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倡导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改善,铺张浪费的现象日益增多。最近,央视新闻多次对浪费食物的现象进行报道,呼吁公众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建议餐饮企业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点餐服务,倡导消费者“光盘行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其实,倡导珍惜粮食,不仅仅关乎铺张浪费的问题,从健康角度来看,对每个人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都与肥胖、不健康的饮食有关。过度食用,其实也是一种浪费,且对健康有较大的损害。
医学报刊经常报道因暴饮暴食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几乎每到过年期间,医院总会收治到因过度吃喝而引发急病的患者。
暴饮暴食、酗酒都是急性胰腺炎发作的重要诱因,特别是饮食中摄入过多油腻食品时,更容易发病。胰腺位于胃的后方,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肥胖人群容易发作急性胰腺炎,酗酒则可能引起酒精性胰腺炎,此病一般来得比较凶险,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暴饮暴食则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如果有痛风,可导致急性发作;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
偶尔一次暴饮暴食,可能还不会马上诱发急症,但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经常把自己吃得太撑,肥胖、慢性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以前经济条件没那么好的时候,大家吃饭都是“以量取胜”,饭桌上经常说的是“多吃点”。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足了,对食物的追求不能仅限于数量了,而应更多追求质量,要“吃好点、吃得健康点”。因此,饮食观念也应有所改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应保持食物多样化,建议平均每天摄取不重复的食物种类12种以上,每周达25种以上。这听起来感觉每天要吃很多食物才行,其实是“食物种类”而不是“食物数量”。食物分5大类: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坚果、蔬菜水果菌藻类、油脂等纯能量食物,每一类食物里面都有很多种食物能相互替代。例如主食早上可以选择燕麦粥,中午可以选择大米饭,晚上可以选择面条;肉类则可把猪肉、牛肉、鸡肉、鱼虾等换着吃。
很多老年人可能买菜不方便,或者只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造成食物种类比较单一。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最常见的就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发生肌肉减少症。
外出吃饭的时候,很多人看到菜单就什么都想吃,一下子点很多,最后吃不完只能浪费了。其实不管是在外用餐还是家里做饭,自己能吃多少就点多少、做多少,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对健康是最有益处的。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吃到七八分饱呢?判断原则以自我感觉为主,进食之后饥饿感不强,体力能维持正常活动,且对体重产生波动不大,那么这个饭量就是足够的。有时候活动多一点,饭量会增多;有的人每天在家很少活动,吃的也会减少,需要大家在实践中探索。
有人建议说,倘若一时吃多了,就可采用催吐的方法,因为吃完再催吐也一样。其实这种极端做法,不光浪费粮食,而且对健康十分不利。
医生明确指出,催吐不仅是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这么简单,反复催吐会使贲门肌肉部分功能失效,出现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等,对健康极为不利。至于靠吃来发泄抑郁、焦虑等困惑的人,建议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