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199)
急诊均收治危重患者,对于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但是由于急诊护士长期高度精神集中以及精神状况紧张,容易引起疲倦感,若疲倦感十分严重,易造成护士神经衰弱,从而对护理操作也造成一定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对策十分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选取对象60例急诊护士,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于其他因素从而退出研究者。
观察组(30例):组内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20岁-41岁内,平均为(30.21±1.01)岁。
对照组(30例):组内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20岁-42岁内,平均为(30.15±1.28)岁。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表示。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
观察组应用应对策略方式。
(1)对班次进行合理安排,使急诊护士休息时间较为充足,需要对人员配置进行改善,对护士工作环境进行改变,合理布局临床抢救室,能降低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同时还应管理临床医疗废弃物品,对于该类物品妥善处理,告知护士在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自我保护,严格采用隔离防护操作,避免职业危害[2]。
(2)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对护士心理压力进行调节,同时也可指导护士学习心理调节方面的相关技巧,提高护士文化修养,培养其的幽默感、生活情趣,能将心理承受能力显著提升,若急诊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挫折,能早期进行心理调节,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告知护士若在工作中遇到心情不好、烦恼、苦闷等情况时,可对领导、朋友、亲人进行倾诉,从而放松压力,利于更好的投入工作中[3]。
30例观察组以及30例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焦虑抑郁量表,主要由2个分量表14个项目组成,其中7个项目评定抑郁、而7个项目评定焦虑,焦虑分量表中7个项目主要突出神经症的精神症状,(1)感到紧张。(2)有些害怕感觉。(3)心理具有担忧想法。(4)能舒适的坐着、感到放松。(5)由于害怕而发抖。(6)具有动荡不安感觉。(7)突然感觉到恐慌。抑郁分量表项目主要反映精神迟滞、愉快感缺乏、抑郁等:(1)依然乐于做过去喜欢事情。(2)能看到事情好笑的一面。(3)感到高兴。(4)感觉到精疲力竭。(5)对自身外表失去兴趣。(6)怀着欣喜心情期待事情。(7)能享受广播电视节目,一共具有6条反向提问条目、其中5条在抑郁分量表中、1条在焦虑分量表中,每条项目使用0分~3分进行评定、总分为21分,9分作为抑郁或者焦虑临界值;评分大于9分则代表具有抑郁或者焦虑、评分低于9分则代表无抑郁或者焦虑[4]。
实施SPSS 2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和数据进行,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检验,用卡方值检验,若两组间差异存在意义,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观察组焦虑(5.88±1.23)分、抑郁(6.77±1.23)分。
对照组焦虑(10.28±1.03)分、抑郁(12.15±1.23)分.
观察组焦虑(5.88±1.23)分、抑郁(6.77±1.23)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
医学研究显示,急诊的性质和工作特点,从而决定了急诊护士需要接触危重症患者,肩负着监护、抢救等工作,使其伴有心理压力,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多数护士长时间具有工作压力,病情急诊的死亡率和抢救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同时死亡、重危是一种刺激因素,不仅易造成护士产生心理压力,还容易导致心情受到较大影响,使多数护士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和情感反应。急诊护士每日面对的是文化层次不同患者,由于病情过重、突发疾病、经济原因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常常无理取闹、情绪激动,对护士进行辱骂,甚至动手,使护士承受巨大精神压力[5]。通过分析护士的心理压力后,再实施应对策略后,取得显著效果,利于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应为每位护士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在医院设置护士放松休息室,配置运动型放松训练仪器和耳塞式音响,利于急诊护士宣泄自身的压力,降低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维持职业心态平衡[6]。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焦虑(5.88±1.23)分、抑郁(6.77±1.23)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再实施一项应对策略,在多个方面取得优势,能将急诊护士心理压力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