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金 莉*,宿福园,杨守坤,裴 忺,李长林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柑桔类植物(Citrus)在植物学分类上是指芸香科(Rutaceae)柑桔亚科(Auramtioideae)柑桔族(Citreae)柑桔亚族(Citrinae)植物的统称。中国栽培柑桔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0 多年,是世界柑桔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研究认为,金柑属、枳属和柑桔属均起源于中国[1]。自古以来,柑桔类植物就是重要的中药来源。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来源于柑桔类植物的中药包括香橼、佛手、桔红、桔核、陈皮、青皮、枳实、枳壳和化桔红等。其中,枳实为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为其干燥未成熟的果实;香橼为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佛手为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桔红为桔(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桔核为其干燥成熟种子,青皮为其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陈皮为其干燥成熟果皮;化桔红为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1]。近年来,随着健康产业兴起,柑桔类药用植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柑桔类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为陈皮和桔红来源品种的柑桔类植物主要为宽皮柑桔类(Citrus reticulate Blanco),栽培品种有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Chachi’)、红桔(Citrus tangerina Hort.et Tanaka)、樟头红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zhang-shuensis Hort.)、南丰蜜桔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Kinokuni)、福桔柑(Citrus reticulata‘Tangerina’)、大红袍柑(Citrus reticulata‘Dahongpao’),但市场上也有用天草柑(Citrus reticulata hybrid)等杂柑混合入药的[2]。陈皮与桔红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加工工艺不同。陈皮是在桔果实成熟时采摘,直接剥取果皮,阴干;桔红是要去掉桔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晒干或阴干。《中国药典》中,陈皮分“广陈皮”和“陈皮”。广陈皮产自广东新会、四会等地,其中,新会皮的产量最大,约占90%,四会皮仅占10%[3];陈皮则主产于湖南、福建、四川、江西、重庆、湖北等地,品种有砂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atangju)、福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Fuju)、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朱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Zhuju)、芦 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等[4]。有研究认为,虽然广陈皮与其他地区陈皮均能入药,但其在临床上的疗效却有显著差别[5]。桔红又分为川芸红、樟(江西)红皮、温(温州)桔红、建(福建)桔红,其中川芸红质量最优[6]。
化桔红根据不同来源品种分为2 类,来源于广州化州柚的毛桔红和来源于其他柚的光桔红。如今化州的化桔红产量甚少,市场上常见各种柚果皮加工成的化桔红,如广西酸柚(Citrus grandis L.)果皮加工而成的化桔红行销全国。
在宋代以前,枳实(壳)类药材主要是枸桔(Poncirus trifoliate(L.)Raf.)的干燥幼果及成熟果实,明、清以后则以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为主,主要为: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朱栾(Citrus aurantium‘Chuluan’)、黄皮酸橙(Citrus aurantium‘Huangpi’)、塘 橙(Citrus autantium‘Tangcheng’)。现在还有以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枸橼、柚、蟹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红河橙(Citrus hongheensis Y.L.D.L.),宜 昌 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等混充枳实(壳)入药的记载[7]。蔡逸平对江西、四川、湖南、湖北、云南、陕西、福建、贵州、浙江、江苏等省区枳实(枳壳)的产地调查分析,认为中药枳实(壳)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变种臭橙(Citrus aurantium‘Xiucheng’)、香橙(Citrus aurantium‘xiangcheng’)、枳橙(Citrus aurantium×Poncirus trifoliata)的未成熟果实或幼果,“江枳实(壳)”为道地药材,“川枳实(壳)”为主流品种、“湘枳实(壳)”产量较大,为大宗药材,“苏枳实(壳)”曾经有一定产量,现在基本消失[8]。
香橼是药用香橼和植物香橼的统称。药用香橼是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植物香橼也称枸橼。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在枸橼或香圆的传统种植区,已很难见到规模种植,基本都是农家门前自种,最多的几十棵。市场上销售的香橼多来源于佛手[9],也有少量用枳壳充当的[10]。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生态文明建设,香橼苗木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需求量显著增加。江苏省靖江市还将香橼作为“市树”,种植量已超过100 万株,年产香橼果3000t 以上[11]。
佛手为植物佛手的干燥成熟果实,它在古代常与香橼相混[12]。一种称为“佛手瓜”的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切片晒干后也与佛手极其相似,很难用肉眼将它与佛手分开,为佛手伪品[13-14]。而今,我国佛手主要栽培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等地。根据栽培地区不同,佛手可分为广佛手、川佛手、金佛手等。广佛手主产于肇庆、高要、凌乐、灌阳、大新等地,川佛手主要分布在泸州、合江、宜宾、沐川、犍为、乐山及重庆铜陵等地,金佛手主产于金华婺城的罗店镇和金东区的赤松镇[15]。根据花的颜色,佛手可分为“红花佛手”和“白花佛手”。“红花佛手”又分为大种、小种2 个品系,小种可作为矮化盆景栽培;大种由福建漳州一带引入,又称为“福建种”,种植较少。按形态分,佛手又分为指佛手和拳佛手[16]。但不同种佛手间药用价值的优劣一直难以定论,有人认为川佛手的平喘疗效较好[17],有人却认为广佛手质量较好[18-19],还有人认为产自浙江金华的金佛手品质最为优良[20]。
随着果树的多功能开发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对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柠檬(Citrus limon(L.)Burm.f.)、葡萄柚(Citrus paradise Macf.)、温州蜜柑、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huyou Y.B.Chang)等柑桔类植物中的功能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21]。刘荣在研究不同栽培品种陈皮药材主要药效成分动态变化研究后认为,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总黄酮及其生物碱类成分的辛弗林含量都是南丰蜜桔高于传统用药植物大红袍[22]。江萍选择了浙江省内16 个代表性的柑桔品种,研究了不同品种功能性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宽皮柑桔(温州蜜柑除外)中甲氧基黄酮含量最高,大叶尾张(Citrus unshiu Marc.cv.Owari)幼果具有最高的橙皮苷和柚皮芸香苷[23]。谭飔对金柑(Fortunella Swingle)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功效进行研究后认为,宁波罗纹(Fortunella japonica Swingle)、大果罗浮(Fortunella margarita Swingle)、蓝山金柑(Fortunella crasifolia Swingle)和浏阳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都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大果罗浮的主要黄酮类物质最高,并发现其中的没食子酸能通过显著减少微管的长度和数量而抑制癌细胞成活率[24]。
桔类植物可谓全身是宝,肉、皮、络、核、叶皆可入药,且品种丰富、产地广泛,在我国的中药史中历史悠久,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柑桔类植物的功能研究必将越来越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