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亭
摘 要:文章试图结合脑认知科学介入艺术行为认知领域的技术手段与方法,还原、分析人在观看艺术作品时神经生理活动的彩色图谱,推算出神经信号本身所代表的视觉编码信息,从而进一步反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行为。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通过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导出观者在观赏过程中由心理变化所呈现的大脑活动模式四维图像;第二阶段,探索出不同类型的视觉对象、线条或色彩等在人的视觉皮层活动中所隐藏的信息,并进行图像分类与分析;第三阶段,运用这些图像元素反作用于艺术家原始的画作,促进其重新解构,从而创造出新的画面形式。
关键词:脑认知;神经科学;自我意识;艺术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J205;R3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9-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122-02
自我是人类智慧的核心与力量的源泉,是艺术、哲学、科学的亘古谜题。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self consciousness)是区分人与动物,以及不被人工智能“攻陷”的最后防线。自我由记忆、个体化的记忆构成,由对个体经历、状态和情绪的元认知(这种对自己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与再记忆、再思维被称为元认知)构成。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等成分。
一、关于“自我意识”在心理学、艺术中的阐释
在心理学中最早最系统研究“自我意识”的是英国的威廉·詹姆斯。 在他的理论研究中将“自我”划分为“主我”和“客我”,这两种意识的自我共同构成了行为者的思想, 这种思想具有流变性、自由性和即时性。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在“自我意识”的二元划分中将“自我”划分为物质的我、精神的我以及社会的我。这里“物质的我”包括与我有关的所有东西, 包括有关“我”的所有事物; 这表明了物质的我即使是没有感情因素的也是客观存在的;“精神的我”是对“自我”主体的一种评价, 包括不同对象对“主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 它是人在社会中的体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 “自我意识” 分为三个部分: 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 指的是知觉系统, 是人们最原始的欲望情感,是现实主义的生活的反映。它通过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交换影响着“本我”。“自我” 是会从“本我” 那里找到思考依据的, “本我”通过“自我”从外界中找到依据从而影响“本我”。“超我” 是人道德层面的组成部分, 它根据社会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沾尘世、超脱理想的我。这三个“我”相互作用,从而不断通过对自我的再一次塑造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改变。
二、关于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当代认知神经理论
随着当代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关于自我在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首先随着对知觉、记忆、情绪等人类心理核心主题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展,越来越发现自我是无处不在的。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体验,对复杂情绪的体验、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无一不是个体结合已有经验的建构过程和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艺术作品的创作,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都是艺术家自我的投射;而赏析则是观众结合自我已有经验的建构。普遍认为,自我意识为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元认知)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元认知是有意识地控制行为和调整我们世界经验的工具,赋予人类物种优势。直到最近,Damasio等人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传统,提出自我意识是天然伴随意识现象的一部分。因此,自我意识是我们世界经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最低限度的自我意识(预先反省,对经验有自动的归属感),还是更外显、被我们鲜活体验的叙事自我意识,通过检索个人记忆,从而允许对未来的预测。这种方法使最近的研究超越了早期的限制,使我们深入了解自我意識的生物学起源和功能。
三、关于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美学
脑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子领域(神经美学)一直在研究人类艺术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这项研究工作要使用脑部扫描仪来探测人们体验艺术品时的神经活动。从最开始关于情绪的一些心理学研究到人们逐渐认识情绪的具体神经机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F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得出观众观看绘画时的大脑活动模式和时间序列(大脑情绪处理中心—杏仁核—的活动模式)。研究者逐渐发现情绪本质上是一种由扣带回、杏仁核等神经核团投射到各种高级皮层的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的来源各不相同,但是均与杏仁核、扣带回等几个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核团有关。这些核团之间的相互投射往往通过丘脑换元,这个过程可能介导了相当多的由情绪带来的呼吸、心跳等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另外,情绪的信息也可以影响到高级皮层的活动状态。高级皮层的活动可以完成感觉、复杂运动、学习、记忆等各种活动,而情绪可以给这些活动加上一层喜怒哀乐的“颜色”从而让我们学得更快捷,记得更牢,听得更清晰,看得更明白。然而,过于强烈的情绪波动反而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记忆就是这样在不停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四、脑认知神经活动模式如何作用于绘画艺术行为实践
文章以笔者这次研究的关于情绪、记忆和认知的创作项目进行分析。在之前探索过的关于自我意识表达的现实主义构思的画面的基础上,从对记忆的迷恋和对现实的再现,逐渐转向对意识与潜在心理活动的探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脑科学,用脑电设备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捕捉情绪信号,对个体记忆的重要瞬间进行固化,将抽象概念的视觉表达转化成艺术语言呈现。笔者通过现代的FMRI技术,对作品引发的脑活动模式加以初步检验,对人脑语言、记忆、思维等认知功能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的综合研究。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通过FMRI技术导出观者在观赏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大脑血氧活动图,来实现情感记忆和图像的转化。记忆是大脑的基本功能之一,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存下来。艺术创作可以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而多巴胺正是赋予我们“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能够帮助我们缓解抑郁和焦虑。用艺术来表达情感既可以使人连通视觉记忆,也可以连通身体记忆。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基于多个情境事件的提炼,是抽象的记忆。语义与习得的抽象知识有关,以概念为组织元素。情景记忆能给语义记忆提供基本支持。语义记忆脱离了时间空间以及具体的情景,是不以个人为中心的记忆。语义记忆的组织是抽象和概括的,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接受信息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以意义为参照的。
比如,笔者在画《Albert》这幅画时是把对同样人物的不同时刻的记忆和情绪放到一个不同环境中,并使其自然地发生勾连。把语义记忆的抽象概念投射到创作中,把当时带Albert在Hanover滑雪时的情景放到秦皇岛海边的环境中而产生冲突、迷茫和恍惚。这种把同样的人物置身在不同情境中而由此产生的时空关系在某一角度上实现了情感冲突与图像交叠的转化。情感与图像的转化是指绘画艺术作品通过图像来表达深层次精神情感的一种现象和关系。艺术家所创造的绘画艺术作品大抵是艺术家本人情感和情绪的个性化显现。艺术创作是创作者本人内心宣泄情感的过程。创作者在形象思维的每个环节上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动力是被创作对象在创作者内心产生的投射调动起来的,这个过程中情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情感也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从潜意识里激励自身,再渗入作品图式中,感染观者的一种内在情绪的体现。
第二阶段:将探索出不同类型的视觉形象、线条、色彩在人的视觉皮层活动中所隐藏的编码信息进行图像分类与分析,把这种经过科学的心理学数据分析后的视觉信号呈现给观者。
第三阶段:用第二阶段的既定的图像元素反作用于艺术家原始的画作去重构画面,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情绪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数据,最后从数据回到主动构建的画面,通过技术的手段做分析,探讨人如何融合科技和传统绘画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绘画语言。
五、结语及展望
本文从艺术行为、艺术实践与脑认知神经科学的几个关系探讨中得出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而艺术创作重在鼓励人们用创新的手法唤起每个人潜意识中的情感记忆,赋予绘画象征意义,承载人们的视觉经验。脑科学的发展为艺术创作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影响着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
目前已完成的前期实验:用功能磁共振采集的“大脑血氧信号”得出观众观看艺术作品时的大脑活动模式。结合该模式以及脑认知对自我意识的核心元素(自我情景記忆、情绪、元认知)进行艺术具象表达尝试,并对作品引发的脑活动模式加以初步检验。
计划未来开展的实验:结合脑认知科学的思路与方法,对此项目继续进行跨界拓展。由神经系统呈现出的活动模式图推算出神经活动信号本身代表的视觉编码信息,从而进一步反作用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行为。同时,尝试多维度的解构画面,将其进行拆解,形成并丰富以自我意识元素为主体的绘画语言。希望将来神经学科和传统的艺术学能更好地合作,推动我们对艺术的情绪反应,帮助我们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祖陶.舒远招黑格尔《精神哲学》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唐 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H.C.Loua,J.P.Changeux,A.Towards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lf-awarenessRosenstand[J].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7,12(83):765-773
[4]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情绪[M].周芳芳,黄扬名,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5]孟凡君.认知神经科学对美感研究的启示——神经美学研究初探[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22(2):465-47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