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
摘要: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学生构建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应关注经典性、前沿性、多样性和典型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依托正史,参考名家论著;了解动态,紧跟最新研究;形式丰富,做到交替呈现;高度概括,力求言简意赅。
关键词:史料选用 经典性 前沿性 多样性 典型性
傅斯年先生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历史学习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历史解释,史料则是学生构建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因此,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是否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应关注经典性、前沿性、多样性和典型性。本文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单元教学为例,具体阐述。
一、关注经典性:依托正史,参考名家论著
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兼具典范性、权威性的正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是我们教学和研究历史不能绕过的基本读物。这些史学经典考据严谨、架构缜密、文采飞扬、内容历久弥新,历经时代淘洗,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认识的重要载体。
然而,经典史料浩如烟海,研读难度较大。如何选用适合的经典史料?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可以查阅资料选编,如参考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该书根据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問题,分门别类,筛选原始资料,并进行适当删减、标点注释,非常便于一线教师使用;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参考名家的研究成果,如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可查找陈寅恪、唐长孺、周一良、王仲荦、田余庆等权威专家关于这一时期的经典历史论著。在通读两类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历史,建构自身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历史解释,进而选用经典史料。
本单元教学,在探讨西晋的腐朽统治时,笔者分别选取了《晋书》和《世说新语》两则史料(见图1)。
教学时,笔者辅以有针对性的问题“根据材料想象,这一时期百姓和统治阶级生活状况分别是怎样的?由此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理解这一时期百姓疾苦和统治阶层的腐朽以及所引发的阶级矛盾。
在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地位时,笔者选用了陈寅恪先生的论述(见图2)。
教学时,辅以设问:“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野蛮精悍之血和‘中原文化颓废之躯的含义。”
学生通过阅读陈寅恪的论述,理解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为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笔者引导学生了解史家高屋建瓴的论说,理解史家见解,与史家产生共鸣,进而效仿史家思考和表述历史的方法。
二、关注前沿性:了解动态,紧跟最新研究
史学前沿通常是指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展现了一流的研究水平,代表着史学研究的学术指向、方法、视角和范式。教师了解史学前沿,将自己在阅读前沿论著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和见解,基于教材整合为自我的理解,再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分享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再是照本宣科,而充满富有逻辑、充满理性的精彩论述,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笔者查阅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研究综述,了解到了一些史学的前沿信息,对该时期的最新研究有了一个概括性了解。随后,笔者筛选出一些符合本课教学的研究内容,如自然环境变迁与出现割据局面的关系。笔者注意到,张敏在《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一文中提出,自东汉以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内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寒冷期和干燥期的出现,促使游牧民族向南方湿润的地区迁徙,寻求更适合游牧经济发展的生存空间,进而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加之中原王朝统治腐朽,矛盾激化,内迁的游牧民族趁机而起,夺取了政权。
因此,笔者在课堂中先向学生出示竺可桢绘制的《5000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让学生观察这一时期气温的变化,并展示《亚欧大陆北方各族进入农耕世界图(4—7世纪)》,讲述这一变化引发的整个北方世界游牧民族南下,同时观照了欧洲罗马帝国的灭亡,将这段历史放到全球史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了解到,同时期的中国和罗马帝国有着相似的经历,而中国能在短暂的动荡之后迅速稳定下来。这为下面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地位埋下了伏笔。
三、关注多样性:形式丰富,做到交替呈现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长时间关注一个事物。因此,选用的史料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依据学生情况和课堂节奏选用形式丰富的史料,以此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在有限的课时内,史料应多种形式交替呈现。除文字史料之外,还要适当的增加图片、视频、历史故事等。
在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在历史上的地位时,笔者参考了相关史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中国古代南北方粮食产量比重图》(见图3),展示了三国之前、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南宋三个时期南北方粮食产量的比重,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理解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奠定的基础。
又如,教学官渡之战时,笔者引用了曹操赤脚迎见许攸的典故,让学生了解曹操重用人才;教学北方民族交融时,通过讲述刘渊重视学习汉族文化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少数民族对于汉文化的推崇,进而理解少数民族的汉化。值得注意的是,选用历史故事史料一定要尊重史实,达到真实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四、关注典型性:高度概括,力求言简意赅
为了能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选用史料的过程中要对史料有针对性地取舍,选择典型史料论证历史问题。
例如,在探究西晋政权的特征时,笔者初选了以下三则史料:
统治阶级的所有凶恶、险毒、猜忌、攘夺、虚伪、奢侈、酗酒、荒淫、贪污、颓废、放荡等龌龊行为,司马氏集团表现得特别集中。
——范文澜
魏削宗室而权臣篡,晋封同姓而骨肉残。
——王夫之
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
——田余庆
这三则史料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西晋政治架构的弊端和统治阶层的腐朽。笔者最终选择田余庆先生的论断,理由如下:范文澜和王夫之的论述更偏重某一角度,而田余庆的观点对于整个西晋历史做出了高度的总结和概括,在肯定西晋统一的同时兼顾了西晋统治的腐朽;而且,该史料浅显易懂,言简意赅,符合学生阅读水平。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为什么田余庆先生却说是低质量?”以此创设情境,探究西晋政权的特征。
史料的选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具备高效筛选和运用史料的能力,能够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让课堂教学中的史料具备经典性、前沿性、多样性和典型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初中教学设计中史料选择的案例研究”(编号:014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J].史学月刊,2003(5).
[2]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3] 王建立.试论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使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6(5).
[4] 赵文龙.史料的选择和使用[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5).
[5] 曹文柱,李传军.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2(5).
[6] 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何成刚,彭禹,夏辉辉,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