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很多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支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心脏供血、挽救生命。但是,作为患者也应了解心脏支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防微杜渐,方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1.支架内血栓 安放心脏支架后可能引起支架内血栓,容易造成严重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2.支架贴壁不良 导致支架和血管壁不但非完全贴壁,而且可能完全分离,甚至让支架外的冠状动脉呈现瘤样扩张,或者会形成动脉瘤。
3.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一般手术过程中或者离开导管室前会出现,也有可能发生在术后24小时。可能是来源于壁内出血,支架内血栓、斑块或者支架结构受到压迫。
4.冠状动脉破裂 可能会在心脏支架植入过程中出现,主要是因为支架或后球囊选择偏大或者植入后扩压力过大所引起的。
5.出血 是导致死亡和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大出血时会直接引起死亡,出血后停止使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血栓事件。
所以,心脏支架手术必须慎重,一般来说,患者冠状动脉主血管狭窄达75%以上,有“一走快就胸部疼、一歇就好”等缺血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前提下,才考虑放支架。
对患者来说,并非放完支架就“一劳永逸”了,必须提防支架再狭窄。有患者放支架后感觉很好,胸疼胸闷症状消失,但过一两年后,发现又重新疼、闷了。心脏造影显示,支架处重新出现了狭窄。
现在90%使用的都是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几率是5%~8%。支架再狭窄主要由四个原因造成:
其一,放支架过程中需要对血管进行挤压扩张,这本身是对血管的一个损伤过程,如操作不当,可引起血管内皮、平滑肌等血管组织的过度增生,导致支架内出现狭窄。所以,支架手术必须由有经验的专家操作。
其二,不少患者术后对发病危险因素控制得不好,如血压、血脂、血糖仍居高不下,生活方式依然如故,抽烟喝酒、大鱼大肉、运动少,最终支架处重新出现了硬化斑块,形成了新的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再狭窄。
其三,少数病人病变部位较长、血管细,甚至出现了分叉病变,这时也容易出现再狭窄。
其四,支架血栓也容易造成再狭窄。有1%~2%的患者,会在放置支架1~2年甚至几个月乃至几天后,在支架位置形成血栓,进而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为此,患者需要在放支架后长期吃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以防范血栓形成。但有20%左右的患者波立维无效,因为波立维需要经过一种肝脏的酶代谢后,才变成有活性,才有抗血小板、血栓功能。如果患者体内这种酶代谢力不足,无法将波立维变为有活性的形式,此时就要换药,换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阿司匹林+辛伐他丁。
1.坚持服用药物 心脏支架手术后需要服用药物,但用药时会带来不同的副反应,比如嗜睡或全身无力,对此不必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现象。若是胃肠道或其他部位出现了强烈不适感或出血,则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更换其他药物。
另外,术后若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停止用上述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必须先咨询心脏科医生。
2.坚持定期做检查 安装心脏支架后,每6个月需复查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液粘稠度,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睡眠,避免吃高脂肪、高油分以及高盐食物,戒烟酒,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若出现胸口闷痛气促或心前区疼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