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婧怡,马思宇,朱志平
(1.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2.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100048;3.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现象,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儿童也步入了汉语学习者的行列(李宇明,2018)。然而,儿童二语学习有自身的特殊性。儿童的年龄及其对语言的认知与使用都具有自身特点,这使得儿童作为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与成人并不相同,不宜简单照搬成人标准。因此,汉语教学要全面应对非汉语环境下的低龄化现象,需要制定专门的适用于低龄学习者的学习标准与教学标准。
二语学习者的学习范围,往往需要以母语者的语言表达系统为蓝本。针对成人二语教学所使用的汉语表达系统,对外汉语教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面向成年人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家汉办,2007)。而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汉语能力标准还是空白。这类标准的制定同样需要适合的母语者语言表达系统作为蓝本。我们认为,这个蓝本应当采自母语儿童。
根据儿童大脑发育与语言发展相关研究,儿童第一语言3 岁开始快速发展,至5 岁建立起基本的语法系统(Doris,2006),观测这期间母语儿童的发展,分析这一阶段产生的儿童语言,有可能了解到儿童母语语言表达系统与表达范围。
与之相关的是,在母语儿童口语发展中,3 岁儿童的词汇量已达到1000 词左右,4~6 岁为成熟完善期,6 岁以后能够基本掌握母语口语表达,7 岁前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此后儿童主要在教育机构中逐步学习书面语言。书面文字的学习扩展儿童的词汇量,也帮助儿童掌握更复杂的语法结构。①Helena Curtain,Carol Ann Dahlberg 著,唐睿等译,语言与儿童——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北京,第2 页。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 498 页。所以,这一年龄儿童的口语发展语料将提供给二语儿童口语教学较为全面的儿童口语蓝本。
本文对汉语儿童口语句型的描写,着眼于可以直接用于儿童二语教学的范围。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汉语儿童常用口语句型主要有哪些?
2)与成人汉语常用口语句型相比,汉语儿童常用口语句型有哪些特点?
3)儿童汉语二语教学采用哪些句型更为合适?
“句类”“句型”“句模”“句式”等概念都是对汉语句子进行分类而产生的术语(陆俭明,2016)。黄伯荣、廖序东(1997)认为,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
然而,语言教学直接使用语言本体研究所归纳的句型其实是有困难的(朱志平,2016)。因为抽象度越高,距离语言使用的具体条件也就越远。二语教学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对本体研究的成果做进一步的离析。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主张“(句型)是能生成句子的语言模式”(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1989)。研究者从二语教学角度出发,根据句子成分的结构和语义,整理出219 个用于针对成人的汉语环境下教学的句型。例如,“句型(十一)1.”“主||形(+‘了’+ 复合趋向补语”,则能通过替换语言结构的方式,生成句子“天黑了下来”。而“主[施事]||动”,则能够通过方括号中的语义提示,生成句子“他说(……)。”(同上)不过,非汉语环境下儿童二语教学使用的句型可能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便向适合儿童具体使用的条件靠近。
人类的语言表达是以意义为核心的。人们在言语交谈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句法形式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赵金铭,2010)。而二语学习正是学习用于表达(某个)功能的合适的句法形式(Wilkins,1983)。在教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对句法形式描写的术语虽不尽相同,如表达形式、(对外汉语)教学句型、表达格式、构式—语块、形式结构、教学句式等,但都指向一些固定或半固定的结构,在填入符合条件的词语后,成为能够在交际中直接使用的句子的“半成品”语言形式(吕文华,1992;卢福波,2000、2005;冯胜利、施春宏,2011;谢英,2012;朱志平等,2014;陆俭明,2016;肖奚强,2017)。本研究将上述这种可以用于教学的“半成品”形式统称为“句型”。它们应当是海外儿童汉语教学最为常用的教学内容。
针对儿童汉语句型发展方面的研究往往通过对儿童语言发展中某个句型发展的描写,来揭示儿童语言发展的机制。比如,李宇明(1990,1995) 研究儿童“谁”字句、“什么”问句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顺序性及系统整合、类比推理机制,论述语言难度与输入频度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李慧敏(2012)研究儿童语言中“的”字句语用功能的发展、语气类型的出现顺序、言语意图的类型及其发展速度等。这些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句型的习得顺序,尚未在总体上对句型进行系统描写。不过,他们也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实验方法及语料提取方式。
本研究采用两种语料:第一种语料主要源于CHILDES(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儿童语料交互系统)中音频、视频语料的转写。该系统由美国心理学家Elizabeth Bates、Brian Mac Whinney 和 Catherine Snow 等人发起,收录了全球28 种语言0~7 岁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大量语料。基于该系统对儿童语言发展、语言学习、语言障碍诊断等相关研究论文已经超过3000 篇(温志军、胡瑰玲,2001;张义宾,2019)。课题组选取了该语料库中母语为汉语的3~5 岁儿童语料,共计约30 小时录音。语料涉及101 名母语为汉语的儿童的话语,年龄从4.3 岁至5.9 岁,分别来自北京、南京、杭州等地。语料主要记录了儿童与父母、研究者之间玩游戏、读绘本、讲故事等活动中的对话。这类语料的特点是以横向、共时为主,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里记录了该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同时也提供了同一语境下成人与儿童交流时的成人语言,也为课题组提供提取句型时的分析与对比语料。第二种语料来源于课题组以日记形式记载的儿童语言,这是一种纵向的发展的观察研究,主要来自一名三岁汉语母语儿童。第二种语料主要用于佐证前者各年龄段的分析与结论。
课题组对语料进行了转写,并以话轮为单位对转写语料进行切分。全部语料共计252,833 字,采用话轮统计为36,535 条。语料转写主要参考美国会话分析学派常使用的转写系统(Atkinson,J & J.Heritage,1984) 及 CLAN 会话转写系统。由于该转写规范所记录的转写内容主要为英文,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研究同时也参考了汉语会话研究的转写体系。在音频、视频内容转写过程中,本研究主要以话轮为单位记录说话内容,以及该话轮的参与者身份、年龄、双方互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行为等,包括非语言层面中的重音、停顿及非言语行为,如说话人的动作、说话人的说话方式等。
在统计中,我们将成人(如儿童的父母)说的话语标记为成人语料,将儿童说的话语标记为儿童语料。
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语言形式对功能的表达的三种手段:词汇手段、句法手段、语篇手段。词汇手段主要通过功能词语来反映句子的功能特点。句法手段主要通过词组、句法结构、句式表达功能。语篇手段主要通过两个以上的小句共同表达功能,研究还涉及语气、衔接手段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汉语儿童口语表达系统,以用于支持二语教学,因此,本文此处主要讨论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方面的句型归纳。本研究对句型的提取主要以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1989)归纳的现代汉语基本句型为蓝本,并依据李晟宇等(2006)对句型的提取规则,进行句型提取。
在提取中,研究遵循先提取,后归类的原则。先对语料中出现的形式进行切分,提取其中影响功能表达的形式,进行整理、归类。语料分为单句和复句,再按句型、句类、句式进行分别归纳。以情景(一)片段为例:
情景(一):在某幼儿园内,孩子和妈妈在玩玩具。
(1)妈妈(摆左手):宝宝你先等一下。先把这个摆出来。
(2)孩子(跑开):我不想玩这一个。
(3)妈妈:那你想玩哪个?
(4)孩子:先玩这个。
(5)妈妈:挨着玩。把这个玩完了再玩这个。先放那里。打开这个。
(6)孩子:这怎么玩?
(7)妈妈:这怎么玩?可以拍嘛。
(8)孩子:这个盒子里不好拍。
在研究中,首先将上例中的(2)(4)(6)(8)这4 条语料进行功能分析。然后根据句子功能,分析出该句可替代的部分及其聚合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描写、归类、统计。最后将描写结果与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1989)归纳的《现代汉语基本句型表》进行对照,最后提炼出儿童汉语表达句型。如:
我不想玩这一个。
根据上下文,孩子说这句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反对妈妈的提议“先把这个摆出来。”,句子表达了拒绝做某事的功能。该功能主要是通过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不想”再加上具体的拒绝对象“玩这一个”来实现的。因此这个句子的可替代部分的聚合特点如下:
名词短语+不+能愿动词+动词短语。
而根据同类语例的统计,“名词短语”部分,可以是代词,甚至省略。“能愿动词”部分可以是“要”或者“想”。动词短语部分则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该句型可描写如下:
名词/代词短语+不+能愿动词(想/要/能)+动词(或动词短语)
在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1989)所归纳的《现代汉语基本句型表》中,已有“主||能愿动词+宾语”句型。根据形式与功能对应关系,我们将此作为“主||能愿动词+宾语”的下位句型。又因为该句型的名词/代词短语可自由替换,且居于常用的句首位置,我们将其进一步改写为:
……+不(想/要/能)+动词(或动词短语)
以上4 条语料的归纳结果见表1:
表1:语言形式提取与归类示例表
依据上述原则与步骤,课题组归纳出儿童汉语口语表达的基本句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统计。
在对语料进行整理、提取后,课题组共归纳出汉语儿童口语表达使用的句型186 个。其中,使用频率排在前9 位的占全部口语表达句型总量的52.2%,其余177 种形式,仅占全体表达总量的47.8%,显示出较显著的集中性(见表2)。
表2:儿童口语表达常见句型列表
从儿童口语使用句型占比的顺序看,独词句——名词/名词词组/代词占比最多,占总数的13.3%。其次是独词句——应答语句。这两类占儿童使用句型总数的20.9%。例如下面的对话:
情景(二):妈妈和孩子在玩积木,妈妈让孩子给他们刚刚拼好的小人儿起名字。
妈妈:你给他起名字好不好。
孩子:小人。
妈妈:是叫什么?小人?
孩子:嗯。
妈妈:叫什么名字?
孩子:小人。
在上例中,妈妈的问题中使用了更丰富的语言形式,但孩子仅用独词句“小人”和应答语“嗯”来回答。
除了独词句(名词/名词词组/代词、应答语与拟声词)外,儿童使用的句型比较集中,单句居多,而且多集中在两类:一类是普通的动词谓语句及其疑问形式(如情景(三)中的“画什么?画小房子。”情景(四)中的“睡觉了。”);一类是特殊的动词谓语句“是”字句和“有”字句(如情景(五)中的“这是一个花。”和情景(四) 中的“宝宝有个小蚂蚁。”)。此外,“……,然后……”是儿童口语中使用最多的复句形式。
情景(三):妈妈让孩子画画。
妈妈:给,彩色笔。
孩子:画什么?画小房子。画小房子!
妈妈:可以。
情景(四):妈妈和孩子在看绘本讲故事。
妈妈:这说的是什么?
孩子:宝宝有个小蚂蚁。
妈妈:小蚂蚁在做什么?
孩子:睡觉了。
情景(五):妈妈和孩子在共同完成一个拼图画。
妈妈:我再给你找三个。你看看这里哪几个工具可以接在后面做好不好?
孩子:这是一个花。
在同一批语料中,课题组也对成人在与儿童交流过程中(同一语境下)所使用的句型进行了统计,其中,使用占比50%以上的句型约为13 种(见表3)。
表3:成人口语表达常见句型列表
限于研究目的与篇幅,这里不对成人语料做深入分析,因为不排除成人与儿童对话时对句型的选择因素(这需要其他成人语料来验证)。对比表2 与表3,可以明显看出两个趋势:第一,双方在沟通中使用的句型并不一一对应,成人在上文使用的句型,儿童并不一定重复,而是有自己的选择;第二,成人使用的句型是比较丰富的,而儿童使用的句型则比较单一。有四种形式是沟通双方都使用到的,但是使用频率有差异,将它们抽取出来,再加上儿童常用的另外两种句型,可以列如表4。
表4:儿童与成人口语表达句型对比表
从表4 可见,在前四种句型中,除动词疑问句以外,其他三种儿童使用频率都大大高于成人,足见它们是儿童常用的口语句型。此外,表2 中所列的第9 号句型:“……+ 有+(数量词组)+名词(表领属)”,在成人语料中未进前50%,仅排在第21 位,占成人语料的1.4%。儿童常用的复句句型“……,然后……”排在成人语料的第26 位,仅占成人语料的1.0%。
围绕句型所使用的动词,课题组也集中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儿童使用动词是比较集中的,比如“是、有、吃、要”等,在语料所涉及的总数700 多个动词中,这些词的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动词。限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
基于儿童口语语料中有关汉语句型的使用,以及儿童与成人口语语料中汉语句型的对比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儿童口语句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在语料统计中,课题组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的句型结构总体数量更少,变体也不如成人丰富。在表达某类语言功能时,使用的句型更为集中在某几种句型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系统的不完整性与句型的典型性:
首先,儿童使用的句型结构其整体数量少于成人。在对本研究所用的全部口语语料进行提取、归并后,我们共统计归纳出289 种句型,其中,儿童使用的句型186 个,约占全部句型的64%,其余103 种句型(如疑问句:“谁是……?”等)未见儿童使用。
其次,从句型系统的丰富程度来看,儿童使用的句型变体不如成人丰富。在对句型进行整理后,课题组共提取出成人使用的句型(上位句型)215个,洐生句型(下位句型)74个。而在儿童使用的句型中,主句型(上位句型)为134个,洐生句型(下位句型)51 个。例如,主||状+形,这一句型常用于描述物体的性质及其程度。在成人语料中,往往通过一些固定的结构,如“挺……的”,“有点儿+形容词”,“真/好+形容词!”等来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而儿童则常用主语后面直接加上形容词或副词的方式来表达描述功能。再比如,在针对他人住址进行提问时,儿童提问的语句多为“他住在哪儿?”,而成人使用的语句则包括“他从哪儿来?”“他住在几号?”“他是哪儿人?”等等。
第三,从语法手段使用的倾向性来看,成人倾向使用更多的语法手段来进行表达,而儿童使用的语法手段则比较单一,总体上语法化程度更低。根据本文统计,成人对补语、动词重叠的使用数量分别是儿童的1.95 倍和3 倍,使用动词“有”的语法意义的情况是儿童的6.125 倍。使用关联词来构造复句的频率也高于儿童。例如,“不管……都……”“哪怕……也……”都只见于成人表达。而儿童在表达相似功能时,更倾向采用短句,甚至独词句进行表达。如下例:
情景(六):孩子和妈妈在读绘本。绘本中的故事片段为鼠妈妈在等着鼠宝宝回家。
妈妈的描述:不管多晚,鼠妈妈都在窗前,等着她的宝宝。
孩子的描述:天黑了,鼠妈妈一直等着,一直等着。
在上文中,同样表描述鼠妈妈对小鼠的等待,妈妈用了“不管……都……”这样的关联词构造复句,而孩子则只使用了副词“一直”,并重复了这句话。
第四,与语法手段的丰富程度相应的是,儿童使用语句的平均句长较短,每个话轮的平均句长仅为7.18 字。而成人的平均句长为8.05字。
第五,所使用的句型集中在某几种句型上以及某些动词为主的句型上。
从句型表达功能倾向看,儿童语言发展的动态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在语料中,与成人使用的句型结构相比,儿童语料呈现出发展过程的动态特点。同时,受儿童言语角色的影响,儿童语料的句型结构分布与成人相比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儿童的语言水平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特点。具体的语言现象体现为:
首先,儿童语料中的独词句比例远高于成人语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独词句比例逐渐降低。据统计,在儿童口语语料中,“形容词/动词/名词/代词单独成句”的平均比例为15.35%,比成人高出30%。但3岁、4岁、5岁的独词句的比例分别为33.3%、20.3%和13.4%,逐渐向成人口语语料的独词句比例4.4%靠拢。
其次,受儿童言语角色的影响,儿童语料中表达请求帮助等功能的句型使用频率高于成人,而表达意见征询、催促、责备等功能的句型使用频率低于成人。例如,表达请求帮助功能的“……+怎么+动词(动词词组)?”,在儿童语料中的平均使用比例高于成人,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同时,表达询问、责备功能的疑问“……+动词+什么……?”的比例,成人的使用频率高于儿童平均水平,但儿童的使用比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祈使句中,表达催促功能的“快,快快!”和表达行为指示功能的句型“好好+动词(动词词组)”也是如此。如图1。
图1:成人与儿童受语言角色影响的句型差异动态变化示意图
第三,儿童往往对一些句型采用回避策略。成人句型中“把”字句、衔接词语“那、那就”、趋向补语等排名靠前,而在上下文中未见儿童使用。可以确定的是,儿童是理解这些表达的,但是他们不倾向于使用。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李宇明,1995)这也是儿童口语中的句型系统还处在动态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的一个表现。
此外,年幼儿童语言表达清晰度较低,量词使用单一,有时还出现一定的偏误。例如,儿童直接在句子、名词后加“了”或“的”的表达高于成年人。当妈妈询问“你刚才跑什么?”,孩子回答“后面有车了”。他的意思其实是“因为后面有车,所以我才跑了”。在三岁左右的儿童语料中,还存在“打乒乓球(的)地方”“妈妈苹果吃没完”等偏误语料。
本研究通过自然语料整理了汉语儿童口语表达中的句型,归纳出其分布特点,指出其表现出的句型系统的不完整性及动态发展特征,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儿童二语教学是有启发的:
1)不同母语儿童语言认知与发展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作为二语教学的蓝本,汉语儿童口语句型的特点对儿童二语教学句型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儿童句型系统较成人单一,但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儿童汉语能力标准的研究并不能单凭主观推测将成人版标准直接简化。
3)由于儿童口语句型系统存在不完整性,尽管前人已有5 岁儿童语法基本成熟的结论,但将之与本文对同年龄段儿童语料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我们认为,儿童二语教学内容语法系统趋简应当是一条基本原则。
4)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动态特点,二语教学应结合教学对象的年龄及认知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比如对三岁的孩子而言,他们还未能理解商量、求助等言语功能,教学内容应以具体的事物名词、形容词为主。
5)从成人语料与儿童语料的对比可见,儿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是不对等的,尽管五岁儿童能理解较为复杂的句子,但是他们在表达时的选择依旧比较简单。这是值得二语教学关注的。
6)儿童二语教学应当尽量以单句为主,母语儿童使用频度比较高的常用动词句,“有”字句、“是”字句等应当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应当根据这些句型的具体语境使用功能作进一步切分。
研制科学的儿童汉语能力标准,必须对儿童汉语教学有科学的认识。我们认为,适合儿童汉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标准应以功能为纲,从词汇、句型表达入手,适应汉语口语的表达特点,在实践中进行尝试,为未来的国家标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海内外儿童汉语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汉语真实口语环境中采集的儿童语料库中的语料为基础,对常用句型和交际句式的分析,形成基本句型和交际库,分析句型的语义与交际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符合儿童汉语口语表达情况的能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