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应用于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2020-12-23 13:13张茂增胡为才姬弘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4期
关键词:胸腔镜出血量肺癌

张茂增 胡为才 姬弘涛

1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458030; 2 华中阜外医院胸外科

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内包含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类型,临床研究表明[1],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细胞生长分裂较为缓慢,扩散转移较小细胞癌患者晚。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较多,放疗、化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是其中常用的三种,尤以外科手术治疗最为常用,是当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同时也是当前临床上能够彻底治愈肺癌的唯一手段。传统开胸手术虽能够发挥较佳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应激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糖水平升高,影响患者预后。胸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对机体损伤较小。本文旨在观察胸腔镜手术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2]。纳入患者年龄40~75岁,患者知情同意,符合手术指征,临床分期:ⅠA~ⅡA期。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应用化疗、放疗患者,既往开胸手术史,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7.88±5.91)岁;临床分期:ⅠA 期23例,ⅠB 期13例,ⅡA 期7例;病理类型:腺癌12例,鳞癌26例,大细胞癌5例。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7.93±5.88)岁;临床分期:ⅠA 期21例,ⅠB 期15例,ⅡA 期8例;病理类型:腺癌13例,鳞癌28例,大细胞癌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术,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健侧单肺通气,由左至右于5、6肋间做一长约15cm的切口,将肋骨撑开后逐层进胸,直视下进行手术,术中避免对肺组织牵拉,术后留置引流条,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分别于腋前线7、8 肋间,肩胛下角线和第8、9 肋间,及锁骨中线和腋前线第4、5 肋间三处做三个2.0cm、1.0cm及2.0cm切口,作为观察镜孔、副操作孔及主操作孔,明确肿瘤情况,置入器械,应用缝线法撑开肌肉,切除肿瘤,两组患者术后操作相同,出院时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2)肺功能: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7d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每分钟通气量(MV);(3)血糖水平:采用血糖仪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7d血糖水平;(4)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术后观察组DLCO、FVC、FEV1%、M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糖水平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肺不张1例,皮下囊肿1例,肺漏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6.82%(3/44);对照组出现肺不张3例,皮下囊肿2例,肺漏气3例,胸膜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23.26%(10/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 2,P=0.031 5<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3 讨论

手术能够通过切除病变组织,避免癌细胞扩散转移,是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措施,这一观点已得到临床一致肯定。当前,临床上的争议焦点在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传统开胸手术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加之需要撑开肋骨,极易损伤患者胸壁肌肉,影响膈肌运动,提升患者术后疼痛度,患者不敢呼吸,不利于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同时由于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导致机体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引起代谢状态异常及神经内分泌过度应激,最终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进度。

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异常与胰岛素抵抗也有着重要关联,手术的应用会导致机体产生正常的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会增强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代谢作用,提升血浆内游离脂肪酸的浓度,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葡糖糖摄取及氧化作用率[3]。有研究指出[4],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与手术类型的选择有着密切联系。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胸腔镜手术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对机体损伤,降低血糖水平波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临床分析认为,胸腔镜手术切口较小,减少对机体神经肌肉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肋骨撑开,避免对肌肉组织的损伤,促进术后恢复,同时较小的切口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代偿性血糖水平异常情况出现,减少机体应激反应,避免血糖水平异常波动,术中较少的出血量更利于患者通气功能的改善,加速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镜下操作清晰度高,有效减少术中对微血管及组织的误伤,更利于术后早起进行恢复锻炼[5]。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对机体损伤及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有效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更适用于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胸腔镜出血量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