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 顾凯侃 李智红 韩志英 张怀庆
上海市是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大城市,根据2018年上海市统计年鉴,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数为94.05万,其中≥60岁户籍老年人口为34.11万,占36.27%。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多并发糖尿病及其他基础疾病,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1],也是近年来结核病患病和死亡高峰均向年长者偏移的原因,对结核病流行情况的影响逐渐增大。为了解近几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基本资料、诊疗情况、治疗及结局等流行特征,笔者对比分析我区近5年来≥60岁与<60岁肺结核患者的总体登记、诊疗和转归等情况,进一步掌握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病及防治特点,为制定相关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静安区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登记为首次管理、病种为“肺结核”的患者病案信息、诊疗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等。再将患者病案信息按照年龄≥60岁(≥60岁组)和<60岁(<60岁组)分别整理统计,对比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特征。本研究以痰涂片、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任一阳性者为病原学阳性;以三者全部阴性或无病原学检测结果为病原学阴性。
2.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 2017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及统计学分析。基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患者诊疗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情况:我区≥60岁组与<60岁组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患者来源一致,主要为因症就诊及转诊等被动发现方式。两组患者在患者来源、出现症状到首诊间隔(d)、并发其他部位结核、是否重症、是否曾住院治疗、0月序痰培养阳性、空洞及粟粒样病变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60岁组患者在并发其他疾病、病原学检测阳性、复治、0月序痰涂片阳性及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检查异常等方面均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详见表2。
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转归情况:≥60岁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停止治疗原因、治疗疗程(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涂片阴转、治愈或完成疗程、治疗疗程≥6个月的比例均低于<60岁组;而因肺结核死亡、发生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治疗疗程<6个月的患者比例均高于<60岁组。详见表3。
表1 2014—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肺结核患者发病例数及年龄分布
表2 2014—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诊疗情况
续表2
表3 2014—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老年人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60岁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是其他年龄组人群的3.29倍[2],掌握老年结核病发病特点对控制我国结核病疫情,实现2030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近5年来静安区≥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和<60岁患者的基本特征、诊疗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效果及转归等信息,为本区老年结核病防治提出了重要借鉴。
本研究发现,静安区≥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占总登记患者的35.51%,且近5年呈上升趋势,与陈勇等[3]对上海市≥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研究结果(34.7%)一致,但低于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48.8%)[2],高于广东省的研究结果[19.3%,34.45%(5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占比)][4-5]。上述差别可能与201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大有关;另外,上海市自1950年开始接种卡介苗,早于全国其他地区,而统计时≥60岁人群均为1950年以后出生,对结核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且上海经济水平及医疗水平相对较高,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也可能是我区老年结核病患者低于全国水平的原因;但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显著,认为是其老年结核病患者占比高于广东省的原因。
我区本市户籍老年患者占本市户籍总登记患者的46.10%(532/1154),高于2017年静安区≥60岁户籍老年患者比例(36.27%),说明我区老年人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且由于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是青年人,因此老年患者以本市户籍居民为主,且以男性居多(74.59%),可能与男性社交范围较广,受感染的机会较多有关;另外,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并发其他慢性疾病等都是男性更易罹患结核病的影响因素[6]。
研究显示,≥60岁患者的发现方式与<60岁年龄组患者均以因症就诊(67.21%和69.35%)及转诊(30.27%和28.37%)等被动发现方式为主,与既往研究一致[7]。为提高静安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现率,2017年我区根据《上海市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方案》,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采用“因症就诊+主动筛查”的患者发现策略和措施,对我区户籍老年人口进行结核病主动筛查;但项目主要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区60~64岁组为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与浙江省的研究结果一致[8]。因此,应如何将此部分年龄段人群纳入主动筛查值得进一步研究。
研究还发现,我区55.86%的老年患者在症状出现的2周内就诊,与<60岁组患者一致,说明我区老年患者自主就医意识较强,有较好的健康观念,不同于既往研究认为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有更高的确诊延迟可能性的结论[9-10];我区老年患者拖延至1个月以上就医者占10.27%,认为可能与经济条件、陪护环境、行动不便或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相混淆有关,因此对于此部分人群,应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督促患者及早就医。
我区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率(46.67%)及痰涂片阳性率(41.62%)均高于<60岁组患者,说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繁殖迅速,侵袭性强,易发生干酪样坏死性病变和空洞,导致排菌量明显,传染性强,是重要的传染源[11]。因此,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做好结核病筛查,注意个人防护,对于患者痰液等要及时消毒。
从治疗效果及治疗结局来看,老年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痰涂片阴转率、治愈或完成疗程率均低于<60岁患者;但因结核病死亡及发生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的比率高于<60岁患者,说明老年患者肺结核治疗疗效及转归结局不佳,可能与老年患者病情较重、并发症多且重、药品不良反应多及治疗依从性差等有关[12],也可能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应开展进一步研究。因此,应重视对老年肺结核的治疗管理,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等模式,有效督导服药,注意控制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疾病,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复发及患者死亡。
由于本研究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4年4月 1日至2019年3月31日静安区登记肺结核患者治疗相关信息,无法掌握此时间段非自然年的全人口及老年人口构成,无法计算本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登记发病率,资料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由于上海统计年鉴只能获得本市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故本研究仅就户籍老年人口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进行比较,以此说明老年人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