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斌 罗雪珍 史承勇 唐 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提出,乡村发生了剧烈变化,但在变化的同时也面临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衰退等诸多问题[1]。因此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该重新审视乡村景观价值,追寻乡土性与地域文化性,从乡村文化中挖掘题材与元素,改善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提升生态景观品质。食用菌是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农业资源,也是农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食用菌衍生出的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魅力。因此,将菌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中,在弘扬菌蕈文化的同时提升乡村景观品质,为当代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为同类型景观设计提供思路与方法。
食用菌在古代被称为“芝”“菌”“菇”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2]。人类在对食用菌应用价值发掘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菌文化。虽每个时期均有特色,但综合来看,可将其总结为物态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三类。
菌的物态文化通过食用菌实体与其生产活动方式等各种物质形态体现出来。食用菌由菌盖、菌托、菌柄、菌环共同构成,多样独特的形态以及丰富多彩的颜色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灵芝的外形像如意,平菇和秀珍菇的外形像花瓣,猴头菇的外形像猴子的头部等[3]。以菌为主的观赏景观,如盆景、栽培场景等,是菌物态文化的重要载体。由野生菌到人工栽培食用菌,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其劳作生产方式也体现了菌的物态文化。
丰富多样的菌菇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从绘画、雕塑作品,到传说、谚语故事等,形成了富有内涵的艺术文化[4]。双峰山下成菇仙、白娘子灵芝故事的传说、文学著作杨万里的《蕈子》、卯晓岚的《中国蕈菌》等都是典型的菌文化作品。全国第一个食用菌方面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中,庆元世代菇民在偏远的深山老林中,依托菌资源谱写并传承了大量充满当地菇乡特色风情的民谣、谚语、传奇人物故事与艺术作品,创造出了特有的语言与风俗习惯[5]。
菌的精神文化反映在食用菌本身的精神内涵以及人类依托食用菌所产生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观。食用菌生长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多数出现在腐朽潮湿之地,不与树争阳光,不与农作物争肥料,与周围的花草树木“和谐相处”,是循环农业的典型代表,体现了菌类不与世俗争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内在精神[6]。在古代,食用菌象征长寿与力量,如灵芝自古有仙草的美誉,寓意吉祥、富贵、生机、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艰难困苦不妥协的精神。
乡村景观是由所在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而构成的乡村地域综合体,兼具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美学等多重价值,反映了乡村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7]。然而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经济的发展虽然改善了居民生活,但自然生态景观遭到一定程度破坏。部分乡村景观设计只注重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标准化材料与营造模式的采用,忽略了原生村落的传统文化与原始乡土气息,导致历史文化景观趋于雷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农业生产价值思考的缺乏,导致农业资源利用不当,农业生产景观逐渐凋敝。
文化性是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属性,承载着乡村景观的文化基因[8]。乡村景观设计融入文化不仅能够充分展示当地地域风情与人文风采,更能唤起村落记忆与文化自信。菌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将菌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实现乡村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反过来看,乡村景观设计将菌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一部分,拓展了食用菌发展空间,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弘扬了菌文化。
食用菌的外观造型是极具特色的景观艺术创作素材,在乡村建筑装饰、园林设施与小品等方面都可以直接模仿食用菌外观造型加以创新;也可以将其基本形态作为创作蓝本,再对原始造型进行一定的提取、归纳、抽象等主观性的创造来获取新的形象和意境,形成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代表性符号,最终融入乡村景观设计。
融合艺术特色是改变现阶段乡村景观趋同性最有效的手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将食用菌所衍生出的艺术通过空间主题的传递、氛围的营造、借助符号和暗喻等形式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乡村环境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与感官体验,让游客从自然景观中感受到食用菌文化氛围与艺术魅力。
食用菌在自然界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菌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侧面展示了菌文化精神美学。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赋予其文化精神内涵,融入菌文化中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内在精神,构建新的景观形态,实现乡村文化主题景观的独特意境。
乡村田园景观在自然环境下承载着乡村独特文化,是乡村延续发展的根,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要优先还原与营造田园生态景观。乡村农业资源在养育农民的同时,也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田园生态景观。一方面菌类作为中国三色(蓝色、绿色、白色)农业之一,可营造独具食用菌特色的乡村农业景观,延续乡村生态性;另一方面可依托菌文化,提炼其物质形态,衍生乡村景观设计元素,提升居民和游人对菌文化的认同。
菌类作为乡村农业资源的主体之一,成片同种菌类在林下进行栽培,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独特的风貌突出特色农业景观形象,形成大地景观艺术,营造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的食用菌田园景观。如著名的仙环菌硬皮伞,在生长时会长成整体呈现圈或环的形状,景色宜人;神奇莫测的蜜环菌的菌丝体会产生荧光,依据其特性可以创造夜晚观赏性景观;鲜艳夺目的大红菇,橘黄色的橙盖伞,杏黄色的鸡油菌,紫红的牛肝菌,绿中带灰的青头菌[9]等富有绚丽多彩的颜色,将其经过艺术处理,可以形成富有变化和设计感的田园景观。
菌类与普通的植物相比较,有着较为独特的奇异外形,其形态可以采取重复、叠加、变形等表现形式,进行仿生设计,运用到景观柱、景观小品、雕塑、构筑物等元素,营造新景观;也可对菌类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提炼、解构、重组等,打造新奇农业主题文化景观;借助景观小品,通过不同外在形式,增加意象景观,融合菌艺术特色,如在乡村牌坊上题有关菌的诗词等,形成菌文化景观,赋予其观赏功能。如“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的食用菌博物馆,将传统文化的书法、诗歌等艺术元素与菌文化标本、模型、实物等有机结合,展示了古田人民在中国食用菌领域的突出贡献、食用菌文化元素和历史[10]。
乡村文化景观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软实力”,因此如何通过当地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景观至关重要。菌不仅是生活元素,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因此乡村文化景观传承过程中,需要对菌文化进行整理、转化和应用,通过物质空间的再造实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传承。
3.2.1 生产性文化景观
近年来,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迅速,周年栽培、仿野生栽培、闲置资源再利用、液体菌种应用等新栽培技术与模式越来越成熟[11]。菌栽培景观是菇民长期与自然相互适应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种植景观,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是人类和自然共同历史的一部分。不同形式的菌栽培景观不仅可以展现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能够让游客感知其蕴含的文化魅力。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观光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形式,构建菌类生产性文化景观,吸引游客亲身体验菌栽培活动过程。
3.2.2 人文生活景观
来源于大自然的菌具备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美感,与道家崇尚的“天人合一”“合于自然”等思想交相呼应,是具备先天优势的乡村景观设计元素。因此乡村景观设计应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依托食用菌精神文化内涵,结合因地制宜及随势造景等艺术手法,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乡村魅力。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依托农耕文化、乡土民俗文化,通过菌俗菌礼、菌艺表演等活动形式营造乡村人文生活景观,以提升居民对食用菌文化的认知。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满足观赏性与体验性相结合原则。田园生态景观处于静态,而旅游活动则更强调动态性,因此,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把握动静结合的要旨,形成动态的景观序列[12]。菌文化内涵丰富、元素多样,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景观的条件,而乡村旅游能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加农业产值,两者共同促进,寻求发展。
3.3.1 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食用菌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景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菌文化,创新满足游客需求的菌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农旅文”融合发展,延长乡村旅游业的产业链。比如,以菌独特的外形为元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其仿生设计一系列菌文化产品,开发菌文化旅游产品及纪念品,通过产品销售,提高乡村经济收入;或创作以食用菌为主题的雕刻、绘画、书法、摄影、诗歌、舞蹈等艺术作品,扩展菌文化展示形式,提升乡村旅游景观质量。
3.3.2 民俗文化体验
现阶段,乡村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形式简单的观赏、消费旅游产品等项目,更多的是全方位、多形式体验式旅游。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要融入参与性、体验性、科普性,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景观。如建造食用菌观光园,加入菌类农旅体验项目,让游客深入了解食用菌的生产流程,体验食用菌采摘过程,不仅能够增强休闲体验感,还可以进一步对菌文化品牌进行宣传与推广。
挖掘和整合菌文化内涵,如开发特色农业节庆,塑造菌文化产品品牌,助推乡村文化自信;组织筹办摄影绘画等文学艺术活动,以菌类摄影、绘画赛、文学欣赏等多种动态形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发挥菌的营养、保健等食用价值,开展菌文化主题餐饮及食品加工销售,形成菌文化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
乡村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工作,地域文化的融入是构建乡村景观的核心。在乡村景观设计缺乏乡土气息与日益同质化的现实背景下,应该深入了解菌文化,从其本质内涵出发,在提取菌文化要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菌文化深入渗透至乡村景观中的多种形式,展现别样的乡村文化,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