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综述

2020-12-21 01:15冯惠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冯惠芳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范式,旨在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其他各门课程共同发力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近些年来,学者们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成长成才规律与课程学科建设特点,从各种维度探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深入与细化。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理论来源

从实践的维度看,2012年上海高校开始了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可推广、有价值的“上海经验”。从理论的维度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德育,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课程思政这一词组最早出现在2017年2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课程思政的相关学者从自我教学的实践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论来源及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关于何为课程思政,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如王学俭和石岩从课程思政的本质、理念、结构、方法和思维五个维度阐释课程思政的内涵,认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基于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体系构建,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三维统一的目标[2]。巩茹敏和林铁松立足于课程思政的现实诉求,认为课程思政源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把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课程中,充分发挥课堂这一立德树人功能,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3]。另外一些学者从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对其定义,如张鲲以教学体系的完善为切入点,认为课程思政是对原有的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促进课程质量提升和课程体系完善的有效手段。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基础知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为重点,才能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指向[4]。王海威和王伯承认为课程思政不是新开一门课程,而是将德育的价值与理念进行传输,这种传输要有选择性地挑选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进行专业课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价值引导[5]。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来源

一些学者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进行阐释,如王海威和王伯承认为课程思政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自然延续,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表现,促进了理论的创新。课程思政是国民教育的适时强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自然呈现[5]。胡洪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之源,可以从三大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课程思政的推进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二是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本体性依托;三是有效教学理论,课程思政具有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特点,有效教学理论为其提供了内在发展证明[6]。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国外的理论学家寻找理论支撑点,如王明华立足于实践和理论逻辑的现实需要,指出德国哈肯的协同理论与课程思政相契合[7]。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当前对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探讨,大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和而不同,二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统一性。闵辉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前者是一种课程设置观念,后者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课程思政主张的是一整套的课程教学体系,其处于辅助地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者缺一不可[8]。王景云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处于逻辑互构的关系,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9]。邱仁富认为课程思政填补了思政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缺陷,弥补了思政课程的相对不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力,是推动高校合力育人的根本。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解决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一致性的问题,要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格局[10]。陈会方和秦桂秀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处于同向同行的关系,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体现[11]。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意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有其赖以存在的内在机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意,离不开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也离不开课程思政具有的属性和特点。从目前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我国学者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内核,主要赞成课程思政是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

(一)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高校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课程思政所具有的价值。如敖祖辉和王瑶从我国高校的根本界定出发,认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要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上下功夫。课程思政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特征,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目的性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12]。另外一种观点则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出发,认为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如欧平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出发,认为坚持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13]。刘鹤等学者从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指向出发,认为课程思政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14]。

(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一些学者从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进行阐释,如杨国斌和龙明忠这两位学者认为大学阶段决定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其目标指向正是实现立德树人[15]。其他学者从课程思政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出发,如韩宪洲认为课程思政是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作,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工作始终的关键因素[16]。唐芳云认为课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之中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课程育人为抓手,潜移默化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7]。此外,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程度着手,如王秀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而应该要落实在所有的课程之中,方能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传输给大学生,解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8]。

(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

学界普遍赞同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韩宪洲从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的关系着手,认为课程思政强调所有课程育人、所有教师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方面[19]。许硕等学者认为,探讨、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把握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20]。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注重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塑造,解决课堂教学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21]。何云峰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将全员教师队伍融进育人体系之中,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在隐性教育环节,拓展了育人的力量和范围,形成了全员调动、全覆盖的育人体系[22]。

三、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难题的有效把握,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由于课程思政所具有的独特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建设,以实践为切入点找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够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中所含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其课堂的育人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缺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罗仲尤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存在如何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如何将学科资源和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对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不足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要解决专业课程中的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问题,要“有效”“适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23]。胡洪彬从教学的角度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相比,缺乏整体性与直接性。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具有隐蔽性、随机性和渗透性等特征,使其比思政课程面临更大的教学难度[6]。

(二)课程教师的自我意识及能力素养缺乏

一些学者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分析,如陈卓国认为部分课程教师在对待课程思政时,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愿望并不强烈,仅仅把其当作获取课题和经费的一种手段,并未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作为目标和旨归,导致其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流于表面[24]。另外一些学者从高校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刘清生认为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存在着认知的偏差、责任的缺失和机制的偏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高校教师无法很好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点。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自我信仰的缺乏、政治素养的不足,也是阻碍课程思政前进的重要原因[25]。高燕认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部分高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容易忽视对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价值塑造的培养[26]。

(三)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尚未完善

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对课程思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时,大部分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史巍从协同育人着手,认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体制机制,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存在统筹设计的体制机制“低”、具体落实的体制机制“粗”、评价监督的体制机制“空”等问题,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解决高校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充分、理解不深刻、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从更大的格局实现整体推进[27]。罗仲尤等学者认为合理的内驱机制是调动教师专业性和主动性的积极因素,由于评价内容的单一性、评价方式的量化性以及育人效果的影响性较低等问题,导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时间分配与精力投入上实现分化[23]。闵辉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的需要,发现高校尚未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体系,学科、课程、教师、教学的多维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尚未形成[8]。

四、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多地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三观的培养,使教育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了使高等教育回归本真,实现课程思政作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目标,相关学者从各自的实践出发,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前进路径。

(一)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如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学者们大多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探讨。如伍醒和顾建明从教学内容设计着手,提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对高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的设计,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色,挖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其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变为学生的外在表现形式[28]。朱强等学者以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找出其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团队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29]。刘鹤等学者通过吉林大学所进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活动,认为专业课程要把“专业课程”作为“精神中介”,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各类课程中探索如中国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德育精神[14]。杨守金等人认为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使课程思政更具有感染性,要结合课程内容发挥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课程育人[30]。

(二)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能力与使命担当

教师的自身素养、知识储备以及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都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一种观点认为要从师生关系这一角度提出对策。刘隽和范国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选取高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师生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互动—关系—支持—收获”这一个课程思政改革策略。教师要通过课内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学业和生活对其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其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能力和获得社会发展支持,提升学生成长的收获感[31]。一种观点从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手段进行阐释。成桂英和王继平以课程思政绩效为着手点,坚持“政治方向正确、旗帜鲜明”“育人自育兼顾”“思政专业相长”“自评他评结合”“兼顾过程和结果、重在过程”“知行合一”的六大原则,以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内容的实效性、学生的达成度为具体考核要求[32]。一种观点从教师的思想观念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陆道坤认为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课程教师在思想上要消除思想误区,理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提升教学设计能力[33]。

(三)完善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

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助于为其提供一个完备的发展机制和促进机制,激发其内在动力,实现课程育人。关于如何完善课程思政的保障制度,大多学者都认为高校党委应对其具有全面领导的作用,联合二级院校,合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如高德毅和宗爱东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要在原有的课程中,融进德育的因素,进行课堂改革,探求可重复和可推广的先进经验。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主要责任,所有的教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要挖掘出所授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4]。刘承功从教育体系出发,认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是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围绕其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构建,形成课题思政建设的体系结构和教学管理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具有特色的课程,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进行全面领导,与学院形成联动机制的工作体系[35]。有些学者认为考核评价体制必不可少,如李凤认为考核评价体制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成效的考核机制,注重课程教学、第二课堂和第三课程的结合,改革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36]。

(四)搭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体系

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观念下,学者们将课程思政的建设放在了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的体系构建上。石书臣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着力点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既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要求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要达到该目标,一是要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通过教师队伍的协同、育人方式的协同和育人制度建设的协同,建设协同育人领导机构[37]。高德毅和宗爱东认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程的改革各有所不同,综合素养课强调的是在通识教育中,建设综合素养课程建设标准,进行理想信念根植;专业课程应该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课程的内容体系的不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38]。郑佳然认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理想信念,达到高校人才培养铸魂作用;三是要在实践领域有更多的探索,将实践育人与课程育人有机融合为一体[39]。

五、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述评及展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全方位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学者们角度新颖、论证合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深入。但是,从目前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需改进。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简要述评

分析当前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存在的不足,是解决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研究所存在问题的重要一步。通过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性及目的性的把握为切入点,认为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相关理论研究不充分

任何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的理论素养是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基础。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课程思政具体的理论支撑点的探讨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课程思政的定义、意义和特征方面,也缺乏较为统一的观点,这是当前理论研究明显的不足。由于课程思政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词汇,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如如何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之上搭建其理论框架体系、如何实现高校教师人人讲育人和门门课程讲思政等,这些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2.实证调研缺乏

推进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不仅要注重在理论上的探讨,更要注重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通过解决这些新问题探索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的有效做法。当前对于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都缺乏具体的调研与实证分析,由此导致解决方法趋同,这不利于真正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更好地解决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带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探讨课程思政的具体建设。

3.主体界定、分工不明确

课程思政的主体涉及高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个主体,这四个主体在课程思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分工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由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不足,在某些主体和分工上存在错位和不足,尤其是在学院和教师方面。学院对课程思政的态度会影响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执行力,从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的课程育人的效果。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未来展望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本质要求,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实证研究、确定课程思政的主体及其分工。

1.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

加强理论研究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结合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从教学论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构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活动,既具有所有的课程教学所具有的一般性规律,也具有其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特殊性规律,要善于将一般性规律与特殊性规律结合起来。二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寻找理论支撑点。这就要求学者们要读经典、用经典,将新时代所具有的特征与经典论述相统一。三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更明确和清晰的理论研究。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发挥离不开课程中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要注重对专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探讨。

2.开展实证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建设,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地调研,以发现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我国的高校都是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培养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院校,这是高校的共同性。但是由于高校所具有的学科分类、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不尽相同,课程思政的难点、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不同,要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分析、访谈调查对其现状进行了解,进而更好地提出解决措施,挖掘其特有的课程思政价值,从而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

3.确定课程思政主体及其分工

解决课程思政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及责任范围,是开展课程思政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课程思政涉及的主体众多,容易出现界限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不合理,这些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具体效果。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要注重对课程思政主体的细化和责任范围的归属。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解决这一问题,从机制的保障推进高校、学院、教师、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的权利,规定其主体性义务,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另一方面,要从课程思政中的矛盾运动关系的互动方面下功夫,通过主体间的矛盾运动实现发展和进步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