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垒球投手体能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2020-12-22 03:08:00刘红敏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刘红敏

(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垒球运动中被认为是球队的支柱和灵魂,投手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球队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上肢、肩部力量以及连续多次爆发式用力的能力是投手应具备的专项机能,投手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磷酸原代谢能力,既能启动一次的爆发用力,同时又能保证迅速复原,在整场比赛中保证投出不同球速和轨迹的球。由于投手在棒垒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能较敏感的表达投手体能素质的测试指标和方法,对于投手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子垒球的训练效果

优秀的运动员都比较重视垒球技术的训练效果,如何才能达到较好的技术训练效果需要的是合理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垒球运动员有效率的训练,从而可以使垒球运动的技术提高得更加合理。除此之外,要想尽快达到训练目的还需要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是根据比赛的特点和比赛的要求而制定的。通过对世界最好的垒球投手的研究,可以看出投手的球速(球速是指垒球的飞行速度),投球量以及失点(失点主要是指投手没有命中目标的次数),这三个因素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另外决定垒球比赛结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打棒的进攻,投球只是用来防守的,而需要得分靠的是打棒,防守只是保证不让对手得分,而进攻才能保证得分的多少。垒球的进攻讲究的是运动员的技术的合理性,只有运动员拥有规范的动作结合合理的力量才能使进攻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同时击球的力度和准确度也是决定垒球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垒球的力量是通过下肢发力,然后传递到手臂,这一特点与棒球相似,垒球都是通过臀部发力,然后再传到手臂,然后进行投球,这也就是在训练棒球运动时要对运动员的协调性进行训练的原因。一项研究指出,垒球发球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1)臀部发力;(2)力由全身的协调进行传递;(3)在发力时,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二、女子垒球投手训练的主要特点

(一)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结合。运动可以分为有氧、无氧以及两者结合的运动,垒球运动其实是一种无氧运动。垒球包括投球、打棒、跑、接球四个技术,比赛过程中每个动作都需要快速地完成,并且这些动作都属于无氧运动。虽然垒球运动属于无氧运动,但是垒球运动员也需要多多从事有氧运动,这样有利于恢复力的训练,所谓恢复力就是指在经过无氧运动后,可以迅速地恢复。因此在垒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要根据无氧运动为前提来制定训练计划,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另外,除了注重训练量也要注重训练强度,在实践中证明,只注重其中一项,都是不能满足运动员提高成绩这一目的。

(二)细化运动员的能力训练。在对垒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也要保证运动员得专项能力训练,这主要是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的专项技能来对运动员进行细化,也就是根据运动员的表现来确定不同的训练内容。根据在垒球训练中的不同职责以及各个专项特点,来细化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三)训练中采用小周期、多周期的方式。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根据赛制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一般都会采用多周期的训练方式。根据赛制的不同来制定不同周期的训练计划,这对运动员提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赛事的繁多也给运动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更好的处理训练和比赛间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比赛之间的训练采用小周期、多周期的方式进行。如果是非重大的比赛,一般会将此类比赛纳入训练系统,成为训练的一部分。

在理论上,频繁的比赛与运动员能力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事实证明,运动员在经过频繁的比赛中会获得比较理想的训练效果。一般在比赛之间安排多个小周期的训练,既有利于教练员对运动员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有利于运动员时刻保持训练的状态。同时在运动员的专项训练中,可以使用与比赛形式相近的训练方式进行,这样也有利于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挥。

三、结语

垒球在我国逐渐成为一门流行的运动,但是在垒球运动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这给垒球训练提供了发展的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垒球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注重强调运动员技术的规范性以及训练的效果,而训练的主要特点是合理的强度训练和细化训练,以及以小周期的训练为主,这样才能提高垒球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