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山区大球盖菇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

2020-12-21 06:24王永斌宋福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盖菇大球出菇

王永斌 宋福英

(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农林技术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2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益肾菇等,俗称“赤松茸”,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食用菌新秀,是国际食用菌市场十大交易菇类之一。大球盖菇适应温度广,抗逆性强,有较强的抗杂能力,可用发酵料进行栽培,具有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粗放、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等优点。近年来,笔者参与了陇南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大球盖菇的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时间

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2℃~25℃,可根据这一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及栽培场所的环境条件而灵活确定,一年可分春秋两季进行栽培。春季在2月下旬播种,4月末开始采收。秋季在9月的上旬开始播种,11月初开始采收。

2 栽培场地

大球盖菇场地的选择应符合NY5358-2007的规定,要求远离猪舍、家禽养殖区、化粪池、厕所等污染源。同时还要求水源便利,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质疏松,场地富含腐殖质,如果园、林地、作物行间等。选择林地时,要选择郁闭度50%~80%、行距1m 以上的林地,要求排灌方便,不易积水、质地肥沃、偏酸性的壤土为好。

3 对原料及水源的要求

大球盖菇为草腐型食用菌,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强,小麦、玉米、大豆等各种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均可用来栽培,杂木屑、树叶,甚至平菇的废菌渣都可以用来栽培。选择栽培料时要因地制宜,选择价格便宜、运输距离短、方便易得的纤维质做原料[1]。栽培大球盖菇时对水源的要求应符合NY5358-2007的规定,培养料配制、发酵用水应符合灌溉用水的规定,出菇期间的喷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规定[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菌种制作。由于大球盖菇品种较多,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进行小面积试种,然后再进行扩大栽培。尤其是第一次进行大面积栽培的一定要避免盲目引进新品种,以免一次性投入过高而产生经济损失。目前,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为大球盖菇1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推广品种。

4.1.1 母种制作。由于保存期的大球盖菇母种菌丝几乎停止生长,需要进行复壮后才能使用。做法是:采用PDA 加富培养基,每支斜面接2个菌块,置26℃恒温避光培养,一般10d 左右可长满试管。

4.1.2 原种制作。大球盖菇接种后菌丝恢复定植快,但生长一段时间后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半年也不能长满菌瓶。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改进,具体办法是:①配方:麦粒94%、木屑5%、碳酸钙1%、含水量控制在65%;②装瓶:装料量以原种瓶容积的60%为佳,灭菌后要趁热将培养料摇散;③接种:接种时每瓶接入2块以上的菌块,并进行抖动以使菌块分布均匀,放置在25℃~28℃的黑暗环境下培养;④摇瓶:接种1周后进行摇瓶[2]。以后每周摇瓶1次,全程摇3~5次即可。25d 左右菌丝即可长满。

4.1.3 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可用带海棉塞的菌种袋(规格15cm×28cm)进行生产,装袋时在中间插一接种棒,接种时将其取出,将麦粒原种松散地接入孔内,置于25℃~28℃的黑暗环境下培养,1周后可将菌袋进行拍打振动以刺激菌丝生长,15~20d 菌丝可满袋。

4.2 栽培料的准备

4.2.1 配方。①配方1:木屑30%,麦秸秆40%,树叶30%,石灰1%;②配方2:平菇菌糖50%,玉米芯34%,麸皮15%,石膏1%;③配方3:玉米芯85%,麦麸15%,含水率为65%;

4.2.2 栽培料的发酵处理。操作流程:原料预湿—拌料—建堆—翻堆—发酵完成。①先将发酵场地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再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后置阳光下暴晒2~3d,然后加入1%生石灰预湿1~2d 使其吸足水分,最后将预湿好的原料拌匀。②建堆:原料翻拌匀后,将料建成底宽1~2.5m、顶宽0.8~1.5m、高1~2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冬季建大堆,夏季建小堆。起堆时要先将料抖松后上堆,再将表面拍平,最后用直径5~10cm 的木棒,每隔10~30cm 从上而下至底打一个透气孔。气温高时打孔多些,气温低时打孔少些。注意打孔要均匀,防止料堆中部和底部因缺氧而使原料变酸腐败。发酵期间还要注意保湿,防止雨水淋进料里。同时,每天2次观察料温(堆内20cm 左右的温度)变化。气温低时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温,中午掀膜通风增氧,防止厌氧发酵。③翻堆:当料温达到60℃左右时,保温24h 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前在覆盖物、料堆及周围地面喷一遍阿维菌素和多菌灵消毒,翻堆时将高温层料和低温层料的位置进行对换。重新建堆后仍按前述方法操作,再次翻堆。当料呈茶褐色有大量白色高温放线菌,并且质地松软时发酵结束。发酵结束后要及时散堆降温,当料温降到25℃左右时即可铺料播种。

4.3 场地准备。先将林间的杂草及其根茎清理干净,然后用旋耕机将地翻一次,灌一次透水。再用杀菌剂(克霉灵等)和杀虫剂(辛硫磷等)对林下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杀菌杀虫处理。2d 后用石灰粉标出畦和走道,畦宽1.0~1.2m,走道35cm,垄高5~10cm。

4.4 铺料播种

4.4.1 播种时间。陇南山区在9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旬进行栽培,10月上旬及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菇。

4.4.2 播种方法。播种前先在畦上撒一层石灰,然后采用铺三层料播二层菌种的方式进行播种。三层料的厚度为底层料8~10cm,中层料10~12cm,上层料4~5cm。播种时将菌袋撕掉在2%的石灰水中浸一下,然后捞出掰成红枣大小,采用梅花形点播的方式,间距10~12cm,气温低时可适当增加播种穴数,以使菌丝生长更快。播种完毕将料面拍成龟背形。播种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培养料要吸足水分,如果水分过低要用pH 7~8的石灰水进行调节,使含水量达到75%左右。二是料温以25℃左右为宜,最低不宜低于20℃,最高不宜超过30℃。

4.4.3 覆土打孔。播种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1~2cm,土的湿度以土不粘手、土粒能捏扁而不破为宜。覆土后从料垄两侧扎两排3~5cm 粗的孔,孔呈品字型,孔间隔15~20cm。注意高温季节要间距小打孔多,低温季节要间距大打孔少。若气温低于10℃,打完孔后要在料面盖薄膜保温。

4.5 发菌期管理。发菌期间重点是温度和湿度的管理。料内温度要控制在15℃~25℃,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气温低于10℃时应盖薄膜保温,超过28℃要及时揭膜通风。下雨天要盖薄膜防止雨水灌入料内。播种后20d 内不宜喷水。20d 后待菌丝长满菌床2/3,土层发白时开始喷水,喷水时要一次喷透,以见明水为止,但不要天天喷水,否则料内水分过大会造成菌丝衰退死亡。发菌期间要综合调控光照、温度、空气和湿度,不要顾此失彼。发菌期培养料颜色应为淡黄色,水分既不要过大,也不能过分干燥,以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为最佳。菌丝全部长满土面后揭膜并停止喷水,使畦面菌丝倒伏,迫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之后,再喷大水进行催菇,1周左右土面出现白色子实体原基时即进入出菇期管理。

4.6 出菇期管理

4.6.1 水分。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菌蕾时,每天早晚向畦床喷少量雾化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此期喷水的原则是少喷、勤喷,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即可。即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禁止大水喷浇,以免幼菇死亡。此期水分管理是关键,如水分过大,则菌床透气性差,影响产量;如水分过小,原基产生少,菇体易开伞,表面易龟裂,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4.6.2 温度。出菇期间温度以10℃~25℃为佳,低于4℃或超过30℃都不出菇。进入霜冻期后要停止喷水催菇,待来年温度升高时再行催菇。温度超过25℃时,要勤喷水以确保菇体正常生长。温度高,虽然成菇多,但菇体小,品质差,易开伞,保存期短;温度过低,虽菇体大,品质好,但数量少,产量低。

4.6.3 光照。出菇期间对光照的以3分阴7分阳为宜。光照过强,生长后期菇体颜色发白,且光照对菌丝有杀伤作用;光照过弱,通风透光性差,产量低,菌床还容易感染杂菌。

4.7 采收及转潮管理

4.7.1 采收标准。当子实体菌褶尚未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最迟应在菌盖刚开始破裂,菌褶呈灰白色时采收。不同成熟度的菇,品质、口感差异甚大,以没有开伞的为佳。

4.7.2 采收方法。一手抓住菇脚一手压住培养基轻轻扭转向上拔起,注意不要影响周围小菇。成菇除去带土菇脚即可分级包装,上市鲜销。采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虫害而危害健康的菇。

4.7.3 转潮管理。大球盖菇栽培一次可采收3~5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畦面,停水养菌3~5d,待菌丝恢复后再喷重水进行催蕾。

猜你喜欢
盖菇大球出菇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探析大球盖菇产业概况和发展前景
数理:大球和小球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有多少盏灯
适宜的保水剂浓度可提高食用菌产量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