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垠琦,张晓云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现代医学尚未进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都有赖于中医、中药。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有丰富的中药、方剂记录,但少有对中药煎煮方法的详细记录,而正确煎煮中药对提高中药疗效十分重要,同时合理煎煮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药材的浪费。所以,无论从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或是从中医药事业远期的发展来看,正确煎煮中药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医治病讲究理法方药,最后落实到病人身上,就是方药效果。其中方药有不同的剂型,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等,因为可以便于随病情变化加减药味,所以在临床应用最多的属汤剂,所谓“煎法失度,药必无效”,故能否正确煎煮中药汤剂,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材质:砂锅、砂罐是熬药首选,禁用铁锅、不锈钢锅、铝锅[1],虽然金属制品导热性良好,可以节约熬药时间,但需明确的是,中药有效成分包含大量的生物碱、有机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极易与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其形成的一些络合物,不仅使中药失效还可能对人体有毒。
容量:一般情况下,一副中药10-20味药不等,重量100-500g不等,但有个别医生用量很大,如果药锅容积偏小,则无法熬制中药;若容积偏大,以水没过药材来浸泡熬制中药,则熬出的药量偏多,所以锅的容量需适中。经验来说,300g左右的药量,可以选择4升左右的锅,200g左右的药量,则3升左右的锅较为合适。
在《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一书中,仅煎药所需的水就有数种,如甘澜水、泉水、井花水、潦水等[2-3],因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上各种水难以取得,且缺乏有力证据其对中药疗效的帮助。所以笔者认为,若非有特殊用法,只要煎药所用之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能安全放心食用即可。
初学煎煮中药,最难把握掺水量的多少,因为,掺水的多少取决于药量的多少,除此外还与煎煮时间有关。简单来说,药量越多、煎煮时间越长则需要的掺水量就越多。王凤秀等以《伤寒》中煎煮法(煎煮一次的情况下),加水量约是饮片量的7倍,即700mL的掺水量对应100g的药量。但该法并不适用于现代,一则因《伤寒》成书的时代,药材还未有较为成熟的炮制法,所使用的药物多数为新鲜药材,其所含水分多,煎煮时间自然延长,二则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要以《伤寒中》所用法来煎煮中药,耗时较长,依从性难以保证。
李艳[4]等人认为,初煎掺水浸没药面2-5cm,根据药材质地、煎煮时间的不同适量增减,大致可得出第二次煎药所需加水量,约为日服用量(成年人日服用量约300mL)+200mL。此掺水量与王凤秀报道的煎煮用水控制公式基本相符。
需要说明的是,浸泡时间仅针对第一次煎煮前,罗凤清[5]等人认为,浸泡时间应取决于药材质地,时间至少半小时,没有具体上限。质地疏松的中药,以解表药为例,如银花、桑叶、麻黄、桂枝等,一般浸泡40分钟为宜;质地稍硬的中药,以补益药,如枸杞、党参、黄芪等,应至少浸泡1小时;矿物、介壳类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多数医家认为,每剂中药应该煎煮三次,然后将三次所熬药汁混合。而张晓云据实验室检测及临床经验,持以下观点:相同的一剂中药在浸泡同样的时间后,煎煮两次或三次,最终药汁所含有效成分的量相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张文洲[6]等亦认为,仅煎服两次即可充分利用药材的有效成分。但王东升[7]认为,中药汤剂煎煮两次是否合理,仍有待商榷。
经上述方法煎煮的中药,量约600-900mL,分6次服用,每次约100-150mL,2天服完。
本文所论述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中药方剂,对于初学煎煮中药者有很大帮助,需要指出的是,此煎煮方法能最大程度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避免了中药材的浪费,且两天服1剂中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小了服用中药的经济负担。
但仍需说明,中药中有“佐使药”一说,即俗称“药引子”,前文提到的甘澜水等在《伤寒》中可能就充当此作用,虽然水类溶媒的效果目前尚无定论,但是蜜、酒等溶媒却是有效果的。现在仍有不少古方派医家坚持用古法(即《伤寒》中谈到的方法)来煎煮中药,他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功效:(1)引导药物归经,担任药引:如《伤寒》中清浆水,其味酸,故其入于肝,以达到收敛肝气顾护脾胃之气的作用;(2)加强药效: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白酒一味,因酒为水火之精气,其性竣烈,故“酒行药势”,助长通阳宽胸散结之效;(3)缓和药性:《伤寒》中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分别以蜂蜜和大枣为溶媒,以减缓甘遂等药物的毒性。
《伤寒》中还有很多需要特殊煎煮方法的方剂,但本文重在指导初学者煎药,故不赘述。此外,熬药时的注意事项,用药途径、服药时间等,仍待进一步完善。
可以选择机器煎药吗?张晓云教授指出,机器煎药虽然方便,但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析出比例与机器煎药的温度、时间以及煎药次数相关,机器煎药无法达到中医的“先煎”、“后下”等要求,所以药效往往不及人工煎药。此外,机器煎药也是由人工操作,所以在备药的过程中,不乏因人为失误导致不同病人的药物互相错煎的案例,一旦发生,后果难以估计。
也有不少医者支持机器煎药,如余少敏[8]认为,随着煎药机器的不断升级换代,机器煎煮中药的温度可控制得更精确,且因其密封性好,更便于有效成分的渗出;煎煮后,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均匀,疗效更稳定,同时,因为成品都是真空包装,所以便于携带和服用。
但是,更多的医者反对将机器煎药作为首选,如戴雪容[9]认为,机器煎药虽然时间可以控制,但是市面上最常见的煎药机器,煎药时间设定最少30分钟,最多50分,实际上煎药时间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特点来进行调整,比如芳香开窍药与滋补药,前者煎煮30分钟(通常煎煮20分钟左右)则有效成分易破坏,而后者煎煮50分钟,有效成分析出往往不足,两者疗效均难最大化。这个看法被禤雪梅[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证明,机器煎煮银翘散(芳香开窍剂)效果不及人工煎煮。
现在大多数煎药机都是一次性煎煮,潘丽[11]等人从实验证明两剂处方相同的中药,即使在机器煎煮两次的情况下析出的有效成分仍然低于人工煎煮。而且因为机器煎药过程密封,导致某些原本应该挥发的有毒物质(如细辛中的挥发油黄樟醚,可抑制呼吸中枢,也有致癌风险)反而返回药液,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且由于包装带是多是塑料制品,包装带的灭菌处理尚无统一标准,消毒不严格则极易导致药物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