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融合传统文化信息化教学研究
——评《信息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2020-12-21 12:55:34郭晗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思政教材传统

书名:《信息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作者:李敏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3158-2

出版时间:2014 年5 月

定价:48 元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建设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思政教育素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既能丰富教材内容、完善知识体系,又能在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和品德素质优化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各大高校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平,培养具备高思想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者在2020 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11001)中,积极探究高校思政融合传统文化的方法策略,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李敏编写,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信息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一书,系统介绍了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并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能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教学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道、佛的哲学基础,中国哲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体现以及中国思想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沟通等;第二部分详细讲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可持续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悠久传统的普遍性等。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透彻了解和法国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认为以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和汉化佛教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因此,该书全篇使用法语撰稿,全面深刻地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和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法国读者阅读讨论。

一、加快教材改革,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

教材与教师、学生共同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保证教学基本质量的“凭借”。思政教育融合传统文化,首先应从教材改革开始,在制定教育目标、修订教材时就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教材是教学过程的真正核心,师生以其为中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从教材和教学目标层面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把握思政教育的大方向,为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培养提供保障,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学生民族意识。

二、创新教育模式,强化传统文化融入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线上教学让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思政教育者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效果的必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深刻体验民族精神与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与凝聚力;另一方面,高校可建立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信息平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信息筛选和网络安全监管,逐渐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以强化传统文化融入力,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三、建设师资队伍,增强传统文化感染力

教师教学能力是实现高校思政融合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多数思政教师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将其融入思政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一教育现状,学校可开展专门培训,使思政教育教师充分了解传统民族文化和思想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取适合的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除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校还应注重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化和吸收,同时加强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传统文化感染力。

猜你喜欢
思政教材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