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江英,林 虎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高校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如何在继承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是现如今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1]。
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甲骨文,经历了多种字形的变化,成为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他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诸多理论,如孔子的“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老子的“无为而治”“物极必反”,管子的“天地为心”“以人为本”等思想,至今仍深深影响中国人的生活[2]。春秋战国时期结出的丰硕文化果实,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8中国戏曲大会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传承华夏文明”为主旨,以竞赛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创下了收视佳绩。追本溯源,戏曲最早在先秦就出现了“俳优”,汉代有了“百戏”,宋代出现了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京剧的形成推动了戏曲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精神发扬光大的过程。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他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且提倡学术民主,主张不论什么学派,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就应允许其正常存在,别人不应该强制干预;不同主张的教员,不论其主张观点新旧,都应允许其自由讲学,让学生自由地进行鉴别和选择。他认为教学内容“古今中外”都要涉及,甚至增加了戏曲、西方古典神话小说等课程,在教师的选择上更是不拘一格,惟才是举,不仅邀请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还亲自聘请了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学术能力高超、政治上主张保守的学者,将开放包容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蔡元培先生振兴了北大,也重新构建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也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充分继承和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才造就了20世纪早期北大大师辈出、人才济济的景象。
东汉的仲长统精辟概括了人本思想,他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自然现象来为人服务,取长补短,而不是用来占卜凶吉,天道和人道不能相提并论,人道是根本,天道是辅助,这个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生活的根本,而不是以大自然或宇宙空间为本。仲长统对于人本思想的概括,集中体现了人本思想的精髓,成为后世的学者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思想。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本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在道德践履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通过道德践履和自我修养可以达到。
文化自信,就是在对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中,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透过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与价值追求。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需要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3]。文化也可以反作用于现实,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精神指导。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思想,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向往和追求讲德行、重德行的生活,使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成为主流,激发出每一个人努力向上、奋勇前行的力量。
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既是教化天下的思想,也是教人处世之道的思想,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文精神,它又是关于文化的所有精神。更确切地说,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世界上所有现存事物生存意义和价值追求的关注。关注的对象主要是人本身,反映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社会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点化,个体发展也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提升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灌溉,只有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更好地借鉴并富有创造性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繁荣,才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乃至各方面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问题上有“善恶之争”,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德源于人心,即人们所倡导的道德来自人的内心世界。不论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还是是非之心,都是在人的头脑中先存在的,都是人内心所固有的,人性本善,推动着人们行善积德。与孟子持相反观点的荀子则认为,人生来好争名夺利,残暴恶劣,即人性本恶。荀子进而又提出,虽然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后天习得性学习来转化人性的恶,人们在后期的学习中,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成为有德之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性之恶是因为受到了物欲、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独立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首先就是要让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明辨人天性的是非善恶,这是人格魅力塑造的基础,也是大部分高校所要做的教书育人的第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来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和担当,都是建立在对我国文化充分了解并且充满自信的基础上。一个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民族不仅会失去发挥文化创造力的能力,更会失去精神文明发展的根基。因此,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高是意义深远的。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去灌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道路,必须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认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真正成为铸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期,高校的教育方式也要因时而变。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创新教学内容。高校不仅要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专题,还应从文化自信入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这样,不仅能把专题讲授的内容深入推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增加文化自信感,实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
高校的课程可以进行内涵式拓展,使思想理论课程变得有章可循,有脉可把,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艺术结晶,这其中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爱国奉献的精神。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之中,各个国家的实力通过综合国力来体现,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外部形象,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仅仅是学校和书本了,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和各种APP来获取信息。因此应该与时俱进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培育的必然方向。
要想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移动媒体资源充分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教育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