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糖,最美的“甜味”
先秦时,人们已认识味道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周礼·天官》中“疡医”条记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甜味,古时称甘。古人使用最早的甜味调料有饴、蜜、蔗浆等,认为“甜味”最美。饴,即麦芽糖,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緜》篇中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翻译成白话文是,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
到春秋时,比饴更甜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甘蔗浆,带有甜味的枣、栗等果实也用于烹饪。
秦汉时,人们已懂得将蔗汁加工成固体糖块。到宋代时,已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红糖、白糖、冰糖。
烹饪鱼、肉等菜肴时用甜味调料,能除臭解腥、解油腻,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并有开胃爽口,增强食欲,帮助肠胃消化的功能。另外,烹制食品,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黄色。饮酒时适量掺蜂蜜喝,可让酒味更醇美。
白糖(甘蔗的茎汁提炼而成的为白砂糖,用甜菜根等提炼而成的为绵白糖),味甘性平,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浊怡神;可用于治疗中虚脘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以及脚气、疥疮、盐卤中毒、阴囊湿疹等病症。此外,白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红糖,是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营养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钙以及铁、锌、锰、铬等微量元素。红糖味甘性温,入脾经,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贫血、女子痛经、产后恶露不尽、胃脘凉痛等症。
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经;生津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浊,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肺燥咳嗽、哮喘、口干烦渴、咽喉肿痛等症。
适量食用糖类甜食品,可给体内提供热能,但多食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若是经常爱吃甜食,不利于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壓、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晚上睡前不宜吃糖,特别是儿童,以免引起蛀牙。
辛香调料受古人宠爱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天然辛香调味品已上了古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在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辛香调味品中,古人很喜欢,用得也多的有椒、桂、姜、葱、蓼、芥等,辛香味可直接刺激人的口、鼻,极大地诱发食欲。其中,花椒、生姜、食茱萸并列为“三香”。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具有特殊麻味,作为调味品,可起到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
生姜,是先秦人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孔夫子在《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东汉科学家张衡在《七辨》中记有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时“芳以姜椒,拂以桂兰,会稽之菰,冀野之梁。珍馐杂沓,灼烁芳香。”。
食茱萸辛辣,古时,尤其是四川人,用整粒食茱萸果实作羹臛的调味料;或者将食茱萸果实煎熬成膏状,作牛羊猪肉菜的配料,以除去腥膻味;或者用作酒的味料。到明代中叶时,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的“胡味”。再后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产于印度的“胡椒”,成为唐宋人最为崇尚高档调味品。
在“外来风味”中,自明末清初引进辣椒之后,成为辛香调料中的新宠,尤其是一向嗜好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食茱萸的依赖,恋上了辣椒,川菜、湘菜中的食茱萸就让位于辣椒了。近代以来,传统的花椒、姜、茱萸三香,演变成了辣椒、姜、胡椒为主的格局。
辛香调料不仅使饭菜生香,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中药。
花椒:《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痒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椒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药理活性。
芥末:芥末,辛热无毒,具有温中散寒,通利五脏、利膈开胃的作用,能利九窍、健胃消食等。芥末还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
生姜:生姜芳香辛辣,有驱散风寒,发汗解表,温暖脾胃,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生半夏、生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
八角:又叫八角茴香、大茴香,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为其具强烈香味,有祛风除寒,温中理气,健胃止呕,驱虫等功效,用于中寒呕逆、腹部冷痛、胃部胀闷等症。
芫荽:又叫香菜:味辛性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症。
桂皮:学名柴桂,又称肉桂,味辛甘性温,有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等作用,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胡椒:白胡椒辛温,归入胃经、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辣椒: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活血通经等作用,可治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研究表明,辣椒含的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可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