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次仁 杨小林 李永霞
[摘 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发挥多学科优势,拓展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为例,对林学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林学
[基金项目]2016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林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60-01);2019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创新视角下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G2019-37);2020年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0-04)
[作者简介]尼玛次仁(1983—),男(藏族),西藏日喀则人,学士,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杨小林(1971—),男,甘肃天水人,博士,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李永霞(1982—),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5-0-04[收稿日期] 2020-06-08
坚持产、学、研协同协作,深化农、科、教协调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形势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目前,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一批一流农林专业,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均已形成发展,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为服务生态提供了智力科技支撑意义重大。
卓越农林人才需要具备四方面能力:掌握丰厚的理论知识,深度挖掘的创新精神,具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敢于开拓的创业意识[1]。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立足于西藏,服务于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林学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2010年 “林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2年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列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014年获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立项。自2014年实施改革试点项目以来,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科学的制定了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改善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了“双师型”教学学术团队;促进林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林业科技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初步构建了适应区域林业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林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业态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农林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确定
依托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注重复合型和应用型学生发展方向的定位,强调专业素养、将知识和能力协调培养,最终实现培养出具备完整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林学专业人才,使其能适应满足专业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树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依托林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西藏自治区林业企事业和科研单位的优质资源,结合国家和地方建设对林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采取产学研管多部门联合培养模式,培养立志献身于林业事业的“人文素质、业务素质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强”的“2高4强”复合型应用人才,能够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林业人才,具备一定的创业、创新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能力。
(二)人才培养标准
1.素质结构。素质结构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才培养基础要素。(1)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素质。(2)文化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不断学习提高和自身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3)专业素质: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具有经营生产的素质;具有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发展的素质;具有吸收和利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素质。(4)身心素質:具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关键,正确认知分析学生的能力结构,因材施教,引导学习,将是促使学生发展成为符合未来时代需求的必备要素。(1)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2)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网络使用和管理信息数据库初步处理利用的能力。(3)交流表达能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藏语言的沟通、交流与书面表达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5)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基本的科研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3.知识结构。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所有知识构架可以共享、互补。这也是高层次人才的关键要素。(1)公共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一定的体育、美育、军事和国防的基本知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哲、数学、化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专业知识:掌握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苗圃管理、造林规划设计、营林技术及主要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主要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农药配制及使用技术;掌握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生态建设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4)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生态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西藏经济发展概况。(5)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分析的基本方法。(6)政策理论:了解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农村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学术前沿: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二、现存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现存问题
1.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水平尚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创新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是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2014年,对西藏农牧学院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进行了“大学生课程设置及教学水平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对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的满意率仅为59.22%,有40.78% 的学生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不是很满意,其中7.63%学生不满意。对教学水平满意率为64.88%,5.64%的学生不满意。我们一直很重视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学科交叉,增加前沿性和富有启发性课程的设置,增加研究性课程分量;不断通过教育培训,专题交流,提升学历等方式提升我院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改进的课程设置虽然能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创造性思维,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教师教学模式有所改进,但我院 2015 年的大学生课程设置及教学水平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1.1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能紧跟本学科的时代前沿,还有 7.28% 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前沿性;68.66%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还有4.32%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我院大学生对课程前沿性的评价总体也偏低,认为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2.传统实验教学局限性。由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在支配着学校的整个实验教学活动,问题亦然存在[2]。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教学场地、设备及运行费等投入有限,校内外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学生实习经费有限,参与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实际动手机会较少,能力得不到提高;实验教学理论更新慢不同步;实验教学质量监管不到位,有专业在执行实践教学计划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就实验教学课程而言,一方面相关课程的内容、方法重复,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的验证性过程,给定具体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内容单调乏味,再加上大部分实验课程在最终课程成绩里比例极低,使学生误认为实验不重要,对实验没有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创新的积极性。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不合理,管理模式死板单一实验教学质量较差。
3.实验平台构建与现实脱节。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实验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3]。全国各大高校都在加强实验平台的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典型的“重硬件,轻软件”问题,硬件投入很多,软件管理差距很大,实验设备共享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验教学呆板单一,不能与最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对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环节重视不足,整体设计水平偏低;实践环节质量与越来越精密的设备不相配。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机会较少,工企锻炼较少,设计创新意识淡薄,能力不足。
(二)解决途径
根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林学专业特点及农牧学院实际,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不同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由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五大课程模块,体现较为完善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写作、通式选修课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鉴赏与创新管理类等。
学科大类模块: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植物学、测量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基础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学、普通昆虫学、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业生态工程学等。
专业行业课程模块:林政法规、林业经济管理、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
实践教学模块: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认知验证)、专业综合教学实习(规划设计)、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技能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林学专业的通用教材,基本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内容过多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容易造成知识点的交叉重复,无法凸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真正为专业方向学习的课程夯实基础。固模块化构建中职林学基础平台课程普及所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核心和行业课程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满足不同层次專业能力需求。
2.构建较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林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认知能力、基础实验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实施创新能力”四个层次[4,5];第一层次为专业认知,通过校内外基地参观、了解对本行业产生感性认识,主要以基础课程的认知实践,使学生形成专业概念;第二层次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验证基础理论知识为目的;第三层次为综合、设计性,以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综合实验素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第四层次为探索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及独立开展实验科学研究素养为目的。逐步形成“专业认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科研训练、专业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组成“四年不间断”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1)通过参观实习基地及植物学、树木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2)通过化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测树学等课程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3)通过森林培育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学等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4)通过专业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专业综合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
3.开发地域资源,进行探究性教学。挖掘教材中与生活贴近的知识点,将生活案例融入教材。林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引导学生把教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个大框架下,让学生记录他们家乡的乡土树种分布,观察这些树种生活形态及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原因。按照实际情况分配课题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集体讨论研究。事实证明,让学生学会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4.改革教学评价,确保教学有效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就必须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评价就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对每个模块学习完成情况都进行阶段考核,最终形成综合评价。考核方式根据模块特点可灵活多变,将各模块的综合成绩平均分作为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取得的成果
(一)修订了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复卓越农林人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两年的实践,修订了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适当压缩公共基础课程比例,围绕“森林培育学”和“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形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群。课时量由原来(2014年前)的2740学时调整为2456学时,实践教学由原来的30周,调整为33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创新创业的课堂教育。
2.完成了林学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验大纲、课程实习大纲以及毕业设计大纲的修订与编写。根据实际任课情况及学生学习状态,适时适地实际的制定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大纲,且会随专业教育需求及时修订。
3.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的作用,2014年底,在自治区林业厅邀请林业厅相关处室领导、专家召开西藏林学专业人才培养咨询会,就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行业领导及专家对本区林业人才素质要求、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等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二)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建立了“森林培育学”与“林业生态工程学”两个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科技项目、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和实习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成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以“实习基地”为连接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聘请自治区林业厅、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林芝林升森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林学专业“森林培育学”与“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团队成员,以及林业专业实习指导老师。
(三)规范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验、科技训练和生产实习,将实践教学环节视为一个整体,注重专业实验和生产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的“弹性”教学方式,根据林业生产的季节性, 中途停课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中通过训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中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搭建了广阔的科教和实践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与特色
(一)创建了“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靠本科全程导师制的运行,按照量才施教的分層培养机制,进行“3+1(0.5)”模式,进行3(3.5)年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进入大二,实施学校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制指导,依托导师研究课题及校外培养基地,强化基于生产一线现场实践的综合生产实习,完成不少于一学年的实践学习, 有利于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选拔优秀学生通过设置森林培育前沿理论与技术综合性课程,选择林学相关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使学生进入相关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推荐研究生继续深造,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面向高原林业,建立集科研、示范推广和实习实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实习教学基地,目前林学专业已在拉萨、林芝两地建立了2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有效资源,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使之成为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基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推进全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模式。
(三)资源共享,推动复合应用型林学人才培养
发挥现有资源,多学科交叉共同培养具备人文、自然科学、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卓越林学复合应用型人才。构建适用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高校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促进地方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平台。
参考文献
[1]陈俭,詹一览,黄巧香.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43-35.
[2]黄大乾,曹广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8-61.
[3]刘胜洪.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5):3-4.
[4]王爱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6):31-32.
[5]林文树,薛伟,董希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背景下森林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3):1-4.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ound Application Excellent Talent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for Forestry Major: Taking Xiza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MACIREN, YANG Xiao-lin, LI Yong-xia
(Xiza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Lyingchi, Tibet 860000, China)
Abstract: We should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to establish a compound applie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each all students by classification, strengthen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and give full play to multi-disciplinary advantages to exp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aking the forestry major of 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excellent agroforestry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and discusses the objectives, standards, approaches, innov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Key words: composit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fore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