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虹
摘 要:在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理念下,游戏不仅是课程组织实施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的一日活动内容。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游戏资源,也需要创新游戏活动形式。在课程资源理念指导下,应致力挖掘有益于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文章基于乡土资源对幼儿园区域游戏实施的积极意义,从挖掘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以期更好地丰富幼儿区域游戏内容,提升区域游戏活动的品质。
关键词:乡土资源;区域游戏;幼儿活动;游戏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92-02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生活化、社会化、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理念。
区域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不断地丰富区域游戏内容、创新游戏活动形式。这需要幼儿园树立课程资源理念,不断地挖掘与利用有价值的游戏素材。乡土游戏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性民间游戏资源,为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水。
二、乡土游戏资源对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丰富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提高幼儿游戏参与度。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普遍具有“喜新厌旧”的游戏心理。除个别特别喜爱的游戏外,对大部分的区域游戏,幼儿是不愿意多次重复参与的,而受限于游戏材料、场地、游戏组织等主客观条件,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可选择性十分有限。重复而被动地选择区域游戏活动,将打消幼儿的游戏兴趣,使之对游戏不再充满期待。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区域游戏中,让幼儿接触从未尝试甚至从没见到过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猎奇心理与探究兴趣,丰富了幼儿园的游戏资源,让教师的游戏组織和幼儿的自主游戏有更多的选择,对幼儿区域游戏兴趣的提升也极为重要。
其次,有利于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乡土游戏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游戏中的具体体现,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乡土游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传统游戏类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幼儿游戏项目。以福建莆田地区为例,乡土游戏资源十分丰富,如“踢铁路”“跑关”“埋地雷”“跳房子”“捉特务”“斗铁片”“猫捉老鼠”“抓子儿”“孵鸡蛋”“翻花绳”“折纸人”等。这些游戏在民间的流传度广泛,尤其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更是儿童寻乐的好法子。部分民间游戏活动成为地方文化的符号与象征,甚至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将乡土游戏引入幼儿园,将其与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进行融合,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乡土游戏,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
再次,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十分关键,一切有益于教学活动的素材与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深入乡村民间进行儿童传统游戏项目的调研、学习,围绕幼儿园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教学进行相互融合与渗透,对有益于幼儿学习以及游戏的内容积极吸纳,对部分不适宜于幼儿游戏的内容进行去除或改编,让乡土游戏更好地发挥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三、乡土游戏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乡土游戏资源进入幼儿园,需要经过“游戏素材搜集与整理—游戏的融合与改进—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这三个主要环节。因此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如下三个方面:
(一)广泛采集,广泛参与,丰富游戏活动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充分发挥乡土游戏资源的积极作用,需要采集大量的民间游戏素材。
首先,教师要亲身参与乡土游戏素材的采集工作。作为教师,自身要具有课程资源意识,以及信息意识与能力,可通过互联网搜索具有地区特色的乡土游戏素材内容,并初步了解这些游戏的玩法,初步建立这些游戏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在联系,评估游戏的教育价值。此外,教师需要通过实地走访,民间游戏采风,访问、观察等方式,在乡间发现、采集大量的民间幼儿游戏素材,建立初步的游戏素材库。笔者利用周末、节假日以及走访乡村亲友的契机,在莆田临近的城厢、秀屿、涵江、荔城四区,乃至周边的仙游、永春等地区的农村进行乡土游戏素材的搜集,收获颇丰。
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家长的智慧与力量。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发挥家庭资源的作用,吸引家长广泛参与,将自己所知的适合幼儿开展的乡土游戏在班级中分享。班级中幼儿的父母、祖辈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地区,他们有着丰富的民间生活经验,甚至从小就以这些游戏为伴,在乡土游戏的开展方面比较有话语权。教师可以让每个家庭提供两三个自己熟悉的乡土游戏,让家长填写上游戏名称、游戏流传地域、游戏材料、游戏规则、游戏意义等。教师再整理家长提供的乡土游戏素材,进一步充实与完善班级的乡土游戏素材库。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家长进课堂的契机来进行乡土游戏的教学活动。家长进课堂是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体验幼儿园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家长给班级幼儿带来好玩的乡土游戏活动。比如,林同学的爷爷是一个泉州民间手工艺人,能够将白泥捏成各种各样的小人、动物,笔者邀请他来到幼儿园,给幼儿现场演示如何捏小人,然后给每组幼儿一些捏泥人所需的材料,如白泥、小刀、颜料以及一些服装等道具,让幼儿尝试捏一些卡通人物,如白雪公主、小矮人、倒霉熊、喜羊羊、奥特曼、唐老鸭、孙悟空、猪八戒等。在林爷爷的手把手指导下,一个个小泥人呼之欲出。此时,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心爱的小人开展过家家、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自主小游戏,别提多开心!
(二)合理取舍,精心改编,提高游戏育人价值
乡土游戏内容丰富,适宜人群范围广,未经选择、加工的乡土小游戏不一定适合幼儿开展区域游戏,部分游戏甚至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因此在游戏的取舍、加工上需要花一些心思,以确保游戏的教育性、娱乐性、安全性。
比如,在游戏“抓特务”中,游戏内容为两名“红军”抓一名“特务”,游戏以奔跑、追逐、躲闪为主要形式,尽管有一定的运动价值,使幼儿的速度、灵敏度有一些发展提升,但是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可能导致幼儿养成追逐打闹的不良习惯,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予以果断舍弃。
部分乡土游戏则只需要围绕幼儿园五大领域以及区域游戏内容与特点进行适当改编,使之更好地发挥游戏的功能,更好地让游戏寓教于乐。
比如,“孵小鸡”的游戏,由一个幼儿扮演母鸡,坐在一个凳子上面,凳子下面放几个石头作为鸡蛋,五名左右的幼儿表演老鼠,围着母鸡将手伸到凳子底下抢蛋。基于小班幼儿灵敏度欠缺的问题,可以对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鸡蛋数量为4枚,偷蛋的老鼠为4只,老鼠伸手偷蛋的时候母鸡用手拍打,打到老鼠的手则老鼠出局。如果4枚鸡蛋都被偷走,则老鼠胜利。这样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低龄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行为能力。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渗透适当的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习保护弱小,养成不恃强凌弱的道德品质,在游戏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发挥游戏的娛乐与教育价值。
(三)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玩出游戏不同花样
幼儿园区域游戏需要建立在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之上,教师不要给幼儿过多的限制,在投放游戏材料、介绍游戏玩法之后,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与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去自我发现与建构游戏的新玩法。
比如,在手指游戏“翻花绳”的乡土游戏进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习惯于模仿,教师就不必进行具体花样的教授,以免禁锢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只告诉幼儿基本的翻花绳的方法,然后就分发红绳,让幼儿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进行自主游戏。在幼儿自主尝试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得以培养,互相之间进行指导和帮助,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五指全部参与进来,发展了幼儿手臂动作的灵活性以及手指之间的协调配合默契度,灵巧的小手上下翻动,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最为关键的是,在充分的自主尝试的基础之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甚至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较为高级的花样,如降落伞、渔网、飞机、剪刀等。每每翻出一个好看的花样,幼儿就呼唤其他幼儿过来观看,兴致勃勃地相互传授翻花绳的方法。可塑性强的自主游戏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幼儿思维能力、动手习惯,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结语
总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乡土资源丰富和发展了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但需要指出的是,乡土资源是一种原始的课程资源和活动素材,要充分发挥其游戏价值和教育作用,必须建立在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与创造的基础之上,尤其需要使之符合各阶段幼儿的游戏智能与兴趣,确保寓教于乐的活动效果。这就要求幼儿园慎重地、有所作为地进行乡土资源的引入、设计与改进,更好地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效果与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佳寅.乡土资源让小班幼儿区域活动落地生根[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5):24-26.
[3]李天超,芦 苇.多变的毛线 多彩的游戏——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中的运用[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0(2):66-67.
[4]陈东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盐城地区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研究——基于课程游戏化的视角[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0):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