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与绩效审计研究

2020-12-23 09:44杜成林
时代经贸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组织机构经费支出绩效审计

【摘 要】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延伸,是检验高校经费支出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审计组织机构缺乏协调,审计人员对审计认识不足,审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审计流程操作随意性强,审计机构审核监督滞后。因此,必须健全审计机构协调机制,加强审计管理创新;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绩效审计流程;建立科研经费审计目标体系,确保全程审计监督。

【关键词】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组织机构

绩效审计是审计师通过收集、分析、评价审计证据,组织行为及其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审核,收集,分析和评估审核证据,确定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并向所有相关方展示审核结果,用于分析和监视建议的执行情况。此技术工具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来保证绩效审核结果的可靠性。当下,我国高校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来源日益多元,职能机构与领导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暴露的各种经费监管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我国,教育支出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经费支出自然则是高校绩效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绩效审计模式,积极探索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发展路径,对推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与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资金在政府、学生和社会之间分配,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成本效益的概念,对大学教育成本有效性进行的审计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成本的影响。传统的高校教育经费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收支纠弊查错、确保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可是目前这种“简单粗暴”式的审计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管理对内部审计追求的效益要求。高校经费绩效审计是传统财务审计的最新发展形式,高校教育经费收支查验融入绩效审计能够对经费支出与流通过程进行严格审查,查明现行制度中的不公平,保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增强政策实施过程的透明度。

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同时,还存在高等教育资金使用不当、损失和挪用等问题,由于本已有限的高等教育资金无法利用其应有的优势,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运用酌处权,如果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缺位,很容易滋生投机行为。实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深入分析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研究其管理优势,并对影响管理整体优势的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高等教育经费的有效性,确保学校的资产安全,以最小的投资可以使管理收益最大化。绩效审计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审计方法,为高校现行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路向,可以更好地监督与引导高校经费利用,既能推动高校合理高效的运转,又能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与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组织机构 缺乏协调

大学审计研究经费的组织缺乏协调,国家审计署,省审计部门与大学研究经费内部审计的组织之间没有沟通与合作。对于中国的大学行政管理部门而言,他们通常既是计划制定者,也是计划和法规的特定执行者,而且大多数还具有监督功能,很容易形成集中的权力,从而导致内部治理的权力失衡。因此,审计监督将缺乏信息,资源和成果的交流,这将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和审计资源的缺乏,从而影响审计监督的有效性。省审计署和省教育厅共同负责省级大学研究经费的管理,监督工作常常存在重叠和重复,造成多主体监督的重复。并且,同一材料重复提交,造成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费,严重增加受审学校的负担。

(二)审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审计人员数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现有审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尽管一些审计机构已经建立了任命和罢免高层领导的专业条件和评估要求,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很准确地把握住,因此一些领导人员没有适当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审计机构领导人员的培训范围和培训频率相对较小,许多培训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其他审计师的培训显然不足。在当前对审核人员的培训中,一方面侧重于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审核管理功能。审计人员一般都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大部分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学习,业务能力的提高也很缓慢,影响审计结果。

(三)审计流程 操作随意性强

一般而言,尽管科研项目负责人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经费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可以说整个审计流程随意操作。审计人员很少与其他部门合作,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发表审计意见也很少。同时,科研经费审计质量受审计过程的随意影响,审计报告通常不能完全反映研究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问題并提出改进建议。高校对研究经费的审计缺乏程序上的限制,导致研究经费的随意使用和有关管理部门的无用功。基金在整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控制,就会导致基金使用上出现虚报等问题。实际上,如果数据收集不完全,那么审计结果就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四)审计机构审核监督滞后

根据国家公共经费监管法规与机制,“大学应建立合理的责任制来管理项目经费。根据工作思路,工作水平、工作方法、实施框架等,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和项目责任人在研究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每个部门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并尽一切可能进行审签工作。”以简化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资金的责任。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经费审计都是事后审计,尽管可以发现问题,但它们不利于及时纠正,也无助于控制审计过程。高校管理科研经费的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尚未形成科学的科研监管体系。另外,高校内部审计体系发展还不成熟,审计人员数量少,专业能力稍弱,没有提前介入业务过程,全过程跟踪制度不健全。

三、优化高校教育经费与绩效审计的策略

(一)健全审计机构协调机制,加强审计管理创新

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以便学校项目责任人,财务部门和学术委员会积极配合各个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已完成的项目承担适当的法律责任。定期向评审小组提供合同信息和项目管理信息,财务部负责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定期向审核组汇报。同时,审计署要研究科研经费的有关规定和依据,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管理制度,根据高校具体情况,建立高校内部沟通平台,为科研经费审计提供资源和条件。

除此之外,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创新审计组织结构和审计平台,必须加强审计管理创新。矩阵式组织结构是高度有机的组织结构,是通过整合水平和垂直管理系统而形成的,它打破了传统的科层集权制,突破了各个部门和组织的传统惯例,这不仅对组织有利,更有利于内部协调与合作,同时还加强了组织间的联系与合作,并加快了新项目和新服务的开发。矩阵管理思想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监督中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审计机构的创新与发展。使用大学研究经费矩阵管理表格,可以有效地将人力资源分配给大学研究经费审计项目,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而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审计机构可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集中审计力量,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审计任务,并提高审计效率。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

审计独立性是形成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标志,对发展审计师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科研人员对审计大学研究经费的重要性的了解,加强对审计监督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作用。为此,高校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应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出具独立审计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关人员的干预。大学要建立合理的防范审计风险机制,然后根据研究项目与审计人员的关系,确定审计项目和组建审计小组,避免产生不公平、不合理的审计意见。审计师不仅应掌握与科学基金管理和审计有关的政策和规则,了解相关理论,还应为实践经验的积累做出贡献。高校审计部门还应注意复合审计人才的实施,加强审计人才的培养。促进审计人才全面发展。

(三)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绩效审计流程

提高高校教育经费效益,做好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规范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健全科研经费审计制度,规范绩效审计流程。针对高校绩效审计内容,通过设定一些指标对其进行量化,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做出审计分析,揭示学校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供相关审计意见和建议提供实质性的依据。科学研究机构应按规定设立独立核算的科研经费专用账户,完善会计制度,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合同管理,完善审批程序,为审计工作提供帮助。同时,科学研究机构要加强科研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按照国家经费审批政策执行,规范各级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者的职责和权限;特别是金额较大或周期较长的支出,要由主管领导、项目负责人和具体管理人员严格审批,并签署意见。在签订合同时,要尽可能详细的说明价格和违约责任,以确保有效的控制和履行合同。

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的审计评价标准对完成科研经费审计至关重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根据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的特点,明确审核的内容和程序,并定义科学审核和评估管理的标准。根据国家和学校的审计目标,制定有效的审计计划,加强部门间研究与交流的协作,提出改进建议,切实发挥审计作用。根据各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结合实际,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审计重点和健全的现行审计考核制度。使被审计科研经费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让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

(四)建立科研经费审计目标体系,确保全程审计监督

建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目标体系,既可以保证科研经费安全,又能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产出效益。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有必要建立一套涵盖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审计目标,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动态调整[8]。该大学的目标研究经费审计系统包括长期审计计划,短期审计计划和特殊审计计划。考虑到当前高校研究资金管理的关键问题,大学研究部门应将改善研究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短期审计的目标,并监测和发现问题。此外,由于研究项目中经常发生腐败案件,因此改善研究经费管理系统应被视为中期目标,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加强新时代高校科研经费现代化管理体制建设。同时把推动科技创新、落实创新工作作为高校审计监督的长期目标,通过创新工作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社会进步。

四、结束语

文章在总结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实际需要,从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阐释入手,分析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但是受个人能力、时间和资料收集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还比较肤浅。在政府绩效审计蓬勃发展、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本研究还可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經费绩效审计创新性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参考文献 :

[1]安杰,国效宁,徐铭禧.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0).

[2]罗文,吴军,张爱袖.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探讨——基于内部审计视角[J].会计之友,2016(01).

[3]王立平.高校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03).

[4]张佳春,蒋欣怡,许可,李寿喜,朱艳红.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研究[J].会计之友,2017(13).

[5]童燕军.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0(34).

[6] 陈仕品,程吉麟,何济玲,靳素丽.基于矩阵组织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2).

[7]安杰,国效宁,徐铭禧.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0).

作者简介:杜成林(1987—),男,四川巴中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组织机构经费支出绩效审计
地方高校经费支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
基于来源的组织机构元数据构建研究
现阶段做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分析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基层外汇管理绩效审计探析
环保资金审计研究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