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与培养路径

2020-12-21 01:15韩焕菊郝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导师论文学术

韩焕菊,郝佳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述充分显示了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以广泛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无一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甚至影响着生产要素配置,改变了时空关系,调整了世界政治格局。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对军事变革的强大推力决定了国与国进行博弈的竞争实力。所以,利用科技创新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自2006年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起,创新发展始终被摆在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在历任国家领导人的全力推动下,我国致力于科技、制度、人才的全方位和立体化创新探索。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在生源质量、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能为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提供优质条件,理应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高校及其研究生教育也应当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为推动社会发展、教育进步以及学生成长成才夯实基础。

一、高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谋求国内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具体建设过程需要优秀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也需要大量后备人才做好创新支撑。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为国家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需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本质与原则,充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所以,在当前发展环境下,高校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以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作出的积极选择,对推动教育发展和学生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习总书记始终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1]。习总书记的会议讲话与重要论述从科技创新到制度创新,再到人才创新,体现了我国创新进程的纵深拓展,也表明了我国应对国内外发展局势的创新着眼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推动社会转型发展还是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我国迫在眉睫的创新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以创新型人才为支撑。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可靠人才的重要职责,研究生教育更要以国家建设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发挥高等教育优势的应有之义,是凸显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培养创新素质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研究生教育不管从科研还是学术层面都属于高层次教育,也承担着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而科学技术研究的进步发展必然伴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同步创新。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发明新设备、引进新工艺,也需要以基础原理和前沿理论为支撑,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在具备扎实知识基础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素质。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而研究生则是未来科研领域的主力军。研究生缺乏创新素质,必然导致知识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难以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所以创新教育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是部分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单位不仅具有先进的科研设备,还集聚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科研工作者,理应成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有责任、有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研究生。特别是在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双重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培养创新素质是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

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围绕个体成长发展展开,与个体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具有密切联系,所以研究生教育也要为学生本人的成长发展服务。一项以硕士三年级和博士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显示,研究生各项读研动机中,以顺利就业为目的的学生占比达50.84%,以寻找人生价值为动机的学生占比为30.88%,为从事科研而读研的学生占比为13.87%,基于从众心理和其他目的读研的学生综合占比4.41%[2]。数据表明,研究生读研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持从事科研与实现人生价值目的的学生相对较少。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对从业者的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要求。研究生要想在完成学业、步入社会后获得优质工作的机会,必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相应的创新素质。对于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应对挑战、充满探索的创新过程,需要研究生具备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卓越的创新素质。即使对于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目的的读研学生而言,其价值追求也绝不限于拿到学位证书,而是在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而,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也是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制约因素

在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高校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不过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发展基础的制约,我国高校推动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依然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严进宽出”的研究生选拔与培养模式下,导师与学生受短期利益影响,一味追求论文数量而轻视科研实践,容易在“重智轻德”的教育氛围中出现学术不端、科研造假等问题,这些因素明显制约了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一)研究生培养标准科学性不足

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条件,基本属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常规要求,很多高校都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须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也可以是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并将所在高校作为第一署名单位。虽然早在2006年北京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大学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强制要求,但国内有些高校并没有因此减弱对发表论文的偏执追求,甚至在部分高校和专业领域还出现了“论文热”愈演愈烈的趋势,如理工科、医学等专业领域的论文发表要求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高。广西大学2007年和2008年相继出台了申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需取得的科研成果规定及量化指标细则,并在2012年、2018年多次修订研究生学位申请要求。其中理科、医科、“双一流”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中的工科与农科等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在国际学术刊物至少发表一篇SCI论文;医、农、工、理学科博士申请学位需至少发表一篇本领域SCI论文或两篇SCI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部分理工科专业申请博士学位,需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至少发表两篇SCI、EI或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论文,且有一篇必须为英文论文[3]。发表论文原本是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提高学位授予标准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以论文发表作为研究生毕业的标准条件,无疑会使研究生将时间、精力投入论文创作中,真正潜心学术科研、力图创新创造的研究生少之又少。

(二)研究生教育过程务实性欠缺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课程+论文”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要完成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就课程体系而言,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比重过高,多数高校研究生公共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对学生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造成明显挤压。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比重过高,像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中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4]。相较而言,美国研究生培养虽然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但所占学分比重较低,为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留有足够的学分空间。此外,我国高校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务实性较低,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项目策划都追求外在的“高端化”与“形式化”,忽略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英国研究生教育中专门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第一手和第二手研究,如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甚至专门向学生讲授怎样按照哈佛文献规则做文章注释。我国研究生培养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但大多通过开设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论,而与实践直接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则只能依靠导师言传身教,甚至学生需要依据既往经验行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基本的研究要求与方法,研究实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难以保证,创新培养也自然无从谈起。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严格性较低

英国高校普遍采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学生入学注册、学习交流、课程任务以及成绩查询都依托学校信息系统完成,甚至学生的日常作业都需要在学校注册处进行登记注册,并在上交作业以后获得相关“收据”。倘若学生出现迟交或不交作业的情况,都会因此受到罚分处罚并记录在案;如果学生作业存在抄袭嫌疑,还会通过举行听证会确认事实,并给出相应惩罚。在英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即使是学生的考试答卷也大范围实行条形码管理,有效保障了教学管理工作的严格有序。与此同时,英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实行淘汰制,部分院校专业甚至只有50%的学生最终能够取得学位。相较而言,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不严”“出口偏宽”等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我国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研究生的日常作业、课程与专业设计尚未纳入信息系统,研究生迟交作业或设计的情况基本不会受到实质性处罚,也很少会对日后毕业、就业造成明显影响,甚至在国家大力整肃学术问题之前,研究生最为倚重的毕业论文也成为抄袭、造假重灾区。另一方面,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处于“严进宽出”状态。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淘汰率不足5%,同期欧美发达地区的知名高校其研究生淘汰率已经达到30%左右[5]。2015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淘汰率依然不到5%,而教育发达国家的该项数据已经达到30%~50%,美国博士研究生淘汰率达到38%[6]。所以,“严进宽出”甚至“严进全出”的教育管理模式无法对研究生形成有效约束与敦促,自然难以激发研究生创新动力,从而制约了高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四)研究生导师水平差异明显

习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时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7]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导师负责制下的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高度,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导师对学生的创新引导不容乐观。一方面,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到位。高校导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为了应对院校考核、职称评定每年还要发表一定数量的期刊论文,日常教学、工作事务、学术会议也会消耗导师大量时间与精力,导致导师在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中明显缺位,学生的学术、科研等学习任务得不到深入指导,学生在研究方向与方法等方面出现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因此,不少学生的学术科研很难取得实质性创新。此外,在以毕业论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往往根据教学要求或自身科研方向为学生选定论文课题,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兴趣偏好,这就导致学生处于学术论文与科研工作相分离的被动局面,论文的创新点与实践性乏善可陈。另一方面,导师学术失范问题突出。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因院长与导师存在学术分歧,导致12名学生论文集体被“枪毙”;2006年陈进教授“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论文剽窃事件;2017年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斯普林格因学术失范撤稿来自中国107篇论文;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万宏伟因论文抄袭被撤销硕士学位。大学教师学术、科研造假问题频发,说明我国高校部分导师不仅学术科研能力低下,个人品德与信誉也存在严重问题,不论是智育角度还是德育层面都无法对学生形成正向引导。

三、高校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

高校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必须改变以往教育管理的被动局面,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务实性与科学性。高校要用智育、德育、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评价体系,代替当前以论文数量作为研究生考察推优、学位申请的评价标准。教育管理过程也要加强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国际研究规则,并利用多种淘汰手段筛选合格创新人才。高校还要通过导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奠定基础。

(一)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

加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需要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这就要改变当前“唯论文论”的研究生评价现状,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拓宽研究生创新空间。基于此,研究生评价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追求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课程成绩、论文数量等可测量指标便于开展统计评价,但不能作为学生评价和毕业标准的唯一指标,高校应当构建智育、德育、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研究生评价体系,通过提升德育和能力素质的评价占比,改变当前研究生研究低含金量课题、拼凑低价值论文的短视行为,引导更多学生潜心钻研难度大、耗时长、价值高的重要前沿课题。对这类潜心科研的学生,推优评价与毕业标准不能只以论文成果为依据,而是将其学术科研过程中的态度、行动、思维、意识全部作为评价指标,统一纳入研究生考核与学位申请要求之中。与此同时,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管理。高校要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的考察标准,提高研究创新在学位论文评审中的比例,通过研究创新的硬性规定对研究生形成创新驱动力。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学生论文完成校内修改、定稿、查重等工作后,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统一送至外校进行专家盲审,在保证学位论文评审客观性的同时,防止因评审专家间的“裙带关系”影响评审结果的真实性。

(二)加强研究方法论教育

对研究生进行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论教育,有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科学思维,即使对于需要进行大量实践研究的学生而言,具体方法论教育同样重要。高校与导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加强学生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和指导。在研究生课程安排和日常教学指导中,导师应当在国际学术与教育视野下,教导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方法进行第一手和第二手研究,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在学术科研中掌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也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阅读外文文献资料的基本能力,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夯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尽快掌握具体研究方法,有利于缩短学术与科研探索过程,学生可以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专业领域研究之中,为实现领域突破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基于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可以参照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班项目课程模式,利用一系列时长90分钟的讲座鼓励研究生发展和迁移技能。比如关于阅读和写作,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讲授的形式开设了学术与写作、记笔记和有效的阅读、准备和书写文献回顾、研究技能和参考文献的管理等项目课程。关于能力迁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工作坊的形式开设了人际交往技能、谈判技能、展示表达技能等课程[8]。总之,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要从基础工作做起,通过全面务实的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技能,为学生实现创新创造奠定良好基础。

(三)实行淘汰制管理机制

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明显的“严进宽出”特征,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招录环节采用了较为严苛的淘汰制度,对通过初试进入面试的申请者进行专业成绩、科研能力、个人素质全面考察,对综合能力较弱和面试表现较差的申请者予以淘汰,从而保证研究生队伍的整体水平。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相对松散,淘汰管理尚不到位,无法对研究生形成强有效的约束力,自然也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基于此,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应当加大研究生淘汰力度,利用“竞争—淘汰”机制实现人才选拔与管理。一方面,高校需提高软淘汰比率。高校研究生淘汰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学术不端、违反法纪这类硬性淘汰方面,还要针对研究生学习态度、研究能力、中期考核、论文写作等方面做出评价考核,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研究生应给予降级、转专业、延期毕业等软淘汰,从而在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同时,缓解淘汰机制的善后问题。另一方面,利用选拔性淘汰机制培育研究生创新力量。从本质来看,研究生淘汰是一种管理手段而非教育目的,所以淘汰机制应当成为选拔优秀人才、培育创新力量的重要方法。高校可以出台“硕博连读”“优秀研究生论文评选”“创新工程”“奖学金制度”“研究项目基金”等一系列激励性政策,从研究生群体中筛选出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四)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学识水平、专业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价值取向对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直接影响,强化导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首先,高校应当提升导师遴选标准,严把导师质量关。高校对新聘教师或新晋导师采用学术科研与个人品德双线考核的方式做出全面评价,高校和学院在考察新聘任或晋升的导师过程中,不能只以其学历水平、科研背景、研究成果为依据,还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的考察,要全面调查考察对象在既往求学深造与科研学术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高校可以凭借现代化信息手段查询调查对象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根据大数据比对分析论文的重复率、创新性,以此判断调查对象是否具有学术不端行为,也可以对调查对象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做出基本评价。其次,高校应当建立导师动态竞争机制。导师选聘要杜绝一劳永逸,必须通过充分竞争激励导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应当将研究生创新与导师激励挂钩,对创新成果较多、创新程度较高的研究生及其导师共同给予奖励,并将研究生创新作为导师考核评优依据,考核结果可作为导师续聘的必要条件之一,以此推动导师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态度开展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工作。

总而言之,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系统性工程,许多制约因素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所以在错综复杂的培养问题下,相关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正视自身的不足与问题,也要坚定教育改革探索的决心与信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高校要立足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创新素质培养为导向,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着眼于学生实践应用需求,通过具体的研究和学术能力教育夯实学生创新基础,依靠导师队伍建设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服务,通过强有力的淘汰管理严把学生质量,从而利用竞争、激励等不同手段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导师论文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爱情导师