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华
摘要:《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反复品读发现这篇散文“形散神聚”,其“神”就蕴藏在题目中的“听”字中。从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中探讨“听”字所蕴神髓。
关键词:《鼎湖山听泉》;听;写作手法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面对这样一篇写景散文,抓住什么,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纲举目张”地促进学生提取信息、领会文意、品味语言、理解“形散神聚”的写作技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执教《鼎湖山听泉》一文时,通过反复品读文本,发现这篇文章的“魂”就藏在文章题目中的一个“听”字里。
人自出生以来,靠视觉来获取知识,观察其四周的环境。与其他动物一样,视力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用眼的机会最多。有研究表明,个体学习的信息有80%来自于视觉。既然视觉作用如此之大,为何在《鼎湖山听泉》一文中,作者对视觉却弃而不用,而去“听泉”呢?这一不同寻常的感觉运用,激起了笔者浓厚的探究兴趣。
一、借助鼎湖山的景物遮蔽,来突出“听”
云雾漫漫只能“听”。文中一开篇就写到:“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雨倒是歇住了,霧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细雨、云雾极大地限制了作者的视力,正如文中所说“眼不见,耳则愈灵”。所以,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听泉”就成为必然。
山高林密只能靠“听”。文中还写到:“山间林密,泉隐其中”“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山林茂密,泉水遮蔽其下,看不见泉水只能听见泉声,所以“听泉”不仅和天气状况相关,也和地理环境有关。
夜色茫茫唯有“听”。全文“听泉”的高潮在文章的第八段,听泉的时间是“入夜”,是“深夜听泉”。夜色茫茫,群山葱茏,这个时间也决定了作者捕捉泉水的方式只能是“听”而非“观”。
文中无论是天气状况、地理环境、时间都不是巧合,是作者为文巧妙的表现。作者写的就是“鼎湖山听泉”,“听泉”就是作者要表达的重心,因此材料的选择,因素的运用,都得向着“听泉”集中,“听泉”是文章的脉络,贯穿始终。
泉声描摹借助“听”。“听泉”是看不到泉水的形态和外貌的,作者用听觉来感知泉水,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泉水特点。
1.泉声——孩子如铃的笑语
把泉声比喻成孩子如铃的笑语,写出了泉水欢快、清脆悦耳的特点。
2.钟声和泉声——老人召唤孩子
把钟声比喻成老人的呼喊声,把泉水比喻成孩子的应答声,分别写出了庆云寺钟声的古老和悠远沧桑感;泉水的清脆和欢快感。
3.泉声——提琴
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比喻成提琴的声音,写出了泉声的“柔曼”,也就是舒缓与美丽。
4.泉声——弹拨
把石缝间漏下的滴泉比喻成弹拨的乐音,写出了泉水滴落时的清脆与间歇的节奏感。
5.泉声——贝斯
把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比喻成贝斯轰响的声音,写出了泉声的厚重和低沉。
6.泉声——铜管
把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比喻成铜管齐鸣,写出了泉声的雄浑。
7.万般泉声——交响乐
把“万般泉水”比喻成交响乐,写出了各种泉声的交响错杂,宏大声势。
这些精妙的比喻都是“听”的感觉的描绘和形容,“听”是作者描绘鼎湖山泉水的重要方式。把虚无缥缈声音,通过联想和想象以及大量的比喻表达出来,让无形无影变得有形可感,这也是“听”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在写作手法上,匠心独运,烘托“听”
首尾呼应也靠“听”。从文章开篇和收束来看,首尾呼应的也是“听泉”,结构严谨。文章开篇第一段就描写因天气下雨,视线不佳,“眼不见,耳则愈灵”,“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结尾写到“我愿清泉常鸣”,全文以“听泉”始,以“听泉”终。
看似闲笔为写“听”。文章第五至七自然段,写庆云寺和鼎湖山的树,看似闲笔,但也是紧紧围绕着“听”来写的。庆云寺和绿树也是鼎湖山的风景,泉水也是,这些都是鼎湖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为“听泉”渲染宁静、美丽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揭示文章的主旨做铺垫。
再说,鼎湖山如果没有绿树,哪来的泉水,泉水是绿树茂密涵养的必然产物,反过来泉水也滋润了绿树,使绿树更加葱绿茂盛,泉树相依,写泉水怎么可能不写绿树呢?在一座荒山上,怎么可能有丰沛的泉水呢?如果没有泉水又怎么能“听泉”呢?写绿树实质上是为写“听泉”做铺垫的。
庆云寺是过滤尘想的地方,“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其让人身心宁静、澄澈、虚空,依寺而住,枕泉而眠,在宁静的心中才能够听得真切、入心,作者不仅仅是用耳朵在“听”,更是用心灵谛“听”泉声,因此,作者才能够体悟如此深刻。
从文章结构到文章选材,再到文章主旨,处处围绕“听泉”展开,妙化无痕地体现了散文 “形散神聚”的特点。
作者简介:来凤华(1968—)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