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摘要】歌谣以其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欢。借助于歌谣这样一种丰富欢乐的教学手段,把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融入歌谣之中,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结合当前的幼儿习惯教育现状,对歌谣在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中的作用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常规习惯;歌谣
歌谣形式多样,旋律优美,内容丰富,是良好的启蒙教学手段。作为歌谣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幼儿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歌谣的重要教育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歌谣修养,在实践中积极总结,提升歌谣的质量和成效,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歌谣在幼儿常规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价值
歌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幼儿理解能力不足,对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也十分欠缺,在传统的幼儿习惯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是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习惯于说教和灌输,对幼儿的启发教育成效不大,甚至很多教师由于不注重方法,让一些幼儿认为教师对他不好,心存反感。而歌谣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发挥歌谣的互动效应,在欢乐温馨的歌谣唱和中,幼儿会感到非常的好玩,同时押韵上口又诙谐幽默的歌词内容,能够帮助幼儿加深记忆。每当幼儿错误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发生的时候,幼儿头脑中的歌谣记忆内容会对幼儿进行教育,提升幼儿的自觉意识,这比教师单纯说教要有用得多。最主要的是,歌谣还能提升幼儿的集体观念,因为一首在幼儿中间传唱的歌谣,可以发挥监督的作用,一旦有些幼儿习惯不正确,其他幼儿就能想起歌谣内容给予纠正,促使整个集体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以歌谣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主要策略
(一)注重歌谣的趣味性
歌谣首先应该是趣味十足的,否则即使朗朗上口,歌谣的教育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在选择或者编辑一首歌谣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趣味出发,无论是歌谣唱作形式还是歌谣内容,都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和认知特点,积极创新,让幼儿在歌谣教学中感受足够的快乐。
如针对幼儿吃饭不洗手的行为陋习,教师就可以给孩子们编织一首歌谣:“洗小手,别忘记,认真搓来认真洗,打开毛巾擦干净,保证健康心欢喜。”这首歌谣歌词简单,押韵和谐,很容易让孩子们喜欢上。比如针对有些幼儿自理能力不足,做事邋遢,心中没有集体意识,特别是在玩玩具的时候,玩过之后往往不顾及他人,玩具乱拿乱放,影响别人玩乐,教师就可以给孩子编织一首歌谣:“玩玩具,真有趣,从哪来,放哪去。互相谦让有秩序,共同游戏真有趣。”再比如教育孩子要专心学习,听老师话的时候,教师可以编织一首叫《小斑马》的歌谣:“小斑马,上学校,黑白铅笔买两套。老师叫他画图画,他在身上画道道。”这首拟人歌谣非常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趣味横生,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歌谣的丰富性
歌谣种类很多,作为幼儿教师,在歌谣演唱形式和效果上一定要多动脑筋,积极创新,使歌谣在幼儿常规习惯养成中的教育意义充分彰显,让幼儿爱上歌谣。除了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谣,还可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和多媒体之间等。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形象生动。教师可以把常规习惯内容融入到歌谣视频之中,通过伴奏演唱的形式,带领孩子跟随视频内容一起演唱歌谣,更容易强化习惯教育。如针对幼儿吃饭不好好排队的现象,教师就可以把幼儿平时吃饭不排队的照片编辑成视频内容,然后从网上找一些好孩子们排队吃饭的图片进行对比,插入歌谣,让幼儿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到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歌谣比赛,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进行歌谣表演,一边集体演唱歌谣一边围绕歌谣内容进行节目表演,最终评选出表演效果最好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总之,歌谣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教师一定要围绕歌谣的丰富性特征开展习惯教育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歌谣的教育价值
(三)注重歌谣的教育性
歌谣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教育性上。作为教师,在编织歌谣时,一定要注重歌谣的教育价值,不能为了歌谣而歌谣,否则就失去了歌谣的意义。教师要时刻谨记,歌谣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不是目的。有些幼儿教师以为只要把歌谣教给幼儿,幼儿自然就会在日常行为中纠正错误习惯,这种认识太异想天开了。教师不能光让孩子记住歌谣,而且还要结合幼儿的认识对歌谣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加深孩子的认识,只有孩子理解了歌谣的意思,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
如:“垃圾废纸装进箱,地面保持洁又亮,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我真棒。”这首歌谣教会了孩子们有了垃圾应该怎么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排好队呀滑滑梯,上下滑梯有秩序,大家不推也不挤。慢慢上,别着急,安全游戏要牢记。”这首歌谣对于孩子们平时玩的滑梯给予了安全方面的提醒,教师在引导孩子们玩滑梯之前,可以带领孩子里一起演唱这首歌谣,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除此之外,歌谣的教育价值十分丰富,如:“水果颜色真漂亮,酸甜可口味道鲜,维C含量它最高,多吃水果皮肤好。”这是教给孩子们健康知识的歌谣,可以促使孩子养成多吃水果的好习惯。很多幼儿挑食厌食现象比较严重,教师拓展歌谣表达内容,带领孩子们一起演唱这首歌谣,可以改善孩子厌食挑食的坏习惯。比如:“妈妈过生日,我要送个礼。不送大蛋糕,不送小玩具。画上一幅画,写上祝福语。唱支生日歌,妈妈多欢喜。”这首歌谣能够促使孩子们养成感恩意识和习惯,做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注重歌谣的情境性
歌谣的情境性是歌谣的本質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教师在以歌谣为载体培养孩子们的常规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在欢乐生动的情境氛围中,提升歌谣的表现力和教育性,实现歌谣的育人价值。
如:“抬起头挺起胸,小脚立正要站好,不推不挤要安静,站好队伍就出发”,这是一首站队歌谣,在演唱时,教师不应该只是带着孩子们干巴巴地唱,而是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排好队,借助于歌谣,对孩子们的站队情况进行指导。很多幼儿的集体意识不强,有的在队伍中抓耳朵,有的在队伍中抠鼻子,有的晃来晃去,有的闹来闹去,非常不整齐,而教师带领孩子们一遍一遍演唱歌谣,幼儿会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进而改正。再比如在教育孩子们的喝水习惯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来到喝水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唱:“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在幼儿其他活动中,如吃饭,入园,离园,过马路的时候,教师也要结合这些场景进行歌谣练习,以此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习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意义十分重要。歌谣作为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既能帮助幼儿加深对习惯的认识,同时又能强化幼儿的文化感知,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教育感受。随着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创新教学意识,是每一位幼儿教师亟待提升的个人素养。歌谣作为一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形式,自然更需要教师加以学习。
【参考文献】
[1]涂晓霞.论幼儿教育中歌谣式教学法[J].文学教育(下),2016(4).
[2]党春阳.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8(23).
[3]王莉,李建群.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机理及其培养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
[4]肖小玲.幼儿园儿童歌谣教学法探讨[J].成才之路,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