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完成标志新探

2020-12-21 03:52祝新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9期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标志

祝新宇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许多学者认为两个转变完成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实《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非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这两个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完成于1845—1846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才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性著作。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标志

一、我国理论界在两个转变问题上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

理论界在两个转变问题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完成两个转变的时间和标志性著作的不同看法上。第一种观点认为两个转变完成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二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3—1844年写作的刊登于《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和书信,第三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四种观点认为完成于1845—1846年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我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不同意第一、第二和第三种观点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成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为什么说我不同意呢?说它不是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我的理由是,关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是否完成了第两个转变,分歧的焦点在于马克思在该书中所说的“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是否已经是后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非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

我们来看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在回顾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时,把“市民社会”解释成为“物质的生活关系”,从而认为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中,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已经是后来形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P32,33)恩格斯在1885年写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在回顾他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时,也有与马克思相同的说法。[2](P196)我国理论界和前苏联理论界的很多人,大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回顾,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已经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认为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所说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是仅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没有普适性。

第一,马克思认为,在中世纪,市民社会的等级和政治意义上的等级是同一的,因为市民社会就是政治社会,二者没有分离,因此也就谈不上谁决定谁。只有在“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会才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来,才表现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即“国家是从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員而存在的这种群体中产生出来的”。[3](P334、252)这是马克思当时讲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的基本含义,这里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思。

第二,马克思当时仍然没有摆脱用事物本身的思想说明事物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时指出:“在这里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不是用逻辑来论证国家,而是用国家来论证逻辑。”[3](P263)在国家观上,马克思谴责黑格尔是用抽象的思想、理性说明国家的本质,而不是用“用国家自身的思想、概念说明国家的本质”。这仍然是用事物本身的思想说明事物的唯心主义观点,尚未完全离开黑格尔理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根本看不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思。

第三,马克思当时是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点说明国家、家庭、市民社会等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本质的,把这些组织都看做是人的本质的表现。[3](P292)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不是从现实的人引申出国家,反倒是必须从国家引申出现实的人。因此,黑格尔不去表明国家是人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最高的社会现实,反而把单一的经验的人、经验的人格推崇为国家的最高现实”。马克思进而认为,人永远是国家、家庭、市民社会等“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为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也就是一切人所共有的”。[3](P293)很清楚,这里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思。

第四,马克思当时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还是非常模糊的。他的基本观点是市民社会属于私人活动领域,国家则属于公共活动领域。而作为市民社会的私人活动领域,不仅包括“物质的生活关系”,而且还包括宗教活动(当时马克思把宗教活动看作私人活动)、长子继承权等。他把私有财产算作市民社会领域,但他对私有财产的认识亦有不正确之处,如他把宫廷官职、国家主权、封建特权等也看作私有财产,甚至把精神看作僧侣的私有财产。[3](P381)所以他当时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尚未达到或基本上没有达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高度。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方法应以文本为依据

我分析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马克思恩格斯在回顾他们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时,都认为马克思在1843年写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提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你为什么否认这一点呢?难道你比马克思恩格斯更了解他们自己的思想吗?这里涉及一个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的方法问题。当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一本或某些本论著的思想时,是主要以这本或这些本论著中的思想为依据,还是主要以他们后来对自己思想的回顾为依据呢?特别是在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我认为,应该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一本或某些本论著为依据。因为人们在回顾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时,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可能会把较后形成的思想误认为是在以前就产生了。这种情况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并不少见。马克思恩格斯是人而不是神,有时也难免发生这种情况。如果系统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并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思想,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完全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合写的《神圣家族》一书开始的,是在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和马克思1846年12月28日致安年科夫的信中加以明确表述的。关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否完成了第一种转变,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和评价作为这本著作主题的异化劳动理论。我认为,从哲学上说,《手稿》仍然属于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著作。《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又尚未完全克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旧观点,妨碍了马克思进一步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因此,对异化劳动理论应取科学的分析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任意拔高,甚至把它说成是马克思学说中的精华和最高成果;也不能完全否定,任意贬低,甚至把它说成是马克思学说中的糟粕。应该以成熟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为指导,通过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分清其中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旧观点之间的界限,弄清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各占何种地位,考察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们各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或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第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缺陷。第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接近于提出对抗性生产关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的缺陷。第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把存在决定意识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用于分析社会问题,接近于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坚持从世界自身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论述了社会革命是私有制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考察了社会革命的客观基础,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之间的阶级对立,指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阶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历史辩证发展的规律性。

四、为什么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并非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

《手稿》中虽然包含着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这些新世界观的思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表述的,而且在这些新观点中还夹杂着一些旧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以承认有一个理想化的、不变的、共同的“人的本质”为前提的,并且把它作为衡量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标准。异化劳动理论所揭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性矛盾,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同不符合“人的本质”的、使“人的本质”畸形化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之间的矛盾。而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与其说主要是用经济学的论据论证的,还不如说主要是用“人的本质”与不符合“人的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论证的,即用人本主义理论论证的。

第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关于“人性复归”、“人类解放”的思想,尚未完全摆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虽然对“工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作了区分,但是总的说来,当时马克思是把“工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毕其功于一役的。[4](P101)马克思尚未提出无产阶级首先争得自己的解放、然后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尚有一段距离。恩格斯在1892年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版序言中,对这一点作了清楚的说明。[2](P423)

第三,《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提出了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的思想,接近于提出对抗性生产关系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在当时只是刚刚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还没有明确制定生产关系概念,还没有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因而还没有对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作出纯经济的历史的分析,还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还没有发现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当时所讲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来还是比较抽象的;他当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虽然与费尔巴哈有了重大的区别,但尚未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区别,所以他把费尔巴哈讲的“抽象的人”誤认为是“现实的社会的人”。[5]

第四,《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不像黑格尔那样,讲的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异化,也不像费尔巴哈那样,讲的是宗教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经济事实”的分析。[4](P98)但是,由于马克思当时还只是初步研究政治经济学,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因而还没有完全做到从“经济事实”本身说明各种经济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他还是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逻辑地推演出一系列经济范畴。正像马克思自己所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4](P101)

通过上面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又尚未完全克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旧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在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矛盾是很自然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矛盾双方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各占什么地位?在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转变中各表什么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各自朝着什么方向演变?我认为,在《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主要的、向上的、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的东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旧形式、旧观点是次要的、向下的、逐步归于被克服的东西。在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转变中,前者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者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前者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且越来越采用与内容相符合的术语和形式加以确切的表述,后者则逐步被抛弃。在成熟的马克思著作中,虽然仍然常常使用异化概念,但是已不再讲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并且对费尔巴哈和嚣张一时的“真正社会主义者”的抽象的人性论、人的本质、人类之爱等观点展开了批判。这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一个重大变化。如果看不到这个变化,就不能正确说明《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和书信,在时间上早于《手稿》。既然《手稿》仍然属于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著作,那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和书信,就自然也是属于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著作了。至于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完成两个转变的著作,很多学者做过详尽的论证,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赘述了。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修正其自身。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放弃某些过时的理论观点,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改造其积极合理的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判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研究较多,只不过是不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材和专著,也只是按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不同阶段的思想,而不是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的历史演变梳理清楚。这种状况极易造成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误读和误解。例如,有的人把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放弃的某些过时的具体观点、具体结论当作一般原理,加以宣传和在实践中运用;有的人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只适用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不加分析地运用于一切历史时期;有的人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针对特定民族和国家使用的某些概念和原理,不加分析地运用于其他甚至一切民族和国家;有的人把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著作中有不同含义的概念和原理,主观地、为我所用地取其某一时期的含义用以论证自己的观点,等等。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误读和误解亟待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的精细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50.

猜你喜欢
马克思恩格斯标志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军队的学说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间平等互信思想探究
人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