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24)
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跨汉丹铁路立交桥工程,桥梁全长220m。2*65m 转体T 型刚构,桥面宽28.2m,上跨汉丹铁路。T 型刚构箱梁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1.5万吨。
转体墩承台尺寸为21.2m*19.2m*4m,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50 混凝土,在基坑内现浇施工。为便于球铰安装,承台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2.67m,第二次浇筑高度1.33m(转体球铰安装在该层)。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方量1048m3。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方量537m3。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
水∶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外加剂=153∶420∶74∶703∶1100∶5.93。
水泥采用P.O 42.5 水泥;砂采用中砂;碎石采用5-10mm、10-20mm 组成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5-10mm 占20%,10-20mm 占 80%;粉煤灰为 F 类 I 级粉煤灰;外加剂为ART-JR 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利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 2015,建立桥梁结构承台的整体模型进行温控分析,计算模型网格划分见图1。
计算相关参数取值:施工中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考虑取16℃,承台混凝土计算中考虑的绝热温升选择θ=26.71×(1-e-0.05τ),承台中混凝土计算式的比热容采用1.004kJ·kg-1·℃-1,同时换热系数采用 45kJ·m-2·h-1·℃-1,传导系数采用9.185 kJ·m-2·h-1·℃-1。
图1 承台有限元模型
分析中有关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考虑施工实际,冷却管选取导热性能相对质量良好的φ50×3mm 薄壁钢管,在弯头处考虑采取同等规格聚氯乙烯弯管进行连接,在连接位置处缠绕一定数量的密封胶带,防止产生漏水现象。冷却水管结合承台尺寸考虑分三层布置,在每意层按照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共设置2 个进水口(中间)和出水口(两侧),管径约为46mm,其中水平间距控制为1500mm,垂直间距控制为2000mm。冷却水采用就近取材的地下井水,水温控制在10℃左右,冷却管的水流量控制在2m3/h。
通过图2-图3、表1 分析可知: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工况发现,承台中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混凝土最高温的峰值以及达到时间、包括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差异性较大,布设冷却水管可有效缩短承台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时间,可有效降低保温养护的技术控制难度。
通过图4-图5、表2 分析可知:
图2 承台(1/2)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的温度场分析(120h)
图3 承台(1/2)不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的温度场分析(240h)
表1 温度场数值仿真分析结果
图4 承台(1/2)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的应力场分布
图5 承台(1/2)不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的应力场分布(最大拉应力)
①不布设冷却水管工况下的温度应力峰值,明显大于布设冷却水管工况;
②由计算结果分析,出现拉应力峰值的部位均处于承台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位置。
因此,在承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承台表面的保温、保湿工作尤为重要。
表2 承台混凝土应力场分布结果
对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一次浇筑的施工工艺,结合相关文献的介绍以及类似项目经验,主要的温控原则如下:
①采用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尽量延迟最高温度峰值出现时间;
②进一步降低温度在降温时候的速度;
③尽可能降低承台混凝土中心区域和表面位置之间的温度差异;
④进一步降低承台混凝土表面和周围大气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异。
结合依托工程的材料特性及施工实际,确定温控标准如下:
混凝土入模基础上控制温升值范围:≤50℃;
混凝土中心位置与表面的温度差异:≤25℃;
混凝土中心位置的温度峰值:≤60℃;
混凝土的降温控制速度:≤2.0℃/d;
进出水口温差:≤6℃。
由于承台结构的形式为平面轴对称布置,因此可选取1/2 结构为主要温度控制现场测试区,同时将测点平面布置在对称轴上。
图 6 承台测点平面布设图(单位/m)
图7 测点布设立面图(单位/m)
图8 测点布设及编号三维预览图
图9 现场测点布置图
图10 测点布设及走位图
承台共计布设有三层温度控制测点,每层温度测点分别布置于承台中心点1 个,对称轴中点2 个,承台边缘2个,每层温度测点共计5 个;混凝土承台内部共计布置测点15 个,另布置环境温度监测点1 个,进出口水温监测点4 个。因此承台共计布设温度传感器20 个。
根据施工进度监测周期为2019 年6 月15 日20 点起至2019 年7 月12 日10 点止,累计监测的总时长约为 30 天。
通过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相关温度测点的水化热变化情况如图11-图12 所示。
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阶段最高温度峰值为:44.2℃,出现时间为:6 月 19 日 15∶46 分,浇筑后约89 小时左右到达峰值。峰值持续时间约32 小时左右,于 6 月 20 日 23∶45 分进入降温阶段。
图11 承台顶层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12 承台中间层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13 承台底层温度时间曲线图
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位置处,对称布设的各层温度测试点温度变化总体趋势较为一致,且实测温差基本符合计算结果;在进入降温节段后,在同一监测时间区间内,承台边缘位置的测试点温度数值明显低于内部测点,说明承台外边缘的降温速度超过内部。
通过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数值仿真分析和现场实测监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采取合理的温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化热现象,减少温度裂缝形成的概率;②现场实测数据说明,承台混凝土外边缘的平均温度明显低于内部,现场的温控措施可有效使混凝土里表温差均处于控制标准范围内;③基于MIDAS数值分析而制定的温控方案,可有效指导现场动态监测与控制,实测的温控效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