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娟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被提倡的今天,必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策略。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33
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普遍存在。要想改善这一现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策略。而要想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效果,就必须要对增效减负策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结合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增效减负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以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主,教师迫切地希望在每一节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并不理想,学生不仅没有获得愉悦的语文学习体验,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增效减负策略被提出。增效减负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即增效和减负。首先,增效指的是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减负指的是精简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效和减负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增效减负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后再进行知识的巩固[1]。
二、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只是注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生理年龄太小,理解能力有限,只需要重点掌握生字的读法以及字形就可以了。在这种教学意识下,教师并没有对生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细致的讲解,也没有将识字教学与语句教学、段落教学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只能读字、写字,而不会灵活地应用这个汉字,学习缺乏整体性。
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启蒙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模式不够灵活,整体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方面产生一定的差异。而要想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个性化指导方面略有不足,所以普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负担较大。
3.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考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传统的考核模式非常单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增效减负策略的实施效果。
三、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
1.科学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小学生都缺乏较强的自我识别能力,学习过程中无法明确学习目标。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具体到课文教学,不仅要有所侧重,也要有所增加与删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可操作性,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可评比性。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课堂所学知识中哪些需要一般了解,哪些需要重点了解和应用,哪些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训练和加强等[2]。
2.坚持人本理念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有教学形式的研发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所有学科的教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所以要想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策略,就必须要坚持人本理念,以学生为根本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对待语文知识产生自己的感悟以及见解,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语文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现代化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区别,意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进而更好地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实现学习负担的有效缓解。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也不要过度依赖标准答案和教师的见解,而是要学会通过自主研究寻找答案,产生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3.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进行识字学习、音节学习,还要进行阅读学习以及普通话的学习。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大。而小学生的学习又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只有经过教师的严格督促和引导,才能够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使得教师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忽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想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就必须要在实际的语文課堂教学过程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以及思考时间,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次,教师在讲解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没有听懂的地方。最后,针对学生记录下来的疑难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向教师咨询,或者与同学讨论进行疑难问题的解决[3]。
4.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和综合性,所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课程,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积累与努力。如果教师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想要以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必然会起到反效果。而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组织一些趣味性教学活动,例如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摘抄的习惯,掌握正确的语文知识学习技巧,即让学生在课后把文章中精美的短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逐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5.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而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全面分析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道德情操。但是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在这40分钟的时间内,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只有少部分时间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语文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效率还可以保证,但是语文知识不够扎实、理解能力偏差的学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特点的情况下,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策略,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某一问题的讨论,并根据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教学任务的设计。这样,针对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就可以有效激发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帮助其重建学好语文的信心,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保证增效减负策略的实施效果。
6.优化作业设计。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并不意味着不能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而是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掌握语文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保证课后作业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師要了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作业,在课后完成剩余的作业,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第二,小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方面,能力还有所不足。对此,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针对课后作业,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三,教师要尽量精简学生的课后作业,提升课后作业的针对性,进而实现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减轻[4]。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没有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不够灵活、过于看重考试成绩等问题。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下,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依然需要实施增效减负策略。对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增效减负,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艰巨性以及必然性。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效果,教师必须要科学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坚持人本理念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优化作业设计。只有这样,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汪红红.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9):154.
[2]马新颖.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魅力中国,2018(9):180.
[3]宋艳玲.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2):137.
[4]黄槟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