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诊断特征与结果分析

2020-12-23 19:45郑可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腮腺炎腮腺化脓性

郑可欣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功能科,贵州 贵阳)

0 引言

腮腺作为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若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易引发流行性腮腺炎,多在儿童群体发病,导致出现耳垂下肿大、咀嚼时疼痛等症状,且具有传染性,对其的预防及尽早治疗备受重视[1]。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症状相近,易导致误诊,而两者治疗措施存在差异,为避免延误还需注意鉴别诊断。如今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加强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依据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和鉴别,其经扫描后可观察到受侵腺体特征,回声特征等,可作为诊断依据[2]。为此,本次研究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诊断特征及价值进行了探讨,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作为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均表现为腮腺肿大,面部、耳垂周围明显肿痛、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3]。其中男患儿47例,女患儿33例,年龄3岁至12岁,平均(7.95±1.03)岁,临床病程5d-25d,平均病程(12.23±2.62)岁,体温≥38℃80例,体温≥39℃38例,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偏高43例,淋巴细胞计数增加80例,血清淀粉酶提升9例。患儿家长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进行检测,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0MHz-9.0MHz,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待查部位充分暴露,探头直接接触肿痛位置,先明确受侵腺体或肿块的形态、大小、回声等,再行多普勒检测明确内部血流情况。针对血清淀粉酶增高患儿,空腹采用3.5MHz-5.0MHz探头扫描胰腺。

1.3 诊断标准

流行性腮腺炎超声诊断标准:腮腺双侧肿大、内见多发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多伴颌下腺及周围淋巴结肿大。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80例患儿经超声检查确诊流行性腮腺炎72例,占比90.00%,化脓性腮腺炎4例,占比5.00%,腮腺肥大2例,占比2.50%,腮腺混合瘤1例,占比1.25%,腮腺恶性淋巴瘤1例,占比1.25%。

72例流行性腮腺炎中,伴双侧或单侧颌下腺肿大25(38.89%)例,伴颌下肿大合并耳下、颌下淋巴肿大32(44.44%)例。

2.2 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受侵腺体不同程度肿大,厚度1.5cm-3.2cm,平均厚度(2.18±0.42)cm,腮腺边界模糊,内部分布不均,内可观察到低回声,且呈现大小不等,结节直径2mm-9mm,平均直径(4.95±0.29)mm,结节边界不规则,急性期数量偏多。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呈现“火海特征”,PSV7.2cm/s-40cm/s,RI0.53-0.75。

化脓性腮腺炎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单侧腮腺局限隆起增大,腮腺内见极低回声,伴液性区,周边不规则,壁厚,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

腮腺肥大超声影像特征呈现腮腺弥漫性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充盈欠佳。

腮腺混合瘤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左侧腮腺肿大,见椭圆形低回声,形态规则,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30cm/s。

腮腺恶性淋巴瘤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双侧腮腺内及颌下观察到多个圆形、椭圆形低回声,纵横比>1,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边缘及内部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速度55cm/s。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作为常见的儿科传染性疾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起病急特征,发病后导致患儿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症状,尤其体温快速升高,并伴随腮腺受累肿胀,无法正常进食,不仅引起诸多不适症状,影响机体健康,且进食少导致营养状态受到影响,不利于身体发挥发育[4]。而且流行性腮腺炎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共济失调、扭转性痉挛、神经损伤等,睾丸炎并发症导致阴囊肿胀,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导致体温骤然上升,腹部剧烈疼痛等[5]。流行性腮腺炎多在春季和夏季发生,临床认为治疗该疾病需注重早期诊断,而依据腮腺肿大疼痛作为症状诊断依据,具有一定价值,并可配合接触史、实验室结果等进行诊断[6]。而为进一步明确疾病发展程度,还需注重流行性腮腺炎与化脓性腮腺炎的准确鉴别。而由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征存在不典型性特征,单纯依据诊断经验鉴别仍伴随误诊,尤其不典型病例误诊率较高[7]。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发展,如今临床加强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如高频超声作为医疗辅助诊断手段,可依据患者症状表现明确扫描范围,获得病灶部位影像资料,帮助医生完成诊断[8]。流行性腮腺炎病理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炎症,受侵腺体伴点状出血、腺泡坏死、间质水肿等症状,经超声检查可呈现腺体实质回声粗糙,伴一定弥漫性肿大[9]。而且患儿受到炎症作用,导致腺管周围及上皮组织坏死,并伴水肿特征,而且坏死细胞及渗出物影响腺体管腔,很容易产生阻塞作用,继而导致患儿无法正常排出唾液中淀粉酶,导致淀粉酶经淋巴进入血液,或经尿液排出,因此诊断中可结合实验室检查血液及尿液中淀粉酶含量进行诊断[10]。引起腮腺肿大的疾病较多,如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腮腺肥大、腮腺混合瘤、腮腺恶性淋巴瘤等,其中前两种疾病存在一定鉴别难度,尤其两种疾病治疗措施存在差异,若误诊导致治疗错误,不利于机体健康。化脓性腮腺炎超声图像多为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且可观察到脓肿液化区,多普勒显示脓肿周围丰富血流信号,而液化区则无血流信号。流行性腮腺炎与腮腺肥大、腮腺混合瘤、腮腺恶性淋巴瘤等疾病鉴别较容易,但仍需谨慎分析,腮腺肥大呈现腮腺弥漫性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充盈欠佳。腮腺混合瘤呈现椭圆形低回声且回声均匀,腮腺恶性淋巴瘤显示多个圆形、椭圆形低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边缘及内部血流信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儿经超声检查确诊流行性腮腺炎72例,伴双侧或单侧颌下腺肿大25例,伴颌下肿大合并耳下、颌下淋巴肿大32例。流行性腮腺炎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受侵腺体不同程度肿大,腮腺边界模糊,内部分布不均,内可观察到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呈现“火海特征”;化脓性腮腺炎超声影像特征呈现单侧腮腺局限隆起增大,腮腺内见极低回声,伴液性区,提示在流行性腮腺炎诊断中加强超声诊断技术的影响可准确检出,并与化脓性腮腺炎有效鉴别,并可依据影像特征判断病情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1例患儿中,腮腺轮廓模糊22例,占71%,回声增粗31例,占100%,血流信号增多17例,占55%,腮腺内多发结节25例,占80.6%。”相近,均提示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有明显优势,具有典型超声影像特征,可作为判断疾病的可靠依据。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可知,超声诊断还可作为评估流行性腮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依据,如若弥漫性腺体回声逐渐改变均匀,腺体内部低回声结节数量减少,彩色血流明显降低等,提示疾病好转。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纳入对象少,缺乏对比参数等,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流行性腮腺炎作为儿科常见疾病,对儿童健康及发育危险性较大,可借助超声检查实现尽早诊断,并与化脓性腮腺炎准确鉴别,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腮腺炎腮腺化脓性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应对?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治腮腺炎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