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婺剧英译文化移植策略
——评《计算机翻译研究》

2020-12-21 12:55:32徐玉书,李慧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婺剧音译英译

书名:《计算机翻译研究》

作者:张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7-302-14199-1

出版时间:2006 年12 月

定价:22 元

全球文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婺剧作为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古老戏剧,通过翻译出版的方式传播海外,不仅拓宽婺地戏剧文化传播途径,而且能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移植成为婺剧英译的重大难点,关系着海外群众对婺剧艺术文化的理解与传播。一方面,婺剧艺术产生的地理位置极具特色,且涵盖了地区文化的各方面,体现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观念;另一方面,婺剧艺术完美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诗词和乐曲,吸收了古代文艺思想,彰显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剧中涉及的习俗、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在英语中无法找到能完美诠释的词汇,给英译文化移植增加了难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越来越强大,能帮助翻译者更轻松、优质、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笔者在开展2019 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20KPD23YB)研究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支持下婺剧英译文化移植的方法策略,对于更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有重大意义。由张政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的《计算机翻译研究》一书,从翻译学、历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全面梳理和论述计算机翻译的相关知识,对与翻译有关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效果。

该书共有七章,第一章至第四章是计算机翻译的基础知识,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翻译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基本原理、研发简史和理论发展史,系统梳理计算机翻译发展过程和方法理论;第五章提出建立计算机翻译系统定量评价体系,讲解了翻译评价的复杂性,译文质量标准的设立,以及系统评价的起源与状况、类型与标准、内容和主要方法等;第六章详细阐述计算机翻译的适用范围及效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受控语言等;第七章深入分析计算机翻译的难点和未来研发方向,探讨制约计算机翻译译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并指出计算机翻译未来的研发重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全书集知识性、学术性、科普性和理论性为一体,不仅对计算机翻译相关人员有重要帮助,对人工译者、英语爱好者也是难得的佳作。

1.意译引申

中西方文化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既有普遍共性又有独特个性。翻译时,若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有些词汇的表达可能模糊不清,难以确切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文化内涵,甚至可能产生严重曲解,与原意天壤之别,完全不同。要真正做到婺剧的英译文化移植,需要采取意译法,即翻译者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方法,适当调整语法和词汇,或进行解释性翻译与具体内容说明,以表达出原话的真正含义。引申法采用意译的原则,利用词义一般到特殊、具体到抽象的特性延伸词义,用中国特有词汇的隐含意义进行英译。如“一生高昂与低首”中的“高昂”与“低首”在特定语境中,不能简单翻译作“抬头”与“低头”,取其隐含意义,译为“骄傲”与“谦虚”,更符合中国文化内涵。

2.音译加注

音译法是异化范畴,通常用于中国人名、地名、典籍名称和特有词汇的翻译。音译法具有简洁明了、直接体现中国文化风格的优点,且与英语拼读方式接近,容易获得英语读者接受,但在让读者明确所指含义、加强文化传播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采用音译加注法,在体现中国浓郁文化特色的同时,还传达了词汇的文化内涵,便于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受道家思想熏陶,戏剧作品中的“阴”“阳”是中国宗教文化的特有表现,采用音译加注法不仅能保持语言原有文化内涵,使译文言简意赅,还留有语感,让人读来生动地道,利于读者接受和体会。

3.增译加注

增译加注法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某些有隐含意义的词汇和俗语,体现原文风格和韵味的同时,还能起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戏文中常见的“生米做成熟饭”这一俗语,简单直译就是: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即“饭都做好了”,翻译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不知所云。如果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增加一些解释,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俗语的真正意思,传播原文文化信息。

猜你喜欢
婺剧音译英译
摘要英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魅力中国(2020年51期)2020-12-07 14:22:19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论表演者在浙江婺剧传承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