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琢 尹梦
动物园里,活泼的小猴子蹿上跳下,荡秋千、吃香蕉、抓虱子,可爱极了。尽管聪颖灵动,但古人造字时还是给了它和其他动物一样的部首,用“犬”作为动物的统称。在早期的汉字中,小猴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先看这个字形,灵巧的小手,蜷曲的身体,活灵活现,分明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儿。这个形体不是今天的“猴”,而是“夒(náo)”。《说文解字》中说:“夒,母猴,似人。”“母猴”不是性别,而是“沐猴”的音转,也就是今天的“马猴”“猕猴”。根据许慎的解释,它像猴子的“手足”,画出了猴子的身体部位。由于这个字过于复杂,古人采用了形声造字的方法,用“从犬侯声”的“猴”,替代了它。
在汉字中,有猿有猴,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动物学家看来,猴子有尾巴,猿没有;在古人心目中,二者的不同又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汉字说起。在《说文解字》中“猿”写作“蝯”,是一个“从虫爰声”的形声字。我们可能会纳闷,“猿”明明是野兽,和虫子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古人眼中的“虫”除了昆虫之外,还是动物的通称。《说文解字》说:“物之微细,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鳞,以虫为象。”各种各样的动物都以“虫”作为象征——走兽有长毛,叫作毛虫;飞鸟有羽毛,叫作羽虫;鱼儿有鳞片,叫作鳞虫;昆虫有硬壳,叫作甲虫。我们人类呢?身上光溜溜,什么都没有,则称为裸虫。各种动物都可用“虫”来称呼,表示“猿”的“蝯”也可以从虫。
许慎将“蝯”的特点总结为“善援”——“蝯”和“援”的声符一样,意义相通,它的特点是善于攀缘!它的两臂长而有力,抓住长长的树枝荡来荡去,腾跃翻飞。“蝯”就是“猿”,“長臂猿”的手臂可比猴子长多啦!
猿身手矫健,同时性情沉稳,自有一种侠客的风范。在东汉的《吴越春秋》中,记载了“白猿试剑”的故事:越女求见越王勾践,要为军队传授剑术。她在路上遇到一个老爷爷,自称袁公。袁公问越女:“听说你的剑法很好,不如跟我较量较量吧!”斗剑开始了,袁公不愧是绝世高手,顺手从旁边折下一支竹子,向越女刺了过去。越女也折下一支竹枝,猛烈还击,袁公抵挡不住,飞身上树,变回本相,原来是一只大白猿。大白猿不仅轻功高强,而且剑法卓绝,堪称古代小说中剑侠的始祖。
此外,唐代文豪柳宗元还提出了“猿静猴躁”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猿高大沉静,显得感情深沉。拿古人的诗歌来说吧,“两岸猿声啼不住”“杜鹃啼血猿哀鸣”“风急天高猿啸哀”,都极尽哀婉,让人读之落泪。至于猴子呢?躁动不安,没心没肺,自作聪明,成为各种寓言故事的主角——“杀鸡儆猴”“朝三暮四”“沐猴而冠”,都是愚笨的象征。通过这样的比较,你能分清楚“猿”和“猴”的区别了吗? (“章黄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