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琳 谢乾丰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发展“三农”工作的总纲要。作为贯彻落实该战略的最前沿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领导干部个人乃至整个群体所具备的“三农”工作知识与能力、所表现出的工作作风、所凸现出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呈现出的精神风貌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决定着该乡镇乃至于所在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队伍建设;乡镇干部;“三农”工作;干部群体
中图分类号 D42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2-025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2.06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ork Team Based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ZHU Yan-lin, XIE Qian-feng
(Party School of CPC Jian Municipal Committee, Jian, Jiangxi 343000)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is the general outline of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As the grass-roots and front-line workers wh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the leading cadres and individuals of the township and village have the knowledge, ability, working styl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the basic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that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should possess, such as the spirit and appearance, determin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and steady advancemen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township and even the county (city, district) where it is locate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eam building;Township cadres;“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ork;Cadre group
基金項目 江西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YB31)。
作者简介 朱艳琳(1972—),女,江西都昌人,副教授,从事“三农”问题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18年1月2日,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印发。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3],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文件的制定出台,深刻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顺利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高度重视和伟大决心。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后指导与发展“三农”工作的集大成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指挥者、实施者和建设者,乡镇干部队伍群体的能力素质及其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乡镇乃至所在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全面实施与顺利完成的水平和质量。
1 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与人员的新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发展“三农”工作的总纲要,是一项预设目标非常丰富、涉及部门非常众多、关涉的体系非常庞杂的全局性谋划,其目标的顺利实现,不仅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乃至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所有关涉其中的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群众的能力、素质及精神风貌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
1.1 擅长谋划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全局性的规划,它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而是所有关涉于其中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就“农业”问题而言,它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去解决目前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问题,而且还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背后所有制约农业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而这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又不仅仅是单独一个农业部门所能够解决的,需要所有相关部门合力破解。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一定要有一种擅长谋划本地区如何实施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要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科学谋篇布局,切实做到纲举目张,否则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窘境。
1.2 善于协调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涉及到各级不同的行政机构和职能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任何机构和单位,包括个人,都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旁观者,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实践者。例如就“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微观建设目标而言,它涉及的职能部门包括文化局、考古所、建设局、规划局、文联、农业局以及银行等等,涉及的力量既有各级政府的力量,还有各层面的社会力量,建设资金的来源既包括政府的投资,也需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因此,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善于协调不同职能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等,以便耦合成强劲的工作合力。因此,乡镇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搞好与同级部门的协调,共同推进工作;注意所在部门及各办公室的工作配合,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1.3 能够落实
再完善的规划与图景,都需要踏实的工作去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发展,描绘了一幅非常美好的图景。但是,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景,需要各级行政机构与职能部门,需要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唯有如此,才能逐步逐步地、逐项逐项地、逐年逐年地完成既定目标。因此,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所有实践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实干精神,否则,本地区本部门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1.4 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5]乡村振兴战略所预设的各项战略目标,不仅要求特别高,而且实现的难度也特别大,需要所有参与者和实践者竭尽所能地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以及奉献精神与吃苦耐劳精神。同时,由于许多工作目标都是一种集大成性的工作目标,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去协调各级行政机构、职能部门与各种社会力量,以期合力推进,而且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因此,不管是本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谋划者,还是战略目标的具体组織者和实施者,必须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政治定力,唯有如此,才能祛除那种畏手畏脚、多做事多出错少做事少出错不做事不出错的“怕”的心理,从而为本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1.5 勇于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三农”事业的重大创新工程。它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不但十分丰富,而且许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是采取常规性的工作思维方法就能实现,因为许多具体问题的圆满解决,不仅需要解决该问题的本身,而且需要解决其背后的诸多瓶颈性问题;同时,许多现实问题不仅仅是目前所出现的问题,而且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下来的问题,是一种历史叠加与负重前行的双重性叠加性问题。因此,在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要有一种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常规思维、剔除陈旧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创新路、谋新法。
2 乡镇干部队伍群体现状
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党委和政府,乡镇领导干部在组织领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造一支敢担当、会落实、能创新、肯奉献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既是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前提。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与工作状态都非常不错,值得高度肯定,但是,毋庸讳言,目前,有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奉献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1 怯于担当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征程中需要攻坚克难的形势愈来愈紧迫,标准也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6]就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它肩负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反腐倡廉的态势不断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部分惯于用老思维旧方法来抓经济社会发展的乡镇干部感觉极不适应。同时,部分乡镇干部觉得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都觉得“干的越多错的也越多”,因此对待工作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最终混个勉强合格即可;或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部门其他人的工作犹如过眼云烟。总之,目前有少数乡镇干部缺乏一种敢担当肯担当的精神,导致少数乡镇的工作表面看起来有条不紊,实则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当前乡镇干部的“懒政”和懈怠行为较为普遍……基层普通干部的消极和懈怠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政府运行的懈怠,表现为工作的消极推诿和拖沓……”[7]。
2.2 疲于应付
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镇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桥梁作用:①需要把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任务与各种文件精神下达至村、组。②要把村、组的工作情况以及“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上传于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因此,在团结带领全乡镇广大干部群众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乡镇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把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等及时传达和部署下去,即所谓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要把本乡镇及其村、组的工作情况等及时报送给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即所谓的“汇报”。面对着上级政府及众多部门的不同工作要求,如开会听取报告、学习文件精神,迎接部门检查、调研等,乡镇干部几乎每天都疲于应付,难以全身心地抓乡镇经济发展、抓乡村社会治理等实际工作。一般而言,国家所有的目标任务最终都要在乡镇一级落地,但在许多情况下,目标任务经过上级政府的 “层层发包”“层层加码”之后,乡镇政府就要面临比预期目标任务多得多的超额任务[8]。
2.3 苦于无方
乡镇,其实就是一个缩微型的县乃至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经济社会工作的开展,既离不开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指导与帮助,更需要结合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科学的政策、细化具体的措施。缘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三农”工作的复杂性,部分乡镇干部“不会”工作,即不会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实际工作,实际情况则或是一如既往地沿用老经验、旧办法、固定思维部署和推进工作,或是依靠“压”“强制”等非理性、非科学等手段盲目部署和推进工作,结果是表面上工作如期完成甚至是提前完成,实际上却是工作的实效事倍功半甚至是劳民伤财,不仅没有助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反而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习惯于循规蹈矩,一切按固定的套路来,并不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是消极被动地等有人找上门来,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去做一下什么,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对待工作,有人督促一下就做一下,没人说就不会有人去做[9]。
2.4 耽于升迁
相较于在城市工作的人员,乡镇干部确实承担着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①住宅距离城区较远,上下班极为不便,加之工作任务繁重,绝大多数人一星期只能回家一次,难以照顾家中小孩及其他亲人。②工作压力大,不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随时听候上级的各项检查和评审等工作。③经济待遇较低,随着乡镇集体经济的不断萎缩,不少乡镇的日常运转基本上依靠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个人收入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福利。④政治前途较为渺茫,作为一名乡镇干部,特别是普通的干部,想要成为一名科级干部特别是正科级干部,难度非常大,因为一个乡镇的正科级职位只有有限的几个,竞争非常激烈,有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以一个普通的科员身份退休。一个乡镇,充其量也就 11、12 个科级岗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提拔者微乎其微,超过 95%的乡镇干部辛辛苦苦一辈子,默默无闻,到头来只是个一般的干部[9]。因此,部分乡镇干部,为着自己的前途以及家庭着想,要么是积极参加各种选拔性考试,以期职位升迁与单位变动;要么是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想办法调入城区单位工作或者是获取职位的升迁;要么是利用自己担任乡镇干部的潜在性影响和优势,与当地的经济利益集团链接——或入股或办厂等,以期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相互效尤的结果就是人心思变——或升或迁或利!
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中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在这2份文件中,不仅提出了乡村振兴怎么做、做什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现实性问题,而且在字里行间还强烈地透露出党中央、國务院对组织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级各类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
作为组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来说,必须要不断提升个人及整个乡镇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在生动的实践中不断锤炼、提升自身乃至整个干部队伍的党性,唯有如此,才能顺利地组织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并如期实现战略目标。
3.1 懂农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只有“懂”才会“做”,如果不懂也勉强去做,那只能是一种盲动与乱为,结果可能不堪设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意味着必须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来部署来强调。在该《意见》中,就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对照这5个方面要求,无论哪一个方面,需要的都是比较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储备,否则在部署和推进相关工作的实践中,就可能会一筹莫展。另外,这里所强调的“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在内的大农业,并非狭义的农业,这其实也意味着乡镇干部必须是行家——既要懂得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清楚农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既要能看到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表面问题,也要能抓住其中的本质问题;既要有抓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般知识,也要有指导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殊知识。总之,只有懂得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科学地部署和推进工作。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1]。
3.2 爱农村
农村,曾经是中国几千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心中念念不绝的乡愁所在之地。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纵深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加剧,农村也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决胜脱贫攻坚战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的面貌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但是,毋庸讳言,目前,农村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不愿去不愿待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生活环境的脏、乱、差,农村经济条件的落后,水、电、气、路、网络、学校教育、就医看病等,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大量逃离农村而宁愿蜗居于城市边缘,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从心里面就鄙视农村不愿意踏进农村。如果要布置安排某一项工作,要么是电话通知村干部,要么是叫村干部到乡镇办公室口头通知,除了不得已之外,几乎不到村组检查工作、落实情况、考察民情民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部分乡镇干部不热爱农村。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热爱一种事物、一件东西、一个人,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投入于其中——为它(他、她)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牺牲一切。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村,才能有深厚的农村情怀,才能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振兴乡村的实践者。没有对农村深沉的爱,做一个合格的“三农”工作者就是一句空话[10]。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广大乡镇干部一定要有热爱农村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为它出力、为它服务和为它奉献。
3.3 爱农民
农民是一个非常淳朴善良的阶层,尽管在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部分农民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斤斤计较、蛮不讲理、法治观念落后等,但是,绝大多数农民身上还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诚实、善良、务实、勤劳等。之所以有部分乡镇干部觉得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农民越来越不听话,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例如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喜欢对群众发号施令,习惯于用强制性措施落实工作与推动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心里面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等。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干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唯有如此,群众才能拥护你,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过程中,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主体。作为乡镇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与贯彻好群众路线,首先要从心里热爱群众,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真正认清与摆正自己的“公仆”角色和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广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凝聚起广大群众的智慧,汇聚起强大的工作力量。‘爱农民就是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做好服务,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1]。
3.4 会谋划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以及历史性工程。尽管其着眼点和核心是“三农”工作,但其背后所关涉的却是与“三农”工作有关的所有的上位性和下位性产业,以及所有的职能部门,因此,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12],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任何部门、任何产业、任何人,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之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缺席。就其主体目标与任务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所要谋划的内容非常丰富,所要部署的方案非常庞杂,所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所要把握的标准非常严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12]。作为乡镇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规划和发展布局,另一方面要切实依据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与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所制定的规划与方案,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有方案、工作有计划、部门有职责、人员有安排,画好路线图,制定时间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条不紊地得以实施与推进。
3.5 敢担当
乡村振兴战略所预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关涉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的层次非常宽泛,需要谋划的工作非常繁杂,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巨大。①要求广大乡镇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所突出强调的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3]的要求,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②不论是干部个人或所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切实完成好上级政府部门以及所在乡镇党委和政府所下达或分配的工作任务,不能因为工作任务的繁重或艰难而打折扣、搞形式主义。③要敢于对一些并不十分适合所在乡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和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敢于指出来,以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信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乡镇干部应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提升担当境界,落实担当责任,用无私无畏体现责任担当……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矛盾冲突面前较真碰硬,在急难险重面前冲锋在前,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3]。
3.6 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4]。所谓创新是指在工作中要能够因地制宜、打破常规、知难而进、开拓进取。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三农”事业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纵观党和政府历年来的“三农”政策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集大成式的“三农”工作战略和措施,它的顺利实施和稳步推进,不仅能够历史性地解决和完善“三农”问题与工作,而且必将大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成。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战略性工程,就乡镇干部而言,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思维和勇气,不仅要敢创新而且还要会创新,要把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与所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其发展规划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切忌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统筹推进乡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力求战略目标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品牌响亮、优势明显。
3.7 乐奉献
讲奉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毋庸讳言,随着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以及社会间一切都与经济利益挂钩等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干事要报酬,加班要补助,节日要福利等现象和风气正严重地侵蚀着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及广大普通的工作人员,“没钱不办事”“给钱乱办事”等顺口溜就是眼下这种现象和风气的真实写照。同时,部分干部或普通工作人员在工作的选择或分配上,则是哪个部门工作任务轻压力小就往哪个部门挤,哪个部门权力大油水多就往哪个部门钻,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在革命战争年代得以发扬光大的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正被某些所谓的聪明人士称之为“傻子行为”。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在分内与分外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自己干事创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胸怀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大而无畏地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中,因为心底无私天宽,否则事事讲报酬,时时想着怎样才能不吃亏,不仅不能全身心地干工作,而且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途。只有胸怀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真正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才会时时刻刻琢磨工作而非时时刻刻琢磨个人利害得失。只有胸怀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团结带领好整个班子以及全体干部顺利实施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否则就会形成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想真干事真出力的“混日子”风气与工作状态。只有胸怀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在关键的时刻顶得住压力,经受得住考验,战得胜挑战,克服得了困难。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党和政府从全局的角度谋划和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三农”事业的战略性布局,同时也是检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普通公职人员为政之德、从政之智、行政之才的试金石。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前沿组织者、落实者和实践者,乡镇干部一方面要切实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入手,确保自己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也要从认真提高自身工作作风出发,成为推进“三农”工作的先鋒模范,从而确保全体乡镇干部成为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历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9-12-15].http:∥www.hnswnb.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 &a=lists&catid=20.
[3] 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9-12-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26/c1001-30315263.html.
[4]赵志斌.乡镇干部要着力提升“五种能力”[N].大理日报(汉),2017-08-26(003).
[5] 江岩.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担当精神的重要论述[EB/OL].(2014-04-08)[2019-12-12].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08/c40531-24842474.html.
[6]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02).
[7] 欧阳静.提高乡镇干部积极性 增强治理能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4):31-34.
[8] 杨婕.我国目前乡镇公务员心理落差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9] 肖任.城镇化背景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对策——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8(6):108-113.
[10] 夏红莉.党的十九大关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8,20(1):15-17.
[11] 董立人.新时代的“三农”人才工作队伍培养机制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8(23):10-11.
[12]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N].许昌日报,2018-11-16(005).
[13] 王晓方,高渭峰.经济新常态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7(12):218-219.
[14] 学习他——勇于创新的精神[EB/OL].(2017-08-11)[2019-12-15].https:∥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811/3107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