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及理论研究

2020-12-22 13:25周高鹏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因素

周高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1.1 “双师型”教师概念起源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研究和实践最早开始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不过在当时称为“一体化师资”,作为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校,他们提出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实行双证书制,即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学历学位证书,而且还要有职业资格证书,这是针对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特征所决定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也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学生技能训练,这一做法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蒙,奠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是王义澄教授,最早出现“双师型”教师表述的国家层面文件是《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实验实训课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要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改革,高职从高教司划归到职成司,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教育,应该与高等教育一样,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职教师中绝大部分都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是这些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较扎实,但是实践操作能力尚需加强。这与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有较大的错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较大差异,学生在高职院校通过学习实践,获得一技之长,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素质,目前,教育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观点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还存在较大分歧。

双职称。一种观点认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是既要具备高校中级以上职称,同时要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这种说法在形式上对教师的双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界定作用,但只是一种简单的叠加,没有将双师的内涵体现出来,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相比,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教师和工程师在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来看,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工作繁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在企业长时间顶岗实践,2019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高职院校从2020年开始,招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但是企业人员并不具备教育理论修养,还需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双证书。这一观点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只要具备这两者,就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但就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行业准入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者的业务素质,但是将拥有行业资格证书等同于实际能力,还欠考量,而且,某些资格证书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尚需考证,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众多教师为了取得双师资格,纷纷考证拿证,而忽视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建设。

双能力。这种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能够进行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同时还要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实训。这种观点从整体上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有了另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很难具体化和量化,没有对能力、水平等概念进行界定,具体操作上存在难度。

2 相关概念界定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属于教育类型,不是教育层次,不是层次教育,它包括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大辞典》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解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包含了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大类,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性和应用型,属于职业教育的高层次。

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上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办学主体,将高职教育分为五类,即普通专科学校、普通高校内设置的高职学院、民办高职院校、普通专科院校、成人高校。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3.1 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马斯洛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包括了教师对基本生活保障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工作稳定、人生安全的需求,同时也对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自我实现提出了要求。一般来说,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利用这一理论对“双师型”教师培养进行分析,在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了解“双师型”教师培养各阶段各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措施,激励教师发展。

3.2 双因素理论。该理论是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引发人们工作的动机主要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类,所谓激励因素,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较相似,是指工作本身的成就感能激发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是激励人发展的内在因素,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所谓保健因素,是指跟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内因也无法很好的起到作用,这一因素在哲学上成为外因,是外在因素。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双师型”教师培养中,既要重视内应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外因,内外结合,才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成长。

3.3 综合激励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进行实际激励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使用单一激励方法,要将多种激励措施和手段综合使用,多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来讲,内在激励因素包括了工作成就、个人工作价值观等因素,外在因素如加薪、升职、旅游、家属福利等,这些激励因素都能对教师的发展起到刺激作用,如果只是简单的使用一种激励措施,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应,在激励教师发展的过程中,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根据教师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措施,才能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促进教师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