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扬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效能低下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促进中国经济腾飞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质上就是要促进中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增长由速度和规模为标准转变为以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发展态势,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视域和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为理论基础来看,中国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经历了初始形态、转型形态、发展形态三个发展阶段,在初始阶段,高质量绿色发展效能单一,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标准兼顾提高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绿色协调发展转变。在转型阶段,中国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行经济、生态等多领域共同协调发展,并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有效利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发展阶段,中国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重点放在“建设美丽中国”格局上来,以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主题进行社会生产,推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由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演变进程来看,中国要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就必须经济领域与生态领域协同共同发展,通过绿色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质上就在于以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实现多领域融合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社会效益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构成了理解和阐释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内涵的三个核心维度。
高质量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丰富、全面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遵循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结合发达国家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特征和先进经验,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突破既定经济形态条件下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通过内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培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首先,培育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是推动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实现科技进步创新。其次,加强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健康发展方向转变,最后,积极推动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领域协调共同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
“生态+”是指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手段针对生态领域进行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中国要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加快实施“生态+”生态战略。增强高质量绿色发展要坚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理念,完善绿色生态体系,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双向统一的积极效应。
“生态+”理念意味着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分享该系统内共有利益的权力,共享经济是“生态+”理念的应有之义。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既要关注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又不能忽视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才能又反作用于经济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形成有效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反馈机制。
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根本性变革。中国积极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实施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以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转变“人是自然的成员”的价值导向,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