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升课程育人体系,利用课堂主渠道,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已经凸显其必要性。课程思政需要理论指导,本文探讨基于OBE理念,大学英语课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OBE理念;大学英语;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剧叶玲,西京学院。
一、OBE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宣传和推广OBE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相对而言更加重视教学内容、课程学分以及具体的学习过程等环节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输入”部分。但是OBE教育理念则相对更加重视学生方面的“产出”情况,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作为核心的,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来确定课堂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基本上是没有关联的。而OBE教育理念则与之不同,其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且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重点,在教学期间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完善。同时OBE教育理念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候是以学生的达到度为依据的,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客观而准确的,所以OBE理念的应用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概述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颁布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但是一直以来各大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形式始终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为主要途径,因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及评估体制的影响,导致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养与思政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就育人的角度而言,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二者结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加之英语教学必然会涉及一些西方文化、西方思想和西方价值,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极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思想与价值选择方面产生一定的困惑感,所以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通识教育课,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言知识传授、语言能力训练和跨文化素养培养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以英语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架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有能力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全课程育人”,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强化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以及文化自信,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大学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持续性以及递阶性强,并且课程覆盖专业广。大学英语教师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相比,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久,在时间维度上能够实现“全程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在学整个阶段。同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化,取材接近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职场等,能够结合这些主题,梳理并且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共性。因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育都是人文学科,最终的目的都是塑造人。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工具性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以将英语语言作为载体,在听说读写中融入思政教育因素;而人文性则代表着英语课程需要承担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所以说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协同性非常强。英语是一门覆盖面较广的公共基础课,并且课时也相对较多,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英语课程所具备的特点也意味着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比其他公共课程更具优势。
第三,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极为丰富。其实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科技以及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加上近年来新版英语教材中逐渐融入了很多思政元素,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中的课程主体非常具有时代气息,如“一带一路、中国古代文明”等,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价值,提高文化自信。
三、OBE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OBE理念突出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同时也要对标学习成果,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围绕“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取得成果”“怎样评定已取得的成果”这三个“成果”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具体的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学习成果。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其起点,学习成果应该可以清楚地表述和直接或间接测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大范围教学内容,总的来说是不能直接或间接测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上将这一板块“精准化”以及“整体化”。“精准化”指的是对应单元内容教学设计,将这一单元突出的思政元素以及能结合的思政内容精准定位到课程目标里,能够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精准地契合,形成可视并且可量化的成果,而不是贯穿在课堂中的泛泛而谈或者随口一提,这样才能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目的。“整体化”区别于“碎片化”,传统课程的讲授有时存在“碎片化”的弊端,即内容的承接性和关联性上有时很难无缝对接,在大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上更应该把握思政元素的关联性,在教学内容梳理上体现这一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在学生课堂任务驱动下,凸出功能导向的意义,持续有序进行。
2.确定教学策略。OBE特别强调个性化教学而不是“车厢式”教学。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把握每个人的目标、基础和进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教学个性化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个性化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下可以缩小到思政元素的个性化。前面已经提到大学英语课程覆盖的专业较广,是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课,围绕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挖掘不同主题的思政元素。比如对学前教育系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要完成“三心”人才的培养,即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针对这些学生,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强化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授课内容,或布置相关第二课堂任务,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类似主题电影、书写英文相关报告,或者排练相关英文话剧等,这些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素质,真正做到课程与思政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完善考核策略。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一边向学生传递专业的思政知识,一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良好的科学信仰,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因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考察。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是将学习成果作为考核的核心,而是更加重视学生所达成的学习成果内涵。因为学习成果内涵中一定具备思想政治方面的隐性知识,所以对隐性知识的考核能够就隐性知识传播、隐性知识获取以及隐性知识显化等方面构建考核指标。一般隐性知识的传播是需要依靠教师言传身教来实现的,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和显化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中,这些学习成果实际上就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包括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还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情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意志品质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价。只有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逐渐渗透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步发展。
4.自我参照评价。 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学习成果,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评价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进步。因而在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中应该添加一个新的维度,即思政教育的考核,不单纯评价课堂知识的吸收與应用,因为这些显性课程的考核是有明确量化标准的,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板块的考核即隐性课程的考核也需要加入考核范围内,根据每个学生完成的相关任务,赋予不同的等级,从而真正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做到考评一体化。
四、结语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基于OBE理念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一次探索,思政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根单行线,而是直通“立德树人”的阳光大道。所以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西方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党[2017]62号文件.
[2]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35-37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