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巨太
“阴阳球”理论的构建
在上篇中,我们探讨了中医学的哲学、数学、模型和经验的特征,讨论了其理论的基本内核阴阳理论的源流、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引入中医学后,用来系统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和临床的诊断与治疗,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实质,是古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以阴阳为模型,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的系统的重组和编程。阴阳思维模型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其阴阳思维内涵是什么?如何把握阴阳球理论的构建?我们将在下面展开讨论。
1 对阴阳“球”模型的思考
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促进了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完善,尤其是古代圣贤在慧智双观的基础上,古代天文学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对阴阳理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阴阳的唯物辨证思维模式和“天人相应观”对中国哲学和中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古籍资料的考证,分析古人的宇宙观,认为古代先贤们对宇宙自然界的认识是以“天球”的模型展开的。
1.1 “阴阳球”假说的提出
1.1.1 古人认识宇宙的模型——“球”
1.1.1.1 古代的天体演化理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文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郎,七曜周悬,曰日曰月,日柔月刚,幽灵即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段话的大意是,宇空浩渺无垠,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这就是世界的始基。一切有形之体皆仰借元气的生化而生成。因此,元气是万物的开始。这是我国最早的天体演化理论之一。这里可以看到古人所构造宇宙模型中有“气”的运動,可以认为它的前提是存在一个供“气”运动的空间。那么,这个背景模型应是一个立体的。
1.1.1.2 古代的宇宙构造和运行理论
古代天文学主要有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三种观点。
(1)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对于天地关系的认识。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为天如一斗笠。大地则如倒扣盘子,太阳绕北极旋转,并有一套说明天高地广和日月运行的数据。详载于《周髀算经》。
(2)宣夜说是古代测定恒星位置的学者所创立的,它以为天是没有一定形状的,日、月五星,即所谓七曜都是“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缀附在天体上,这是它的独到见解。宣夜说以元气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宇空中敷布的是气而不是水,星体运行各自有自己特殊的规律,不受什么天壳的统一约束。
(3)浑天说是在西汉中期新兴的一种天文学说,浑天说产生以后,盖天说就相形见绌了。浑天说可能始于战国时期,战国时的慎到(约公元前四世纪)就曾经说过:“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慎子》)。这可能是现在能够见到的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浑天思想的明确记载。慎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天是球形的概念,这个天球沿着倾斜的极轴在不停旋转。这就是说,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天球概念。西汉末的扬雄提到了“浑天”这个词,这是现今所知的最早的记载。他在《法言·重黎》篇里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这里的“浑天”是浑天仪,实即浑仪(见浑仪和浑象)的意思。浑天说的代表作是张衡《浑仪注》,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球形的大地位于浑圆的天球的中央。认为天空和大地都是浑圆的,象一个鸡蛋。天空有外壳,内盛有水,地球浮在水面,在天之中而不是在天之下,犹如蛋黄。日月星辰缀附在天壳之上,随天壳步调一致的旋转。可以看到汉代古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中的宇宙是立体的球形模型。
1.1.1.3 古文献中关于“天球”的记载
有关“天球”的记载曾见于《尚书·顾命》篇,该篇最早提出“天球”。记载周康王即位时,在东西两边厢房的陈设品中,西厢房有: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东边厢房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天球与河图究竟是什么,没有说明白,但是后人提出的测日仪与天象图标说,比较接近原物的实际情况。这些实物在当时可能还非常原始粗糙,但因为它们是测日观天察地的仪器。在古人眼中带有神圣和神秘的性质,因而方有可能和代表古代王权威严的古玉器陈列在一起。这说明战国时古人的宇宙观是以“球”为模型的。
1.1.2 《易经》中的宇宙观与参考系统——“球”
《周易》将辨证思维作为认识自然和人的根本方法,将宇宙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范畴,阴阳交感成为万物,世界变化的动力和根源在于阴阳的矛盾中。那么《易经》的作者是参考什么开展研究工作的呢?在《周髀算经》中,已经非常精确地记录了古代先民们利用圭表确定方向、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方法:以日出日落确定东西,白天参照正午时最短的影子确定南方、夜晚以北极星确定北方,这样就求得中央四方。他们首先确定的是冬至和夏至,冬至这一日日影最长,为一年的起算点,测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5日,再参照日月交会等自然现象,最终确立了历法。夏至与冬至平分黄道圈,就形成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同时阴阳二气也就有了形象。由于春分与秋分昼夜大致平均,以此二点为界,又将周天分为上下两半。这样二分连线与二至连线便将天球二分为四,形成四季。也就产生了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个部分。阴与阳的本意是明与暗,在一年的昼夜变化中,二至二分点将黄道一分为四,从冬至到春分为少阳,从春分到夏至为太阳。从夏至到秋分为少阴,从秋分到冬至为太阴。
这是阴阳概念形成之初的古代天文学依据的宇宙参考系统,是一个立体的“球”模型。
1.1.3 《黄帝内经》中的宇宙观与参考系统——“球”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地之为下否乎?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这表明《内经》既采纳了宣夜说的理论认为地球和其他星体一样,悬浮在太虚之中全靠气的作用;又吸取了浑天说的思想,在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水平上,说明地与天的关系,断定我们生活的大地并非在天之下,而是在太空之中,实际上是承认大地是一个立体的球形。观测天象,首要的问题是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参考系统,来观测天体如何随时间而改变其位置。《内经》采用古今天文学常采用的真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来观测天体的视运动。
1.1.3.1 真地平参考系
取真地平为基本圈,南点或北点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叫做真地平参考系。《内经》的真地平参考系,通过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相配,来表达在天体相对运动中,天地空间特性的变化。如图1所示。
天体的位置移动是掌握季节变化的准确尺度,根据天体恒星的位置进行天空区划是掌握天体“简单位移”的主要前提。《素问·五运行大论》:“始正天纲,临观八极”。“天纲”指天文大纲,如天球赤道,二十八宿等;“八极”指地理八方,明确提出天球区划和地平圈方位的思想。
1.1.3.2 赤道坐标系
从浑天说的宇宙结构图式出发,我国古代产生了“天球”的概念,建立了赤道坐标系(图56)。天球北极(P)在《灵枢·九宫八风》篇称“太乙”,是北斗回转的中心,地平圈(ENWS)与天球赤道(QQ')相交于东(E)西(W),黄道圈(RR)与天球赤道相交(ω=23°26'),角、氏、房、心、尾、其、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赤道圈和黄道圈之间绕天球北极运行,并以春天观测为基础,依据星群形象划归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白虎、北宫玄武四象。如图2所示。
天球北极和四方二十八宿相配,便是五行学说产生的天文学背景,《内经》的宇宙观也是一个以“球”为背景的模型。
1.1.4 阴阳学说的本源——球
如前所述,古人站在地球上观察天体的运动变化,由于当时不具备现代的观测手段和技术装备。因此,对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差异无法进行清楚的判断,分不清远近、层次,似乎它们都分布在同一个以观测者为中心的球面上,这个球就是“天球“,古人用肉眼仅仅能分辨的是天体方向上的差异。与此类似,现代天文学虽然知道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具体观测天象时还要假想一个“天球”,而地球居其中心,这样才能用坐标表示出天体的方位及其视运动,这种方法称为球面天文学,可见古代的“天球”理论与球面天文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在古天文学中,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叫做天体的视位置。在地面上的观测者眼里,大地是静止不动,而天球是转动的,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面上的观测者所能看到的是天体每天都绕自己运动一周。天球永远处于周日旋转之中,周日运动是天体最明显的视运动。由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人们每天看到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来,傍晚从西方落下去,白昼得到阳光照射,气温较高,夜间得不到阳光照射,气温较低。太阳的周日运动是连续进行的,所以地面上明亮程度和气温在一昼夜内的变化形成一个波动循环。
古人根据阴阳的明暗、冷暖属性,用阴阳消长概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由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很明显,很容易通过这个运动来理解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反过来古人也从这一大家都容易理解的具体的自然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抽象的概念——阴阳。由此可见,阴阳的原始模型是个“球”,是在球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
阴阳球理论与古人宇宙观中的“天球”思维模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古人用以说明整个宇宙、乃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论。至于后世用以说明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太极图,不过是立体的阴阳球变化在平面上的投影。
1.2 太极图是“阴阳球”在平面上的投影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把事物产生的起始状态归于太极。《易·系辞》:太,大也,极,无极,无限之谓。太极指天地混沌未开之先的原始状态,太极即太始,是宇宙的最初本原、至高无上的本体,而太极图则可视为象征宇宙演化的模式图,标志着宇宙万物的化生和演变,也象征着人体的生命曲线。人与自然是相顺应的,太极图既反映了宇宙日、地、月的阴阳消长规律,亦为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象征。
1.2.1 太极图的渊源
1.2.1.1 关于“河出图”的传说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上传》)。根据李晶伟先生考证,“河出图”的这个“图”并不是“朱熹《本义》首列的河图……实乃太极图也。”古籍记载:伏羲氏根据河图而画八卦,说明太极图应当出现在伏羲氏(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长江淮河流域)之前。又根据《三国志·魏书》:“易博士淳士俊曰:包牺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包牺即伏羲氏,燧皇即燧人氏,后者是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时代的中华民众的领袖,距今约一万八千多年。姑不论这种说法的精确程度,但至少说明了“河出图”这个事件,发生于距今五千年至一万年以前。
“河出图”。这么一“出”,竟使得人类有文字可考的记载中,凡大德高人,仁人智士,无一不对太极图各抒一番见解。无疑,太极图是一件极古老的文献资料,它形成于可供系统记述事物和思想的文字之先。“太极图”是古中国的图化哲学和宇宙模式图。近些年来,由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出土文物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对《易》卦的起源问题集中到仰韶时期。如有的学者已把历来争论最多的太极图和河图洛书的最初原形上溯到半坡人那里,认为太极图中黑白交互的“阴阳鱼”的最初原形,就是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罐上的“双鱼纹”。
1.2.1.2 古人从日月运行变化中总结出太极图
古天文学家认为黄道是日月运行的轨道,如东汉刘向著的《五记论》中说:“日月循黄道,南至牵牛,北至东井。”以黄道为天球基圈的坐标系,叫做黄道坐标系,如图3所示。
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与天赤道呈23°27′交角,黄赤道交角是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四季气候分明的成因。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叫白道,与黄道呈5°8′43″的交角。月亮在繞地球旋转的同时,还伴随地球沿黄道在天球上做周年视运动,反映在天球上,呈日月缠绕黄道做周年视运动,运动轨道为太极曲线,古人据此绘制了著名的“太极图”,见图4。
与此同期,在阴阳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也一定受到在当时是属于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影响。那时的哲学家受到这种影响所画出的表示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图形,就是太极图。
1.2.1.3 史料记载
从历史上看,朱熹是太极图的第一个发现者和第一个准确的破译者。据史料记载,一说得之于蜀之隐者,或武夷君。宋未元初袁梅说:“朱熹嘱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其三图焉。”(《谢仲直易之图序》)后为谢仲直所获。此三图传自彭翁,彭翁传自武夷君。明初赵撝谦《六书本义》最早记载飞阴阳鱼太极图,赵氏认为:“又天地自然之图,……世传蔡之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今得之陈伯敷氏,当熟玩之。”二说源于《周易参同契》。朱熹曾说;“先天图传之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朱熹把太极图破译为一张描述道家内丹修炼的图式。
据史书记载,阴阳鱼太极图的形成,跟五代时华山道士陈抟有很大关系。《宋史·朱震传》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周敦颐所得陈抟的“太极图”,原名无极图,周敦颐将之改为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但周敦颐的太极图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阴阳鱼太极图。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是:阴阳鱼太极图跟邵雍所承继的陈抟的先天图有关。邵雍依先天图衍绎出许多幅卦图,具体为多少幅,众说不一。南宋张行成认为有十四幅,他说:“先生(指邵雍)之书,尽寓乎十四图。”(《周易通变序》)而朱熹于《易学启蒙》和《周易本义》中将之归结为四种,即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方位图。其中,跟阴阳鱼太极图有直接关系的是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而后人所编的张行成《翼玄》卷首载的《易先天图——浑天象》中已经出现有阳阳鱼太极图,但这是否是陈抟、邵雍的原图?抑或是张行成《翼玄》中原载之图?学术界尚有疑问。
1.2.2 太极图表示阴阳变化规律
太极图是阴阳变化运动规律的抽象概括。古人通过直观的感受同一环境下光的或明或暗、物候的变化、温度的变化,而这样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以日、月和年的形式反复地出现。虽然当时没有现代天文学技术可以测知太阳、地球、月亮的准确的运动方式,但是经过人们多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掌握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系内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行星的运动规律。如图5所示。
对于自然界这种阴阳的运动规律与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是相吻合的。《素问 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因此,每天早晨人醒来,阳气初起;到中午,阳气最盛,精力最旺;午后阳气渐少,阴气来复;傍晚,阳气衰少,阴气渐盛,人入寐;夜间阴气最盛,至清晨阳气来复。这样,人的一天的阴与阳的运动变化。如果以“一日”为一个整体,画作一个圆来表示,以时间为横坐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圆内的一个这样的正玄曲线,即“太极图”。见图6
以“年”为一个单位看阴阳的消长变化,我们在这个大圆内作12个同心圆,同时作24条过圆心的线将圆等分,用来表示季节。那么按照《素问·脉要精微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的描述,用黑白色块代替阴交阳交,一年的阴阳变化分为十二月,仍然是粗略的分法,因而所画之图也是很粗糙的。如果再详细一些,则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也就是说一年有四时,八节,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用二十四等份来画图便会比十二等份所画之图细致得多,用七十二等份来画则会更加细致。要是用三百六十等份来画,则细而又细,将三百六十个点连起来,便是一个反映一年阴阳消长轨迹曲线的《阴阳图》。由此可见,阴阳消长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其变化的轨迹当是一条圆滑的曲线,而并非台阶式的折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幅阴阳太极图。见图7。
1.2.3 太极图是“阴阳球”的平面投影图
从天球的记载到现代宇宙观阐述,由古至今人们均以“球”作为模型,用阴阳理论来研究宇宙自然界和人体,古人的宇宙观是哲学和天文学的混合产物,太极图是远古时代古人立竿测日影以辨四方、冷热的产物,是一种原始的天文图。大圆圈表示太阳黄道视运动轨迹(实质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黄赤交角即阴阳鱼尾(23度26'21"),由此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相应地南北往返移动,称为回归运动,使地球表面出现四时季节,以生万物,所以太极曲线是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图是宇宙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面投影。
由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阴阳模型是一个“球”即“天球”。阴阳学说是它的运动规律。因此,这个模型只有是球体,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古人的宇宙观。著名易学家杨力也认为:“太极图是宇宙和人体生物钟的模式图,是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模式图。太极图的阴阳环抱成螺旋式的旋转着,其阴阳运动并非封闭,太极图是一个立体的阴阳运动图,而不是平面图”。
“模型”一词,在西文中源于拉丁文的Moduius,意思是尺度、样本、标准。所谓模型法就是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形(即被模拟的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随着模型法的发展,模型以超越了作为客体的模写,样本这个范围,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抽象。秦汉时期我国的自然科学技术的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古代哲学家从当时的自然科学中汲取养料,借助当时人们公认的一些理论来充实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用图形来表示阴阳的内容时,虽然大家都彼此明白,知道是在研究和描述“球”的运动和变化,但是,由于當时的科技水平画出来我们只能是看到一个平面上的“圆”,并且流传至今。
从古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可以看出他们在利用阴阳学说研究自然界和人体时,心目中是有一个立体的模型,但是画在纸上的是平面的太极图,即太极图模型。这个模型的来源应该是古人心目中的“阴阳球”模型,太极图实际上是立体的“阴阳球”在平面上的投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