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初中数学教材阅读功能,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探讨

2020-12-23 09:42李霞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数学

李霞

【摘要】阅读是认知与理解的前提,初中数学学习离不开对于教材的阅读。深入挖掘初中教材文本内容体系,解析教材文本结构、思想是符合新课程发展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于学生数学教材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材阅读 阅读能力

初中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注重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也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数学老师应当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阅读材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

一、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教材文本

初中数学教材是许多专家共同钻研的结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其他教学文本无可比拟的优势。阅读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理解与阅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理解题目内涵的数学定理与公式,结合题目已知顺势推导,方可将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与图形语言进行完美转化,数学解题过程也会相对清晰严谨,思路也会较为顺畅。数学教材阅读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是否能够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将信息通过语意转释和语句分析理解所要考取的知识点所在。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发挥教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知,丰富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学习,而数学语言的学习就涉及到了数学阅读的教学,数学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重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文字片段,提高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敏感度,着重对学生理解转化能力的培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自制力,激发内在的学习欲望,改善阅读品质,提高阅读的效率。数学老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阅读表现做出点评,通过恰当的赞美、表扬与鼓励,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与自信心。

二、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老师也应把握好这一时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与业务水平的培训,初中数学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尊重并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主动探索并完善初中數学阅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设置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完善,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数学老师应当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理念,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数学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建立符合自身认知的知识网络结构,通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内在原动力,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概念、模型、定理、公式背后的一些推理过程,真正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堂。与此同时,数学作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与想象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除了要加强联系锻炼思维拓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还应当耐心细致解析题目文字中所表达的意思,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将题目所涉及的材料透彻分析,完全吸收以后再去解答往往效果会事半功倍。因而,初中数学老师也可以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带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的趣味兴,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启发思维。

三、注重对阅读技能的培训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阅读能力不仅包括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还包括对于材料的概括、联想、鉴赏等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包括阅读材料的辨别、概括、运算推理等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内的综合能力,深入挖掘教材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注重阅读技能培训。数学阅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泛读,数学语言独特的抽象性、简洁性、确定性等特点,使得数学阅读是一种不同于一般阅读的,它包括感知、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反复揣摩例题材料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由此及彼的阅读,掌握解题格式、了解做题步骤,熟悉分析问题的思路。同时,由于数学阅读往往要求严谨的逻辑思维,数学阅读要求要慢读,精确严谨,通过逐字逐句地琢磨透彻分析文本材料,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理念。为此,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的材料推论出新知识,将所读材料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使学生主动寻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类比联想记忆,通过创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组块,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加强对阅读技能的训练也要求数学老师可以将阅读材料拓展到课外材料的阅读上来,如老师可以锻炼各类报刊、网上的多种数字信息,阅读数学报杂、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通过阅读材料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数学阅读的习惯

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阅读文字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对于深入阅读欠缺主动性,阅读方法欠妥,导致学生有效解析文字语句的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提问材料还未看完整就贸然去解答,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机械记忆与模仿练习,还应当着重倡导自主探究、阅读自学、创新合作与动手实践等环节,因而,数学老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重,循序渐进指导与帮助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学生借助阅读心得体会、笔记、注脚等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避免学生倦怠、厌烦甚至是抵触,数学老师可以适当提高提问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注重提问科学性、有效性、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导学生正确抓住重点线索与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成精炼内容,认真严谨、仔细推敲,根据阅读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语意转化与语句分析,将简约的符号或图示语言转化为一般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语句分析理解转化、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第三,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他需要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数学老师应当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倾听学生思路、想法,帮助学生完善思路,实时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与阅读水平。与此同时,数学老师要包容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鼓励学生挑战老师的讲解思路、挑战权威、挑战教材,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通过加强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扩展与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把繁琐的阅读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数学语言,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历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05):13.

[2]沈菊萍.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3]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2002,(3).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数学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