒计时方式与时间赛跑。
今年5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开设了新冠肺炎患者复诊门诊,针对新冠肺炎痊愈患者开展3至5年的随访。已担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的张定宇仍坚持每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医院工作,从门诊到病房张定宇随脚步蹒跚但速度不减。张定宇说:“我还想做更多的事情,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
“我很幸运,自己的病情发展得不是那么快,能用我的时间换回别人更多的时间,我没有遗憾了。我的工作就是救人,我要尽可能多干一些工作。”张定宇说。
敢医敢言 勇于担当
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9月8日下午,“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在参加了上午表彰大会后,钟南山、张伯礼、陈薇三位院士回到“娘家”中国工程院,与多位院士、专家和学生分享抗疫经验。
钟南山说:“我是1996年第二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到现在已经24年了,前辈老院士们尊重科学、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84岁的钟南山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迎“疫”而上,敢医敢言,勇于担当,再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1月19日,一张钟南山神情疲惫地靠坐在高铁餐车座位上的照片瞬间刷屏网络,1月18日这一天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逆行”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目的是为了尽快查明武汉报告的一种不明原因的“新型肺炎”。照片之所以引发网民的强烈反响,是因为在钟南山向全国人民发出不要前往武汉的呼吁的同时,他自己却不惧危险悄然“逆行”。
在武汉实地调研后,1月20日钟南山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身份,果断向社会公布了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情况,由此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多次公开发声,为公众答疑解惑,不断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和力量,钟南山犹如“定海神针”一般让人们感到有信心、有方向、有动力。
在一线指导救治患者的同时钟南山始终坚持新冠肺炎科研和国际交流,第一时间与全球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钟南山说,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跟17年前抗非典疫情有很大不同,2003年抗非典时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介绍中国临床抗非典的经验和方法。这次疫情期间他也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了交流,交流的内容已经不只是经验和体会,更多的还有中国学者对新冠肺炎疾病规律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认识,包括对重症患者的预测、动物模型和创新治疗方法等。疫情期间钟南山还多次通过远程医疗指导武汉一线危重症患者救治,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出各项抗疫建议,通过多场国际交流介绍中国抗疫经验,研讨全球抗疫形势,得到了多国医学界和科技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医学科学研究一定要实现转化,一定要对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现在有很多的交叉学科要学,这次我所学的大数据、AI、5G和云平台等都用在了新冠肺炎诊疗中。院士也要好好学习,不断提高。”钟南山谦虚地说。
1月21日,科技部宣布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2月13日,钟南山团队宣布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2月14日,在钟南山指导下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研发出新冠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疫情期间,钟南山等多位中国学者的多项新冠肺炎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快速发表,不断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钟南山说:“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疫中历经锤炼,在这场阻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中国学者把科研攻关提高到与临床救治同样重要的位置,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在了全球的大地上。”
9月8日晚当钟南山回到广州医科大学时,受到莘莘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回忆起当晚的“礼遇”钟南山深情地说:“同学们举起手机,点亮灯光,远远看去是‘万家灯火。”钟南山对同学们说,这份荣誉是给所有医务人员的,也是给广州医科大学的。获得“共和国勋章”既是肯定也是责任,抗疫还没停止,今后将建立更好的平台,把抗疫药物和疫苗研究更好地做下去。
把中医药写进抗疫“中国方案”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填了这首题为“人民才英雄”的词。
疫情期间,张伯礼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9月10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出《关于向人民英雄张伯礼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要求学习张伯礼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张伯礼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的担当大义;学习张伯礼同志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学习张伯礼同志德为楷模、行为人师的国士风范。
1月27日大年初三,作为国务院指导组成员的张伯礼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号令,不顾72岁高龄和胆囊炎隐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紧急,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特效药,根据以往经验与武汉医院的具体情况张伯礼果断提出,对疑似、发热、密切接触和确诊的四类患者,马上集中隔离分类治疗。张伯禮同时提出只隔离不治疗只是成功了一半,要采用“中药漫灌”的方法让集中隔离的四类人都要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这样既能避免错过治疗时机,也能安抚人们的情绪。严格隔离措施加上普遍服用中药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四类人中确诊患者显著减少。
在抗疫一线张伯礼不惧危险深入医院、社区,会诊病人、调查疫情、筹建方舱、调制处方。在张伯礼看来整建制承包方舱医院,按中医理论指导新冠肺炎治疗可以更好地观察中医药疗效特点和规律,更好指导临床工作。2月6日张伯礼率“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救治患者。根据江夏方舱医院的经验其他方舱医院之后也都配备了中医药专家,同步配送清肺排毒、宣肺败毒汤剂,方舱医院患者转重症率仅为2%~5%,明显低于公认的15%~20%比率。
张伯礼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人民生命健康遭受巨大威胁之时,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家国情怀,响应祖国召唤,身先士卒,毅然前行,坚守在抗疫战场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和湖北保卫战作出重要贡献。在出席表彰大会前,72岁的张伯礼特意在胸前佩戴了一枚党徽。张伯礼说,“疫情面前,我是医生,是战士,更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永远冲锋在第一线。”在武汉战斗的82个日日夜夜里,张伯礼不分昼夜挽救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因极度劳累2月15日凌晨张伯礼胆囊炎发作不得不入院治疗,2月19日凌晨接受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一两天他便在病房里又开始了工作,术后第三天便冒着极大的被感染风险回到抗疫第一线,继续投入紧张的患者救治工作中。为纪念这一段难忘的历经,张伯礼作了一首题为《弃胆》的诗:“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张伯礼风趣地笑称,“我把胆留在这儿了,我与武汉这座城市‘肝胆相照了。”
张伯礼是我国中医药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秉持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精准施治的专业精神,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提出中医药应早期介入和深度全程介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实践证明取得了确切疗效,中医药也成为群众的“定心丸”。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张伯礼带领209名“中医国家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对收治的564例患者采取整套中医药方法救治,实现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让世界见证了中医中药的神奇。张伯礼组织筛选出的“宣肺排毒汤”经实践检验成为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方剂,成为此次抗疫“三药三方”中的一方。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我国疫情防控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张伯礼说。疫情期间和从武汉返回天津后,张伯礼参加了数十场国际学术交流,向美国、日本、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战疫的“中国经验”,分享抗疫“中国方案”的亮点。
张伯礼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落后的是技术,将中医药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就能发挥其优势,创造出原创性成果。在科技助力下近年来中医药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正在不断在国际上得到,但中医中药走向国际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先练好内功。中医药走出国门,标准要先行,科技是基础。
为人民守护岁月静好
9月8日,军事科学院召开的庆祝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说,“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们!”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陈薇奉命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飞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从1月26日带队到武汉到5月17日离开武汉,一直坚守了113天。刚到武汉时陈薇的头发又黑又亮,几个月下来她的头发白了许多。“为武汉人民,我心甘情愿。”陈薇说。
“做最坏的打算,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奋战。”面对疫情初期武漢对核酸检测能力的应急需求,陈薇带领专家组一天之内就搭建起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迅速形成了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有效缓解了一线检测压力。面对临床精确诊断难题,陈薇迅速组建专家组,综合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优势,快速建立了“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三步走”鉴定链条,为临床有效救治新冠病毒和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患者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武汉抗疫的3个多月时间里,陈薇率领团队与北京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在疫苗研发最吃紧的时刻陈薇许下这份承诺。三天,五天……直到采集的血液样本出现免疫应答,整个团队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在武汉启动Ⅰ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4月12日,该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启动,再次领跑世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均已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临床结果证明,单针接种可使机体同时获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8月11日,重组新冠疫苗疫苗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成为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目前,重组新冠疫苗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并将招募一万多名受试者接受疫苗接种。现在陈薇正率领团队针对特异性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单抗药物以及改善新冠肺炎康复者肺纤维化程度的生物新药进行加紧研制,争取尽快进入临床试验并早日得到应用。
病毒面前生命平等,与病毒的战争不分国界,陈薇团队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与世界共享,为各国疫苗研发助力,无私赤诚的国际援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担当。这不是陈薇团队第一次以科研援助世界,2006年在大多数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对这个烈性病原体展开了前瞻性研究,因为她坚信在生物危害防控的战场上,必须始终做有准备的人。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立足多年既有研究陈薇团队迅速攻关,不久就研制出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为世界多国埃博拉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陈薇还多次带领团队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让西非人民记住了来自中国的友谊和中国的科技力量。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刚果(金)再次暴发,陈薇团队再次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技术支持。“为了世界人民的健康,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共同抗疫。”陈薇说。现在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境外开展,目的是进行更大规模的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1991年陈薇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立志投身军事医学科研,专注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从军29载,陈薇专心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潜心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矢志为人民构筑起一道生物安全防护的坚盾。成为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为人民守护岁月静好的人,这就是陈薇作为科学家的情怀。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陈薇凭借多年的科研积累敏锐预判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变异性强极强的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陈薇率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生物安全负压实验室,每天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最终,14 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汶川地震陈薇受命担任卫生防疫组组长,她一直奔波在余震不断的灾区一线,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艰苦“战斗”。北京奥运会陈薇作为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成员负责鸟巢等20多个奥运场馆的现场的生防安保任务,为“平安奥运”作出贡献。在一次次大战大考中,陈薇带领团队不仅拿出了领跑世界的“硬核”成果,更积累了核心关键能力。
9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团视察情况交流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以及陈薇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到会。陈薇在交流发言中说,“3月16日全世界第一针疫苗在武汉接种,第一份在全世界公布的人体数据也是武汉的数据,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把武汉当作自己的家。”离开武汉110多天后再一次回到武汉陈薇发出感慨,疫情期间城市里几乎没有流动的车辆,现在武汉恢复了元气。
陈薇介绍,当时疫苗还有很多未知因素,武汉暂时关闭了离汉通道,志愿者到哪里找……。此时湖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武汉志愿者们也令她非常感动,招募108名志愿者,结果2天时间就有5000多人报名,二期志愿者很多都是一期志愿者的家人甚至有夫妻两人来一起来接种的。
陈薇有着甘为人梯的师者情怀,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陈薇总是尽可能为学生们搭建平台拓展空间,要求他们发挥专业交叉优势,独立思考,大胆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解决问题。陈薇带出了国家“生物危害防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立的关键设施和技术体系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奠定了基础。
荣誉属于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
在9月8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代表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发言。钟南山说,“由衷感谢党和国家把这份荣誉授予我们4位医务工作者,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面对荣誉我们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捍卫生命为己任,努力为加快实现全民健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
钟南山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这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大的鼓舞和鞭策。要把荣誉珍藏起来,化做精神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永遠坚持学习、坚持创新,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作出新贡献。
张伯礼说:“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心情一直难以平静,觉得这既是无尚荣光,又非常忐忑不安。42 000多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和武汉市几十万的医务工作者共同战斗才取得今天胜利,他们中的许多人的贡献比我们还要大,有的医务人员还献出了生命。我们几位获奖者只是他们的代表,这份荣誉是给予广大医务人员的。”张伯礼表示,要把荣誉珍藏起来,把荣誉化做动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服务。
张定宇是扎根医疗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面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定宇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情”。
陈薇说:“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只是履行了一名军人分内的职责,尽到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尽的本分,党和国家把如此高的荣誉授予我,既是信任和肯定,更是鼓励和鞭策。在打造硬核产品、构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屏障的使命面前,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党员和军人,面对赞誉和荣誉更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奋进姿态,始终做到知责思为、知难而进、知恩图报、加倍努力、不忘初心。”
陈薇说:“我深知‘人民英雄这份沉甸甸的崇高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这份荣光属于在武汉生死与共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全体成员,属于军事科学院全体官兵,属于全军医疗和科研战线参与疫情防控的所有同志,属于为应急科研攻关提供大力支持的军地领导和各界同仁,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铸就了这一时代丰碑,每一位为抗击疫情付出努力的同志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4位受到表彰的“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