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沙沙
摘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公司的价值将由收入及经营利润等相关财务数据指标的显现,进一步延展至营收能力、服务价值以及发展空间潜力等相关指标。文章结合产业互联网这一发展背景要素,进行重新评估及企业战略转型的研究;同时探讨为打造优势产业,企业应当怎样更好的凭借互联网将实体资源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对于客观经济、网络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企业的转型策略,从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结合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控制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企业战略;转型升级;转型控制
一、引言
产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从消费互联网这一概念中引申出来的。它主要指的是我国产业发展在大数据共享的背景下,云计算能力提升的前提下以及智能终端服务手段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借助于我国的网络高速发展优势,从而提升产业发展效率,提高全面服务能力,最终使得传统产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实现转型并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与企业运营存在深入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之上,企业战略转型成为必要的发展方向。在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外部与内部驱动因素加速企业战略转型的速度,并存在诸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客观背景发展的基础上本文从多方面着手对企业战略转型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转型理论,能够对当下的企业战略转型提供参考。
二、转型策略:多渠道扶持保障企业实现战略转型
(一)产业互联网下产品创新方式转型
1. 改革式创新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无法快速适应变革的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商家将会被迅速淘汰。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还存在很多困难。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生产会减少许多经营中间环节,从而使得传统营销链路发生重大变革,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变革。企业的产品与市场发展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产品生产模式,为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地位而深入改革创新。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中低端产品已然不能适应市场的新发展及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长此以往一些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将被逐渐淘汰。总的来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产品,为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立足之地必须要进行改革式创新,将产品发展的覆盖面从“广度”向“深度”的转变。
2. 吸收式创新
产品创新模式在产业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展现了多样化的形态。摒弃旧的生产观念,进行改革式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创新机会和已有的产品生产相结合,进行吸收式创新,对企业增强商业竞争力也尤为重要。首先,在进行吸收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重新优化产品组合,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其次,优化产品产业链结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简化了原有的供应链环节,把握这一发展背景,优化产品生产成本;最后,提升产品自身的增值能力。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深入挖掘产品内生性增值空间,以此为企业创收带来巨大的空间。
互联网联网科技的发展颠覆了现有的产品创新方式,无论是改革式创新还是吸收式创新,都要求企业在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时代背景,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二)产业互联网下营销方式转型
1. 引导大数据的精准定位
“精准营销、数字化营销、长尾营销和双边市场”等概念是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实践得到的产物。充分利用这些理论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变革,同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在产业互联网经济下应用大数据来实现精准化營销,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结构,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生产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还可以得到一些“长尾市场”的相关信息,在传统经济发展中,这些“大数量”小市场的市场需求难以把握,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它们的数据信息可以很快得到,进行精准化定位,充分开发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2.加强用户的服务体验
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顾客的认可依然是带动企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必须重视企业为顾客带来的产品体验及服务回馈。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从客户需求出发,要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产品体验。在产业互联网下,一方面企业方便与用户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双方的信息反馈也更加直接,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企业可以为顾客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与实体销售的结合,线上APP的发展,令用户可以快速定位到需求产品,但是用户体验对其购买决定的作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云服务”,将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结合到一起,带给顾客更加完整的购物体验,令用户可以得到更加集成化的体验。
3. 做好售后维护与追踪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获取资源的渠道增加,不仅如此,用户的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表,企业在线上可以快速取得一手资料。传统企业应该尽快改变来适应互联网思维下导致的企业营销链条下效率的飞速发展。首先,应确定售后预约的功能设计与业务流程,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客户体验,并建立售后服务流程体系(如信息发布、网上支付、在线诊断等)进一步优化的基础。其次,基于互联网平台中的售后服务建议与评价窗口,建立企业生产系统之间的对接。客户在体验过企业产品和服务之后,通过互联网充分的表达自己的体验效果。
(三)产业互联网下管理体制转型
1. 企业员工的科学化管理
好的技术和运营管理团队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顺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必须要拥有综合能力人员的支撑。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互联网操作技术,还应该具有企业产品运营管理的能力,对员工的科学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在对企业员工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注意对高层领导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和基层业务员工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企业的员工布局结构,发挥企业的人才的战略优势和作用。其次,在对企业员工管理方面,努力打造开放的人员组织关系。由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与控制,充分意识到基层业务人员的重要性,管理者充分相信员工的能力,将组织变成一个个相互协作的自由项目团队,充分发掘每一个员工的潜能,从而发挥出组织的最大能量。
2. 企业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发展
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阐明了企业内部工作的权责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良好、有效的组织结构给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效应,而滞后的组织结构则会拖累企业的发展。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的分权型、扁平化和平等化的管理模式逐渐兴起,它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进行管理体制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企业的信息传输效率更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逐渐增大,可以建立其一种以核心管理部门为中心网状组织结构,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建立高速的决策信息机制。其次,充分利用以互联网和局域网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传统企业内网和外网的建设,令管理者不仅能快速掌握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也可以随时关注外部市场变化。
三、转型控制:定性+定量指标监控企业战略转型效果
(一)定性指标反馈
1. 企业实施运行效果评价
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企业必须要抓住产业互联网发展特点,积极掌握大数据和精准化的互联网数据处理,快速进行战略转型。在企业进行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转型控制,从企业实施产业互联网转型后的运行效果来看,可以从企业的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发展创新的可行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几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首先,企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与否取决于战略规划是否符合实际企业的发展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的互联网经济指数达到6.13%,跃居世界第一,在企业战略制定的过程中,通过现有要素的结合,从而实现企业更快速的发展。其次,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创新的可行性中可以看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出现扁平化创新发展趋势。在市场拓展与新产品开发商,可供企业使用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的整合下可以令企业更快的定位与使用,创新驱动能力逐渐增强。最后,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风险,在系统的规制下,各个风险系数指标与实际发展进行比对,对风险类型进行快速识别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2. 企业价值实现评价
互联网经济下要求传统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产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企业生产的产品本身最为直观的体现了企业的价值主张,对企业的主要产品生产与营销渠道铺设进行创新性变革,关注企业价值链的设计,关注员工企业产品价值的认同感,才能使得企业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产业互联网下,企业在进行战略转型时,可以从企业价值链的设计以及企业价值理念的渗透两个角度来进行评析。
首先,互联网条件下使得企业价值链的快速创新成为可能。在互联网的辅助模式下,企业产品的价值内涵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产品可供挖掘的使用效果也更加深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这种价值链的优化使得企业的产品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其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在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更多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需要更多的员工参与和支持,而不再是企业的受众者和被动人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9.13亿,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些人群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可以较快的接受新的商业组织模式。因此,企业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转型,这一价值理念的贯彻是较为快速与深入的。
(二)定量指标反馈
1. 企业市场绩效评价
企业市场绩效的完成情况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其产品的价格、数量及品质都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因此,从其资源配置效率、产业技术进步情况和内部组织管理效率等几个角度进行考量,可以有效评价企业战略的合理性。
首先,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状况。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B2B运营商平台营收规模255亿元,同比增长51.7%。中国经济正在进行高质量增长阶段,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潜力使得资本市场下,正在为产业互联网下的企业战略转型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其次,产业技术进步情况。大数据、云计算等技術进步渗透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各个方面。如网络购物、团购、O2O、物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经济形态不断增加,使得在互联网经济下企业的交易场所、交易时间、交易品类和交易速度等都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变化。再次,内部组织管理效率。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移动信息平台的迅速普及,企业内部组织沟通渠道逐渐增加、进销存、合同管理软件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员工在企业中主动参与管理的频率增加,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管理组织平台迅速反馈市场讯息和个人看法,因此企业的内部组织效率逐渐提高。
2. 企业财务指标评价
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战略转型政策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馈。通过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快速考量企业的债权比,通过盈利能力指标则准确反馈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在财务指标的支持下,企业战略转型的有效与否可以进行数字化定量分析及反馈。
首先,企业战略转型后的偿债能力反应。一方面,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的垂直分割,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分层性使得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样一来可以加快企业的融资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如传统制造业三一重工集团近年来在进行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其资产负债率有明显回落,这不仅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包含集团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生产和互联网营销等技术的引入。其次,盈利能力指标的反应。消费互联网的格局已定,其中BAT的市场地位已然不可撼动,但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挖掘潜力。
四、结语
本文就产业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战略转型问题进行了探究,但是还有以下的几个问题未能进行深入探讨,例如产业互联网未来的组织形态是怎样的呢?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将如何处理“数字化”与“互联化”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本文尚未进行深入考量的问题,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产业形态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覆盖面的不断增加,企业的战略制定与落实会有更多的角度供人去思考。这也给我后续的研究提出更多的角度与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朱忠强.“互联网+”背景下代工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2]白昌易.“互联网+”中国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9(03):39-45.
[3]黄宏磊.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105-108.
[4]张磊.基于大数据的S软件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5]任一鑫,李跃,刘丽莹,沈悦.产业蜕变视角下产业转型模式选择方法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01):17-26.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