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把加强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必需加强美育改革,切实增强美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育;实践活动
一、小学美育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仍有多数中小学重智育轻美育,有的学校还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重应试轻素养。学校和教师往往重视美育考核的指标,对艺术知识的传授较为扎实,但学生真正的艺术修养并未得到落实。重少数轻全体。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有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但参与学习的是少数学生,还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艺术兴趣需要。重比赛轻普及。有关美育方面的活动,往往只停留在比赛上,没有比赛的项目就没有推广普及。最终结果是艺术比赛能够获得大奖,而学校没生生都会的艺术特长。综合来看,要解决学校美育问题,必需充分认识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统筹推进美育改革,普遍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育改革的原则
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改革,要通过美育课程传递审美知识、美育活动普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为此,在探索美育改革中始终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全面性。避免出现受“应试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影响,只偏好艺术专业技能,而忽视审美观念内容的教育的现象。逐步实现从欣赏美、评论美、创造美,从课堂教学到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的全面美育观,最终实现美术教育的全面铺开。第二,普及性。把美育教育作为一项普及性教育,全员推开,让每一名学生甚至教师都参与学习,真正实现先普及先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原则。第三,基础性。降低起点,发现兴趣,培养特长,逐步提高,注重在美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教育作为基础学科,与学校的社团活动、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好基础性与提高型的矛盾,让全体学生夯实基础,让部分学生率先提升。
三、小学美育改革實施策略
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学校成立美育改革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实施并进行监督。
2.加强宣传,强化监管。对美育改革实验进行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保证美育教育经费,优化校内外环境,构建科学的监管机制,完善美育评价制度。
3.丰富活动,注重实践。全面统筹美育教育和美育活动,对在艺术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培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学生就不会树立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需坚定美育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努力探索学校美育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王鹏.增强小学美育实效应提升“六性”[J].教学与管理,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