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慧
【摘 要】幼儿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就是礼仪,优良的礼仪行为是保证幼儿正常交往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能够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幼儿的礼仪修养既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所以,幼儿园应该对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极为重视。
【关键词】幼儿礼仪;精神文明;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080-02
一、幼儿礼仪的现状分析
交往礼仪行为是组成礼仪行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交往礼仪在体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还会对交往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幼儿的交往礼仪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现阶段,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掌中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和老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会让幼儿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不懂得谦让是什么。例如:在一次娃娃家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两个同学都喜欢同一个头饰,于是发生了争执,在争抢的过程中,一个幼儿把另一个推到了,教师看到急忙询问情况,了解情况后,让错误的一方向另一方道歉,可是这名同学说什么也不道歉,在教师的一番教导下,这位犯错的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道歉了。
二、礼仪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交往礼仪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幼儿交往的礼仪调查中能够发现,绝大部分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会随意触碰其他小朋友的物品,能够遵守活动规则。但是在集体活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礼仪交往的问题。例如,幼儿不愿与同伴分享,与同伴之间发生冲突不会主动道歉,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交流。这都能够表明,大部分幼儿心理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还没有具备完整的分享意识,多数幼儿认为分享出去的事物就不再是自己的。另外,因为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并且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宠溺,所以多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需要,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因此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礼仪问题。
(二)学习礼仪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幼儿在日常学习中都不会对学习工具进行认真的整理和爱护,常常会将学习用品肆意摆放,并且时常出现丢失物品的现象。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幼儿的此种现象往往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幼儿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自身的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度较弱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自身的淘气,无法配合教师教学互动。针对其学习礼仪的问题,大部分幼儿在学习中异常活泼、好动,并且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没有耐心,不会认真听讲,此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周边的小朋友,还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礼仪行为提升的措施分析
(一)交往礼仪培养的措施
交往礼仪行为是社交的重要组成,这种交往礼仪需要从小培养,而合作和分享正是提高交往礼仪行为的重点。分享是一种美德,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懂得这些概念,分享会给他们带去很多种感受,例如:难过、不舍得、犹豫等。有一部分幼儿认为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想给别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幼儿分享的同时让幼儿有大量的时间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人应该足够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从根本上解决幼儿不愿意分享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也应该告诉幼儿是不可以分享的,例如:牙刷、水杯等。家长和教师都需要采取合理的手段诱导幼儿学会分享,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学习礼仪的培养措施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身的言行,爱护自己的物品,并且还应做到轻拿轻放,进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在幼儿中寻找榜样,并且定期进行标兵的评比,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向标兵学习,争取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评比中。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开展榜样教学,例如,在看到某位小朋友彩笔画质摆放得很整齐,就可以借此机会开展教学,使其他幼儿能够争相学习,使其起到示范的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并提高幼儿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的礼仪教育在幼儿时期展开,能够对幼儿的身心有着引导作用。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对礼仪教育的实际应用还存在少量问题,教学的模式也较为传统,需要所有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发现,并进行合理的改善。在现阶段,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起到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霞.简析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7(32).
[2]姜艳丽.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好家长,2018(07).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